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地质人员失联遇难,致敬用生命勘查的英雄!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4名地质人员失联遇难,致敬用生命勘查的英雄! 原创 科普熊猫 科普熊猫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进入云南哀牢山腹地后失联。据云南省镇沅县委宣传部消息,四名队员今天已被找到,但均已遇难。

4名地质调查员最小25岁 携带有一天半口粮

他们的遇难,是一个大家无法接受的结果,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是地质队员用生命找矿的写照,他们称得上一群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历尽艰险砥砺前行,无畏无悔,且向4名遇难队员致以深切的哀悼!无论如何,地质队员的艰辛应该被外界所知,他们值得应有的尊重与致敬。

野外失联有多危险?

对于地质学、人类学、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而言,野外考察是科研项目中必不可缺的一环。但是,野外考察过程也充满了危险,尤其是需要进入到原始环境中的研究人员们。

此次考察中,由于哀牢山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盛,瞭望距离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该气候会频繁发生阴雨天气,树木的蒸腾作用也会让森林成云致雾,给搜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地形和气温也给搜救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同时也给失联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

哀牢山海拔较高,其中最高峰大磨岩峰海拔高度3166米,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平均下降6℃。最近两天哀牢山最低温度在10℃左右,山顶的温度可能会更低一些。

据搜救人员介绍,当地还生活着像野熊这样的大型动物。其实,如果在野外真的遇到野熊,并不一定会发生野熊攻击人类事件。

一来是因为熊是杂食动物,且素食比例较高,很少会主动攻击大型动物。

二来是因为野生熊类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与人类接触,遇到人类时它们第一反应并不是攻击,而是好奇。此时只要不激怒它们,它们就可能不会出现攻击人类的行为。

之外,队员们还要面临其他野生动物的攻击,尤其是毒蛇。云南地区毒蛇资源丰富,且生活着许多毒性非常强的毒蛇。但幸运的是,此时哀牢山地区最低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已经有不少蛇已开始冬眠。

可怕的不只是自然条件。

荒蛮如斯的密林,很多地方信号太弱很容易失联。14日到16日持续降雨,密林中能见度很低,有可能有次生地质灾害。

这4名人员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携带有各种专业工具以及约1天半的口粮,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是专业人士,而且是共同遇害。

综合以上情况,有可能悲剧产生的原因是:

1.降雨降温天气,保温措施不足,雨雾导致能见度差,难辨方向,下山受阻,气温低,湿度大,加上入夜之后,昼夜温差极大,导致身体失温。(可能性极大)

2.地形复杂,不慎跌落受伤。(有一定可能)

3.连续降水使得河流水位暴涨,或遭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有一定可能)

4.遭遇野兽袭击(概率较低)

5.食物不足(概率较低)

也有可能是上述多项原因。

“一把铁锤走世界,阅遍群山始见金”

科科最后想说的是,地质工作者真的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学历硕士起步,出身名校,一腔热血投身地质事业,工资寥寥,危险重重,踏千沟万壑,遇狼虫虎豹,一年中半年多住在野外,与家人聚少离多,如遇不测风云,还有生命危险。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是他们的精神写照,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和拼搏进取。希望野外作业做好培训、备齐装备,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THE END
0.注意防范!北京房山区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山区可能出现泥石流滑坡scene="strong">暴雨蓝色预警 房山区气象台2023年8月20日15时35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预计,当前至20时,房山区浅山区和平原地区将出现小时雨量超过3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强降水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低洼地区可能出现积水,请注意防范。 防御指南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9GEdV7fY<;3
1.甘肃舟曲出现泥石流滑坡附近群众转移社会·法治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 据甘肃省舟曲县人民政府网站消息,近日,受连续暴雨影响,舟曲县南峪乡江顶崖出现泥石流滑坡,造成白龙江水位上涨、河面提高,严重危害到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甘肃省委书记林铎13日赶赴舟曲县洪水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检查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jvzq<84uqeofv‚3rgqvmg7hqo0io1w61427919<361i229=/52758@>70jznn
2.中南大学地灾感知认知预知研究室(Geo回程中,科考队还向南深入到曾遭受8.6级特大地震的墨脱县,考察波密-墨脱公路两侧、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以及墨脱县城周边乡镇公路两侧的地灾隐患点(主要为冰川泥石流和降雨型滑坡)。 图5.领队吴立新教授于夜色中在道孚县某大型滑坡的下游河道采集岩石标本 图6.科考队向道孚县某大型滑坡所在地的村长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的jvzquC41ikv/e|z0gf{/ew4eju5jpot132:41:5970nuo
3.山崩地裂:认识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110076248 出版年:2012 作者:张春山 学科:地球科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兰州文献中心研究生信息室在架上57.1577/549KB 4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jvzquC41yy}/njx0ce4dp8ktqpz0dxtm1fkucrqAkfC55Ah652hdd:h;7dh6gA=df:j2f;f588l
4.关于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公示石欣作为一名公益救援志愿者,长期投身社会公益应急救援事业,常常出现在地震、洪涝、台风、溃坝、泥石流滑坡等重大灾害现场,带领团队救助了大量危难群众。 石欣爱好户外运动,自2003年起义务参与山野户外遇险人员救助工作。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石欣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与救援,持续一年。参加汶川地震救灾不久,石欣萌发了组建一支jvzquC41rqrjvrhu0isx0ls14285/:71385dqwygpve49@8;35
5.四川一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另有多地风雨雷电预警中此外,甘孜州气象台6月21日6时27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受高原切分线影响,预计21日8时至22日8时康定、九龙、理塘、雅江境内有暴雨,巴塘、乡城、稻城境内有大雨。请各级各相关部门加强防范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强化监测巡查值守工作,做好主动预防提前避险工作。 jvzquC41o0mny7hp146356581470exsvgpz`3<556396::3jvo
6.山地灾害与山区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是以泥石流研究室、滑坡研究室、山地灾害模拟实验室等为核心组建的,拥有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波密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和元谋干热河谷沟蚀崩塌观测研究站等野外观测台站。1966年中国科学院为了解决我国“三线”建设中的灾害与环境问题,成立jvzq<84kofk/ejx0ep5ki|a42761t~zva813>4uf|nzfkle|fyzuh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