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如何提前识别这些避险知识快收藏

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强降雨容易引发崩塌、滑坡、

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地质灾害发生前

可以通过哪些征兆进行识别?

哪些区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危地带?

这些安全知识一起了解吧

01

崩塌

崩塌又称塌方,是陡峻山体斜坡上的岩土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的方向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可使建筑物遭到毁坏,使公路、铁路被掩埋。

01

崩塌发生前兆

山体顶部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现象。

山体后部出现新的裂缝。

岩质崩塌前常常会发出撕裂、摩擦、错落或碾碎的声音。

02

崩塌高风险区域

陡峭山体。

破碎岩体斜坡。

02

滑坡

滑坡是斜坡土体或者岩体受地震、降雨、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01

滑坡发生前兆

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或凸起现象,并形成放射状的裂缝。

坡后缘出现张性裂缝并迅速扩展。

地下水发生异常变化,如干涸多年的泉水突然涌现,或者泉水突然干枯,以及钻孔或井水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等。

附近房屋倾斜、开裂,坡面树木植被有比较明显的倾斜,斜坡长期蠕动变形形成“马刀树”或“醉汉林”。

出现动物异常现象,如猪、狗、牛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等异常情况。

02

滑坡高风险区域

高陡斜坡。

江河沟谷沿岸、水库库区山体。

冰冻消融斜坡区域。

强风化破碎岩体斜坡。

地震多发地区。

斜坡附近工程建设施工区域。

03

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黏稠特殊流体。在山区沟谷中或松散土覆盖的斜坡上,由于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强大水流可将山坡上散乱的大小石块、泥土、树枝等一起冲刷到低洼地和山沟里,形成泥石流。

01

泥石流发生前兆

发生持续强降雨或短时急剧暴雨。

山谷沟道水位上涨迅速或者忽然中断。

沟谷河水变浑浊,甚至夹杂野草、树枝等杂物。

沟谷远处有沉闷的轰鸣声。

动物异常,可能会出现惊恐不安、不入圈窝、老鼠乱窜等现象。

02

泥石流高风险区域

04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地表岩、土体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可分为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地面塌陷。

01

地面塌陷发生前兆

地面出现快速差异性下沉,周围有环状开裂或者弯曲状地裂缝。

泉、井水水位出现骤然升降,水的颜色突发浑浊或有翻砂、冒气现象。

地面突然出现积水洼地等。

02

地面塌陷高风险区域

矿产、油气等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或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区域。岩溶地貌(喀斯特)区域,尤其是地下有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溶洞、空洞的区域。

地震多发地区,有地震波作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避免设置过高的水位,以减少水量浪费。

THE END
0.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二、多选题(30题) 1、天然地震的主要类型有()。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2、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 A.决策B.组织C.指挥D.协调和监督 3、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 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4、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 A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
1.地震发生前到底有无“前兆”?专家:目前无确定的一一对应现象刘静提醒,目前要特别注意防范两种灾害,一是后续可能发生级别较大的余震或“双震”,二是暴雨泥石流方面的次生灾害。 从2008年的汶川、2013年的庐山到今年九寨沟,四川地区为何地震频发?刘静介绍,地震发生的断裂就像齿轮一样,是一环套一环的断裂的体系,断裂之间有相互的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影响,所以这样的地震都是成堆出现的。但对于jvzquC41yy}/rntrng4dqv3ep1t21;539169394e5491867;6895293jvor
2.长江中下游强降雨持续,部分河流发生洪水!避险指南→山洪泥石流发生有前兆 一看:沟谷中河流突然断流,或水流突然增大,且水中夹杂很多柴草、树木,水流浑浊。 二听:上游突然传来像货车、重卡行进发出的轰鸣声,这可能是洪流携带的泥石撞击产生的。 遇山洪泥石流怎么跑? 垂直跑:遭遇山洪泥石流时,千万不要顺着河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应向与洪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 jvzq<84o0etiwkjk0eun1ltpvgtu1;546/671;;1eqtugwya3:6:5@6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