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规划如何重建家园工作县城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结合部和川甘陕三省交界处,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和长江水源涵养区、补给区,县域面积3010平方公里,总人口14.28万人,属暖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有藏区的雄浑大气,又有江南的灵秀温婉,资源富集,风光灵秀,潜力巨大,素有“藏乡小江南”之美誉。

• 灾情概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 规划任务

舟曲灾后重建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在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县城大量民房遭受毁灭,社会服务体系遭受重创,急需安全可靠的安置空间;而县城的城镇建设用地因灾大幅减少,周边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分布广、威胁大,县域内可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资源极度缺乏,对灾后重建安置及合理的城镇布局带来极大挑战。

为此,舟曲灾后重建规划的任务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为受灾群众寻找安全的、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永久性安置区,并结合舟曲县长远发展需要,规划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助力舟曲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贰•那事

• 响应组织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国务院迅速成立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小组,组织指挥抗灾救灾工作;组织成立由国家发改委任组长单位,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计署、甘肃省人民政府为副组长单位的“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工作组,启动灾后重建规划。

8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舟曲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做好恢复重建的规划准备工作。8月16日,根据国务院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迅即组织召集20位规划专家,召开了舟曲县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启动会。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决定派遣考察组赴舟曲灾区实地勘察,为恢复重建规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 现场工作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共同组成“舟曲灾后重建城镇规划”工作组,承担灾后重建城镇规划编制工作。8月19日,以城乡规划司孙安军司长、中规院李晓江院长为组长的专家考察组一行6人,赴舟曲灾区现场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考察,初步拟定了灾后重建城镇规划工作方案。8月26日,规划项目组全面进驻舟曲,由中规院王凯总规划师带队组成的多专业团队开始现场调研、收集资料工作,开展人口、用地、灾害“三摸底”,综合确定县城人口和用地空间承载能力,编制重建规划初步方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期间,项目组充分听取了甘肃省、甘南州主要领导对重建规划的要求;与舟曲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多次座谈;与国家发改委、中科院、省直有关部门,就规划范围和期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用地选址、地质灾害隐患、城市防洪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衔接,形成初步规划方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9月13日和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甘肃省人民政府冯健身常务副省长分别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在充分肯定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之后,项目组与国家发改委、中科院、民政部、省国土部门等编制的相关规划和研究报告进行了充分对接,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舟曲灾后重建城镇规划》成果。

按照“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舟曲”的总目标,规划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科学合理地确定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并结合城镇的长远目标制定城镇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规划确定峰迭新区为主要规划安置区,切实保证重建选址的安全,为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转变县城空间发展模式,采取“小集中与大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县城建设空间从“单中心”变为“组团式”,由白龙江沿线的老县城、峰迭新区、杜坝-沙川坝三部分组成新的县城发展空间格局。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 重建推进

在《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城镇规划》的总纲指引下,重建规划工作组系统地开展各项重建规划设计,包括《舟曲县峰迭新区详细规划》、《舟曲县峰迭新区城市设计》、《舟曲灾后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专项规划》、《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老城区详细规划》、《舟曲灾后重建秦王川转移安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舟曲灾后重建纪念园设计》、《舟曲县峰迭新区住宅区方案设计》、《舟曲县峰迭新区光彩大厦建筑设计》、《舟曲县老城区重点街区风貌改造规划设计》等。

其中,峰迭新区为主要规划安置区,位于舟曲县城白龙江上游13公里处,与峰迭乡政府所在地一山之隔。新区用地被群山包围,呈月牙形状,东侧濒临白龙江。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规划峰迭新区建设成为居住安全、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社会和谐、特色突出的生态型新城区,是全县的居住、教育、文化、经济服务中心,兼有部分行政管理和旅游服务功能。规划设计主题为“希望之舟,大爱之曲”。总体风貌体现“藏乡江南,秀美小城”特色。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新区规划本着四个原则定城,即:

安全定城。以白龙江及四条冲沟为生态和安全底线,按照安全避让和防护需要,合理选择建设用地,构筑场地和路网布局的基本骨架,确定新区竖向设计标准,制定综合防灾系统。

山水定城。因地制宜,顺应山形水势,道路和街区形成自由格网形式,在江岸、山体之间建立起通道和视线联系,使居民能够近山、亲水,使人工建设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步行定城。新区面积小、出行距离短,在区内活动非常适宜步行。规划以步行出行为主导,机动车道路系统作为支撑和疏散通道,构建新区交通网络,推进绿色、低碳交通方式。

尺度定城。根据用地和人口规模,以及场地空间感受,应控制建筑高度、体量和空间尺度,与山水环境有机结合,突出灵、秀、美的艺术气质和建设特点。

• 实施成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图片出自:陈志强:回顾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看规划统筹的重要性.乡村规划与建设.20200710.

近年来,舟曲坚持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建设项目、群测群防网络及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等“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防灾减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THE END
0.舟曲罗家峪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甘肃地质》2012年03期舟曲罗家峪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 舟曲县三眼峪沟泥石流灾害治理措施的比选 黄渚镇赵河泥石流沟特征及治理工程探析本刊往期查看全部 > 甘肃地质 2025年02期 甘肃地质 2025年01期 甘肃地质 2024年04期 甘肃地质 2024年03期 甘肃地质 2024年02期 甘肃地质 2024年01期 甘肃地质 2023年04期 甘肃地质 2023年03期 甘肃jvzquC41ocrm0lsmk0tfv8rcic€jpn4Ctvodnn4IUF`32:72526:0qyo
1.加强林业建设是遏制生态灾害的根本途径森林植被在预防泥石流发生、减轻泥石流灾害方面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舟曲泥石流与森林植被变化问题做了调研,结论是:森林植被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具有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延缓产流和削减洪峰的作用,同时,具有锚固土体、增强土体稳定性,蓄水保土,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jvzq<84yyy4junsnkp4dp8xhaE9D7KIH266D9=68F;;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