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应急部通报表扬恩施灾情宣恩县湖北省地质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近日,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发布10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其中,9起来自湖北。

记者梳理发现,这9起典型案例,来自黄冈、咸宁、黄石、襄阳、恩施、神农架林区等地,因为预警及时、巡查到位、果断处置,成功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全省群众主动上报风险隐患2.48万余条。近一年,逾10万人在预警信息下成功转移避险,其中67起典型案例获应急管理部向全国推荐。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各地报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的有效占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进一步擦亮群众的眼睛,今年还将吸纳地震灾情速报员、地质灾情报送员、护林员等基层队伍,探索制定全省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的表彰机制,推动预防为先,筑牢基层防线。

案例一:

2户人员转移当夜

后山即发生滑坡

6月7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遭遇大范围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英山县及时启动叫应机制。该县1300名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按照“十个应转尽转”的要求,全面开展强降雨来临前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巡查、群众安全转移工作。

温泉镇马鞍寨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王德中7日接到预警后,马上开始巡查,暴雨来临前发现,该村4组刘东生、刘东明两家屋后山体不时有泥沙滑落,于是立即上报。村两委接报后,紧急将该危险区内5户9人安全转移到村安置点,19时完成转移。

草盘地镇乐园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刘选贵7日接到预警后加密巡查,发现地质灾害点有碎石滚落滑坡迹象,于是立即上报。20时前,村两委将该村地质灾害点10户16人安全转移到村临时安置点,其中有2户人员转移当夜后山即发生滑坡。

本轮强降雨期间,在洪涝、泥石流、塌方频发的困境下,英山县累计及时成功转移群众37户68人,无人员伤亡。

案例二:

屋后有碎石滚落

2户4人立即转移

5月22日9时,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6时,红安县天台山风景区管理处天河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村党支部书记李波排险巡查发现,该村二组许家湾有2户居民屋后有碎石滚落,泥土有松动迹象,于是立即上报。

天台山风景区管理处接报后,立即前往现场核查,17时10分,红安县应急管理局会同天台山风景区管理处开展现场会商,发现该处滑坡有扩大迹象,立即将2户4人转移,并组织工程机械进行初期除险作业,拉起警戒带,防止周边群众靠近,防止除险期间受威胁群众返回家中。

由于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三:

村民家中出现雨水漫灌

一家5口安全转移

5月22日18时55分,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遭遇极端强对流天气。

五里村党支部书记黎星和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黄继刚冒雨巡查村中低洼地带时发现,章旭池家出现雨水漫灌迹象,泥土沉积厚度近10厘米,于是立即组织章旭池一家5口安全转移。

同时,为防止下半夜暴雨漫灌对房屋带来更大的安全威胁,村干部动员附近村民参与现场积水分流等工作,并协调挖机冒雨作业,在路口处紧急筑起1米多高的土堤坝。

23时,房屋周围暴雨积水被分流,由于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四:

部分屋顶被大风刮塌前

行动不便的父子俩被背出家门

5月8日7时至12时,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马港镇遭遇强降雨和大风天气。

9时40分,界上村驻村干部王剑、村党支部书记叶国楼和驻村工作队员巡查至7组作家岭片区发现,村民金忠恕自建砖木结构房屋屋檐瓦片已被大风掀动,木质房梁在风雨中发出异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镇村干部即上门劝说转移,70岁户主金忠恕和其子身体行动不便,儿媳存在智力障碍,王剑和叶国楼分别背着父子俩,和其他镇村干部一起将金忠恕家4人成功转移。

9时57分,金忠恕房屋部分屋顶被大风刮塌,因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五:

山体出现70平方米滑坡

因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5月7日至8日,湖北省黄石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及暴雨橙色预警立即启动应急叫应,点对点呼应至相关县(市、区)、街道(乡镇)和相关责任人。7日14时30分,阳新县白沙镇青山村“两委”组织各湾组包保干部组成巡查小组对全村范围内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15时,村党支部书记、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璩先旺带队巡查发现,青山村环库公路位于曹福仕中元宝段的山坡土石松动,存在滑坡危险,于是立即上报。同时,组织人员在现场设置30余米围挡进行管控,在滑坡周边设置警戒线,并借助应急广播、微信群向附近7个湾组488户1888人预警提醒,对于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脆弱群体安排包保干部上门逐一告知。

8日9时,再次现场巡查时,发现曹福仕中元宝段山坡受强降雨水冲刷,出现约70平方米的山体滑坡,公路被阻断,立即续报。镇应急办、县应急管理局、县自规局派遣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现场进行业务指导和排险处置。

因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六:

麦地突发火情

三位高校学子及时预警

5月13日20时30分左右,位于湖北省襄阳东津新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西侧麦地突发火情,因风力助燃迅速蔓延,威胁周边交通道路、学校师生及居民安全。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高职2024级47班孙莉、尤优乐、任美芳三位同学发现险情后,于20时33分拨打119、110报警电话并准确描述火场位置,同步通知班主任何佑蕾老师。

班主任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领导启动校园应急响应,同时开车携带3具灭火器于20时43分赶到现场,和学生一起利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为专业救援争取宝贵时间。20时45分,民警及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立即开展灭火。21时20分许,火被扑灭,过火面积约80平方米。

正值农忙时,该起火点毗邻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和汉十、郑万、襄荆宜三条高铁线路,成熟的麦子连绵成片,由于火情发现处置及时得当,附近百亩麦田得以保全,无人员伤亡。

案例七:

道路内侧岩体出现异常

危岩体成功爆破除险

5月2日8时45分,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北水河村党支部书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许本立在排查巡查时发现,歇马镇至九路寨村公路K59+000处道路内侧岩体出现异常状况,该道路是沿线16个行政村连接镇政府、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车流量较大,道路内侧岩体裂缝宽度达20厘米,纵向延伸长度约17米,且不断有碎石零星掉落,严重威胁过往车辆及周边居民安全,于是立即上报。

接报后,歇马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受威胁区域的1户村民紧急撤离,在隐患路段周边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并将详细信息报告给县应急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随即联动交通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勘测。

经测定,隐患点垂直高度25米、纵深55米。专业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爆破排险方案。7日下午,在精准操作下,危岩体被成功爆破。随后,现场石方被及时清理。因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八:

路面出现裂缝和下沉

封闭交通和设置警示标志除险

5月1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根据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发布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提示。

17日23时58分,宣恩县椒园镇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余绍峰和宣恩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椒园公路养护站巡查人员洪锋夜间巡查时发现,G209宣恩境椒园一碗水(桩号:K2369+700,椒园至宣恩城区方向)路面出现裂缝,局部路面下沉,于是立即上报宣恩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局(宣恩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并迅速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安全通行。

考虑到该路段是宣恩重要的旅游通道之一,也是椒园镇连接宣恩县城的重要道路,车流量相对较大,增加巡查频率,每小时巡查一次。18日7时30分,值守人员发现该处沉陷进一步加剧,已威胁车辆通行安全,椒园镇政府、宣恩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立即联合交通部门封闭交通、设置警示标志等安全应急措施。

7时55分,该处发生沉陷,沉陷空洞直径约2.5米,深度约2.3米。由于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九:

山体滑坡造成3公里道路中断

3户12人转移避险

5月20日15时53分,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息。林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启动叫应机制,提醒红坪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注意防范连续半个月干旱后,短时强降雨极易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红坪镇立即组织人员对公路沿线、山洪沟附近住户等区域开展排查。

16时57分,红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良传在巡查时发现,307省道红坪污水处理厂至温水村路段路面有零散落石,存在滑坡、泥石流迹象,于是立即上报。红坪镇政府接报后,迅速组织派出所、公路养护道班赶赴现场,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及时劝阻100余辆车驶入风险区。

17时31分,该路段受雨水持续冲刷影响,突发多处山体滑坡,造成3公里道路中断。同时,对隐患路段旁3户12人进行了转移避险,组织辖区派出所、道班、镇村干部40余人,出动应急车辆8辆,40分钟抢通道路。

因预警及时,处置果断,无人员伤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精选6篇)4、矿容矿貌规范有序。主要检查施工现场及危险区域内是否设置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上墙,并悬挂整齐;职工居住场所严禁使用非阻燃材料修建的简易工棚。 5、矿区安全隐患排查。主要检查地面工业广场、工业设施、办公场所、职工生活居住区等生产生活设施严禁是否设置于不稳定山体、高陡边坡、土崖及排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79539/j}rn
1.提高灾害防治能力范文对出现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要及时报区政府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要组织制定防灾避险方案,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信号、疏散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等。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及地震灾害发生时,要组织力量严密监测隐患发展变化,紧急情况下,街办、基层群测群防组织要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6
2.JGJ∕T4292018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下载手架、模板支撑架等施工临时设施、临边与洞口等危险部位,应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应经验收合 格后方可使用。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应按程序审 批,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0.9施工现场在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警戒区,在警戒区周边 应设置警戒线及警戒标识,并应设置安全防护和逃生jvzq<84yyy4c|tt0eqs0u}i144?6;?3jvor
3.防溺水防范意识通用12篇在一些隐患水域,没有防溺水标语和警示标志,同样也是造成儿童溺水的重要原因。比如在一些市区工程建筑地段,施工留下 的没有建立安全警示牌和防护设施的深水坑;还有一些农村的江流河道, 挖沙留下深坑后缺乏管理,也没有竖起警示牌等等,这些难以看出深浅的坑,极易发生溺水事件。 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4988:0qyon
4.路基高边坡专项方案6篇(全文)9)、弃土场的选址需避免泥石流沟。 (10)、严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不同时作业。 (11)、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12)、滑坡地段开挖,须从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开挖。禁止全面拉槽开挖。(13)、根据设计横断面及规范要求的超填宽度,精确放出路堤坡脚。地面横坡较陡时,按路基纵向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qgdgll?q0jvsm
5.GB16423必要时应设置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5.7.6 排土场排土工艺、排土顺序、排土场的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废石滚落可能的最大距离,及相邻阶段同时作业的超前堆置距离等参数,均应在设计中明确规定。5.7.7 排土场进行排弃作业时,应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应进入危险范围内jvzq<84yyy4hf|fhgv/q{l0ep5jpmjz0rnqAvBctvodnn+kf?7249
6.公路三类人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docx(新版)公路三类人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对泥石流的安全防治描述错误的是0。A、如泥石流量不大,在全面考虑基础上,路线也可以在堆积扇中部以桥隧水路面通过B、路线跨越泥石流沟时,首先应考虑从流通区或沟床比较稳定,冲淤变化的堆积扇顶部用桥跨越C、处于活动阶段的泥石流堆积扇上,一般宜采用挖深小的路jvzquC41o0xfp{jpfqi/exr1rcvft87559=4:?80jvsm
7.自然资源部通报上半年244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2月23日8时32分许,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省犍为县芭沟镇工农村3组白石岩区域发生一起崩塌,因监测人员及时劝拦6名行人,本次崩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2月13日,芭沟镇政府联合自然资源所开展全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并对白石岩区域重点巡查,发现崩塌隐患后立即设置道路警示标志并提醒行人注意通行安全。2月23日8时19分jvzquC41yy}/kƒntcp4og}4pgyy/j}rnAcoe?>936584
8.2026年安全文明驾驶证考题库A、张某疲劳驾驶B、李某用私家车拖曳故障车辆C、刘某超速行驶D、未在故障车辆后设置警示标志 47【多选题】驾驶机动车行经驼峰桥会车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A、降低车速B、靠右通行C、鸣喇叭示意D、抢行通过 48【多选题】夜间驾驶机动车会车时,对方一直使用远光灯,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A、不停变换远、近光灯jvzquC41mo/l|~mu0ipo8igmni
9.夏季暑假露营安全注意事项远离曾发泥石流沟 不要在曾经发过泥石流的沟边扎营。有许多石块被泥土包裹的痕迹,是识别曾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 远离溪边谷底 雷雨天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山谷低洼地带扎营,以防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冲走。 远离警示危险区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32@46;9787: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