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九十四):山洪及泥石流排导工程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秉着“为水保,做贡献”的想法,和大家说说水土保持的故事,欢迎交流,欢迎讨论!

今天说一说:山洪及泥石流排导工程

01

山洪及泥石流排导工程

山洪及泥石流排导工程(drainage works of torrential flood and debris flow)  为减免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修筑在荒溪冲积扇或侵蚀沟口的排导措施,主要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等3部分。

作用  ①调整流路,使山洪、泥石流按照设计的方向流动。②改造沟槽,利用山洪及泥石流自身的能量增大输沙能力,将泥沙输送到适当地点,防止泥沙淤积危害。③改善沟槽纵坡,调节山洪及泥石流流速,控制山洪及泥石流的淤积或冲刷作用。排导槽的设计要保证在多年运行中,不出现危害建筑物安全的严重淤积和冲刷现象。

工程布置  使导流堤和流通区或谷口相接,顺应沟口流势,呈直线或大曲率半径的曲线布置。紧接导流堤的急流槽或束流堤应作成直线或大曲率半径的曲线,与排洪建筑物相交处不要突然放宽或缩窄。排导堤曲线的曲率半径,对于山洪不小于泄床宽度的8倍~10倍,对于泥石流不小于泄床宽度的10倍~20倍。在过流建筑物下游段,如急流槽不直通入河道,泥石流固体物质将在导流堤尾部形成新的堆积扇,需要慎重选择堆积的位置,防止对下游造成危害。如果修建急流槽将泥沙直接输入河道,力求使堤尾方向与河道流向以锐角相交,以利于洪水带走泥沙,避免河水顶托溯源淤积。急流槽尾部高程要高于下游河道。

断面设计  束流堤的纵坡一般采用堆积扇的纵坡,过洪断面形状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对于排导槽,要求不发生淤积,要设计与山洪及泥石流相适应的纵坡和横断面宽深比,为排走山洪及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创造水力条件。排导槽纵坡的确定方法:①通过模型试验选择最合理的纵坡。②以冲积扇区顶面的纵坡作为排导槽纵坡,保证排导槽不发生淤积。③进行泥石流调查,查明荒溪流通区及堆积区的山洪及泥石流密度与纵坡的关系,选定纵坡。冲积扇区排导槽设计时,其断面宽深比与纵坡应配合选定,一般尽可能使纵坡陡一些。排导槽的纵坡一般随堆积扇的天然纵坡而定,排导槽需要依据最大纵坡设计横断面,使急流槽能具有与荒溪流通段相适应的挟沙能力,以防止固体物质继续在冲积扇区上淤积。排导槽横断面宽深比宜采用1:1~1:1.5。

排导槽泄床横断面修成平底容易淤积,修成钝角三角形或圆弧形可以防止泥沙在槽床上淤积。排导槽的深度除设计水(泥)深外,还需加上设计淤积深度。在山洪及泥石流可能受阻的地方或弯道处,应加上洪流爬高、弯道超高及安全超高值。为了防止排导槽因山洪及泥石流冲刷而破坏,需采用以下措施:①加深导流堤的基础,泄床不铺砌。②导流堤修建浅的基础,泄床需铺砌。③在泄床上修筑防冲槛。对于纵坡陡、流域大、沟道宽、冲刷力大而加深基础有困难或者基础埋置太深造价太高的排导槽,宜在槽底加修防冲槛。防冲槛与堤基砌成整体,槛顶与槽底齐平,其间距按下式计算。

式中,L防冲槛间距,m;i0为排导槽纵坡,%,i’为槛下冲刷后的沟槽纵坡,%,可取排导槽所在地面纵坡的1/4~1/2;H为防冲槛全高,一般采用1.2m~2.0m;ΔH为安全高,采用0.5m。

导流堤和急流槽的结构,按山洪及泥石流的撞击力和堤后土压力设计。修筑排导槽应采用耐磨性好的材料,如水泥砂浆片石或混凝土。混凝土标号按山洪及泥石流的流速和固体物质的粒径确定。山洪及泥石流挟有过大的石块(如粒径大于0.4m~0.5m)时,要求在沟道中修栏沙坝,防止大石块进入排导槽。

THE END
0.98.7.30安化县奎溪镇特大山洪泥石流的调查与分析山洪泥石流 特大暴雨 安化县 山丘区 成因与对策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LIMQ6;;;652:90jvs
1.灾难面前精准自救如何分辨山洪与泥石流?自动播放 接下来播放 00:13 广西龙胜山洪泥石流失联8人全部遇难 2025-05-29 01:31 8月19日出伏 北京迎强降雨 2025-08-19 00:23 北京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2025-08-25 00:10 实拍非特效!北京西山上空紫色闪电撕裂夜空 2025-07-29 00:12 北京密云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jvzquC41kvkn0kykog4dqv462s=liy=g2x?9xjtdow8iqq5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