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知识储备:
(1)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______)
C.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 D.非洲的旱灾,导致农田颗粒无收
(2)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按类型属于______(气象、地质)灾害,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尝试探究:
(3)地震带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_________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这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
(4)地形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第二与第_______阶梯交界处,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
(5)气候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____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泥石流。
(6)人类活动与泥石流:下列属于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
①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突降强暴雨 ④大规模的水电开发
⑤耕地的扩展 ⑥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迁移应用:
(7)下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M 点,① 、② 、③ 、④ 四条逃生线路,其中最安全的是_______。
(8)防灾减灾工作特别重要,下图所示的避灾方法,适用于(______)
A.台风 B.火山喷发 C.地震 D. 寒潮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
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 B.高新技术产业和商品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和水稻种植业 D.高新技术产业和小麦种植业
2.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下列现象
A.四季交替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季节变化
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校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同学们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放置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左图)。右图为参观当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右图可知,同学们是利用__________(寒假/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参观当日,太阳直射的地点在______(南/北)半球,极昼现象出现在_____(北极/南极)地区。全球白昼的面积______(大于/等于/小于)黑夜的面积。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昼长夜短/昼短夜长),从参观这一天到新学期开学期间,北京白昼长短的变化是_____。(选择填空)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3)影响北京故宫日晷计时效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图中的甲、乙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竖版地图”的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中澳门位于深圳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乙图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A.50 千米 B.200 千米 C.500 千米 D.2000 千米
3.有同学想在乙图中绘制北京与香港之间的京九铁路,他应该选择的图例是
4.图中的甲图比乙图
A.表示的实地范围更大 B.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C.比例尺更大 D.图幅范围更大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植树 D.过度养殖平原
2.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
A.24—28℃之间 B.16—20℃之间
C.8—16℃之间 D.8℃以下
2.此时,影响我国的季风的风向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_____,B_____;湖泊C_____;
国家:F_____,H_____,I_____。
(2)图中所示地区的居民大多属于_____人种,信仰_____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