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特别的地方在于,周杰伦把异域的风情、西方的潮流和东方的含蓄融合在了一起。
在独特的想象空间,在音符下流淌出的幻想,完美地把亚洲的历史文明融入了其中。
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在美索不达米亚泥板上写下了楔形文字,从保存下来的泥板中可以清晰看到男女接吻的画面。
该认证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我的曲,如果没有方文山的词,不会中。”——周杰伦
周杰伦被称为音乐上的皇帝,可他的成就少不了幕后方文山的加持,在图文里尽情驰骋,是他多元的文字创作。
在文字这片领域里,方文山自成王道,蔚为流派——“方道·文山流”。
方文山的兴趣很广,除了广为人知的歌词创作,他对具有中华文化识别度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比如武术、书法、京剧、汉字,以及中医等。
他写的词绝不是胡编乱造,随便拿出一首《青花瓷》《东风破》都很有研究价值。
配上周杰伦的曲,天马行空充满画面想象,宛如电影场景般的文字剪接,颠覆了传统情爱的写作场景。
正如这首《爱在西元前》就打破了传统想象,也成为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考试考题。
故事原型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她妻子米蒂斯的故事,传说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就是他为她妻子而建造的。
而当时巴比伦文明的记录都是用楔形文字的石板来进行,因此他们也将爱情刻在了石板上。
方文山的创作素材与灵感,多是源自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比对。他喜欢透过个别事物的细腻观察,去比对其与不同群组间的差异。
在《方道·文山流》书中有这段描述,方文山每到不同的城市,眼睛总会不由自主地盯着它们的传统建筑仔细端详。
在观察与欣赏异国情调时,目光总是停留在老旧建筑上,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怀旧情怀,也是他的偏好。
已经消失的时空,是不可能也无法还原或重制,更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
直到公元的今天,在三千七百年后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终于实现了。
就算西元前的爱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也依然会被他们解开。这就是《爱在西元前》的魅力。
它勾勒出了人们对远古爱情的憧憬与怀念,那个你错过甚至没有参与过的历史时空,通过歌曲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最美的印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