7月8日10时,中国安能三局接到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救援命令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11时,14 人的先遣侦测组率先赶赴灾区勘察;12 时,从成都、林芝、拉萨三地抽组的96名救援队员携带48台(套)专业装备组建救援分队,多路力量星夜兼程向灾区挺进,为抢险争取了宝贵时间。
面对山洪湍急、作业空间狭小等困难,现场指挥组与专家组研判后,创新采用“因地制宜、双戗进占、涵管分流、挖翻并举”的“安能战法”——搭建涵管立堵结构分流主河道水量,依托双反铲设备协同作业实现安全跨江与同步疏浚。
7月12日17时50分,经过连续高强度作业,救援队伍突破复杂地形阻碍,将首台重型救援设备投送至吉隆藏布河右岸核心区域,为后续作业提供关键支撑。
抢险过程中,中国安能三局西藏分公司青年员工李刚主动承担驾驶救援设备跨河的任务。面对湍急的河水和不明的河床情况,洪水曾淹没驾驶舱至脚踝位置,他紧握操纵杆,凭借高超技术和过人胆识成功抵达对岸。
“看到党员同事们总是冲在最前面,我也想和他们一样!”李刚说,“灾情面前没有退缩的理由,早一秒打通通道,安全就多一分。” 他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向党员看齐” 的担当。
7 月 14 日 12 时,抢险人员在壅塞体上开挖出长50 米、宽35米的泄洪槽,顺利实现泄洪。此时,吉隆口岸淹没区水位下降,河道流量增至120m⊃3;/s以上,较此前翻倍,吉隆藏布河正常行洪能力得到恢复和提高。
此次救援中,全体指战员克服高原缺氧等挑战,以科学精准的行动展现了“铁心向党、铁肩担当、铁胆攻坚、铁骨奋斗” 的安能精神,用专业力量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了军转央企的责任与实力。
监制 | 陈义明
主编 | 周 毅
编辑 | 李吕晋
校对 | 常亮芳
供稿 | 西藏公司
修改于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中国安能三局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中国安能三局成功处置吉隆口岸泥石流灾害 恢复河道泄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