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了怎么办

洪水灾害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多发于夏季汛期。当洪水爆发时,它不但会淹没房屋和农田,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而且还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洪水来了怎么办,欢迎大家分享。

洪水来了怎么办

2、在野外受到洪水威胁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根据平时掌握的地质情况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同时要注意观察水情警示牌,防止误入深水区或掉进排水口。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当住宅遭受洪水淹没或围困时,应迅速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想办法发出呼救信号,条件允许时,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5、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6、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7、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8、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9、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10、洪水退却后,要协助防疫人员做好食品、饮用水卫生和疾病防疫工作。不能食用生冷食物、动物尸体,水饮用之前要彻底煮沸。

什么是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是指超过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容水场所的承纳能力,致使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灾害。其属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在我国发生的频率颇高且危害范围较广,海河北部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都属于多发地区。洪灾的发生常使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它还会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甚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1990年,江南西部发生洪灾,导致378人死亡;5805人受伤;8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50多万间房屋倒塌、损坏。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因发生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0亿元人民币,仅1998年就高达2600亿元人民币。此外,洪涝灾害还会改变生态环境,扩大病媒昆虫孳生地,因此,常致一些传染病的流行,疟疾、霍乱是常见的灾后疾病。1991年,安徽就因水灾暴发疟疾高达340万例。

拓展:洪水的预防措施

1、防洪系统有薄弱环节,应及时加高加宽,以保证防洪需要,并在雨季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防洪材料,以备现场使用。提前安排好防洪设备和组织好防洪突击人员。

2、采坑边坡如遇大的雨情,应采取筑坝疏通等临时性措施,防止雨水淹没设备及工作面。

3、雨季施工队要保证昼夜与矿值班室保持联系,有雨情及时汇报以便防洪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尽快采取措施。

4、要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

5、一旦发生险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坑下人员立即撤出并汇报矿值班室同时观测判断水情在不危及人员安全时立即组织人员把设备撤离到安全地点。

②、尽快组织防洪力量沿堤坝巡视,发现薄弱环节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③、洪水暂退时期,要增设现场值班人员昼夜观测水情,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矿领导和值班室。

④、如遇暴雨冲刷,边坡遭到破坏,有大量雨水泄入时,要将坑下设备转移到地形较高处并加强排水和疏通工作。

洪水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

洪水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是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暴雨山洪是主要的自然因素。

2、对耕地的破坏。洪水灾害对耕地的破坏,主要是水冲沙压、破坏农田。如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沙压造成失去耕作条件的农田达13万余hm2。黄河决口泛滥对土地的破坏更为严重,每次黄河泛滥决口都使大量泥沙覆盖延河两岸富饶土地,导致大片农田被毁。

3、对河流水系的破坏。中国河流普遍多沙,洪水决口泛滥致使泥沙淤塞,对河道功能的破坏极其严重,尤其是黄河泛滥改道,对水系的破坏范围极广,影响深远。

4、对水环境的污染。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造成病菌蔓延和有毒物质扩散,直接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系列其它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

THE END
0.遭泥石流反复“洗劫”的汶川板子沟:生活被打乱又不断重启汶川县,属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龙门山断裂带,2008年发生8.0级特大地震,此后多年这里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消息不断出现。据公开资料,汶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川西北高原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县城海拔1236米。地理结构主要为高山峡谷地带,县城及乡镇多建在河谷地带。山体多数是石头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887:1CXUK€G8wzqdT?mHnyO2nJpes4918;=0ujznn
1.经济日报崔鹏:科技卫士坚守灾难前线从1985年7月份至今,崔鹏都在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工作,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与水土保持等方面研究。他先后主持和承担了“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川藏交通干线环境灾害演化规律与工程风险”等20余项国家项目。他还在汶川特大地震、芦山jvzq<84yyy4dfk3ce0io1vjfkc532:<271z32:<272:`8:<726?/j}rn
2.痛心!汶川山洪泥石流已致4人遇难,最新消息️→2023年6月27日凌晨,汶川县境内受无人区短时强降雨影响,绵虒镇板子沟、威州镇新桥沟两处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汶川县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成立了州、县“6·27”抢险指挥部。截至目前,灾害已造成3人失联、4人遇难,经现场确认,其中2名遇难者是绵虒镇板子沟村失联的一对jvzquC41pg}t0‚hyd0ipo872453188791euovnsva7815A:430nuo
3.山洪泥石流致2人遇难5人失联胡昌升现场指挥救灾凤凰网甘肃记者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应急管理部门了解到,截至7日晚上8点,该县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已导致2人遇难,仍有5人失联。 经初步统计,本次灾害共造成夏河县达麦乡、麻当镇、王格尔塘镇、扎油乡4各乡镇9个行政村的464户2623人受灾。其中,麻当镇果宁村受灾较重,道路、通信、电力已全部中断。灾情发生后,甘肃jvzquC41iu4jhnsi0eun1l4:UvRb7tkyry
4.水利部公布山洪灾害预警避险十大案例四川两案例入选新浪四川2021年汛期,全国先后共出现42次强降雨过程,多地暴雨屡破历史极值,山洪频发。3月1日,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近日水利部推出了“山洪灾害预警避险十大案例”,其中四川省有两个案例入选,分别是凉山州喜德县“6·26”山洪泥石流灾害和木里县“7·5”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避险案例,以及阿坝州黑水县“7·14”山洪泥石流灾jvzq<84ue0yjpj3eqo4dp8sgyu5n1;544/64/971fgzbku2koe}jy|x583>16>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