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一次八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98×1017焦,这些能量相当于一座1000万kW的发电站工作 天发出的总能量。
发生地震,如果不幸被埋压,由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应保持镇定并采取自救措施,错误的措施是:
A: 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要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可硬搬,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B:要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C: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D: 大声喊叫,拼命敲打求救。
B.施救救援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可用利器快速刨挖;
C.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对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下列给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鱼类主要是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
B.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穿皮肤吸取人和动物体内的血液;
C.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前,猫、狗、老鼠和蛇等动物大都会有异常表现,是因为这些动物可感知地壳内部运动发出的次声波.
去年杭州市出现了明显的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明显偏高,科学家认为这是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科学家提出多种方法.其中有人提出将CO2通过高压管道,通入深海海底储存,以减少CO2的排放,但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下列反对意见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将CO2收集和通入深海海底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也会加剧CO2的排放;
B.几十万年以来.海水的pH保持在8.2左右,大量CO2溶解在海水中,会使海水的酸性增大,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
C.将CO2储存在海底,会严重影响陆上植物的光合作用;
D.当发生海底地震时,深海海底储存的CO2会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体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石头和山坡风化土组成。 库内水位为716.01米,相应容积为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头差为52米。湖内的水具有 能,水底最大压强为 ;如果用它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 kW·h的电能。图10为空军用直升飞机向唐家山堰塞湖运给一大型挖土机,若飞机重为G1,挖土机重为G2,则螺旋桨的升力为 。
在地震救灾中,我国用到一种新型救灾设备,如下图所示,把一气袋放在重物下,往气袋内充气来抬起重物。如:重物是一块均匀长方体的石板,重10000N,气袋与石板的地接触面积是0.5m2,为了抬起石板,气袋内的气压至少是 Pa(不考虑大气压)。若想把石板A点升高10cm至少要对它做功 焦。
为灾区的抗震帐篷,它不易倒,从物理角度来讲,它的 低 ,支撑面积 ,从而增加了 。
消防人员在救废墟下的伤员,用一种大剪刀将钢筋剪断,刀口很锋利,它可增大 ,后面手把套管很长,它可 。在救人的过程中还用到一种电动式螺旋钻,螺旋用到了 原理,该钻的功率为1000W,工作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