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上四川南部强对流迅速成型,一开场就在屏山吹出了12级破纪录阵风,随后雷暴云团在高空西南涡的组织下不仅转起来了,而在还在16日早上生成了堪比台风的环流甚至风眼,一眼看过去似乎有一个台风正在重庆上空。
中央气象台4月17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气象信息显示,最近这几天冷暖空气又开始加强。冷空气渗入暖湿气流主场南方,南方地区再度迎来极端狂风、暴雨、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且范围更大,强度更强。南方多省出现12级狂风暴雨,暴雨中心向广东移动,或可能成为强对流和暴雨中心。
强对流天气是最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它发生突然、影响大、致灾风险高,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气象部门对强对流天气预警分为几级?↓↓↓
强对流天气对船舶的影响↓↓↓
1.影响船舶瞭望和操纵
强降水导致能见度急剧下降,船舶雷达受到干扰,给航行瞭望带来困难;大风浪会增加船舶航行阻力,船舶主机超负荷工作而降速,机电设备负荷大,关键性设备易发生异常,影响船舶操纵。
2.影响货物绑扎和系固
摇晃的船体会使得甲板上货物、救生设备等易发生绑扎松动、脱开,甚至直接掉落海中;货舱内货物移动,加重船舶倾斜;集装箱船舶受风面积较大,易引发生集装箱货物坠落。
3.引发船舶走锚或断缆
当船舶受到风、流、浪等外力作用的总和大于锚和锚链所产生的抓力,船舶就会走锚;船厂、码头系泊船舶受风面积较大,容易发生断缆漂航现象。船舶走锚或断缆易引发次生碰撞、触碰等事故。
4.引发船舶倾覆或沉没
受大风影响,船舶易处于失控并向下风偏转,风舷角和风压倾侧力矩增大,超过抗风等级后船舶易倾覆;内河船舶特别是重载小型船舶干舷较低,抗风浪能力较差,易发生货舱进水而沉没。
船舶防范强对流天气要点↓↓↓
船舶方面要做到:
1.强化天气预警预控:船舶要多渠道收集天气预警信息,开航前切实做好船舶安全评估,提前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充分运用良好船艺:在航船舶遭遇雷雨大风时,应及时启动应变部署,保持船头顶风,避免船舶横面受风,避免通过桥梁水域,切忌在大风大浪中高速和大角度调头。
3.选择安全水域避风:各船舶应及早选择安全水域抛锚避风,必要时抛下双锚,机舱备车,随时用车舵配合抗风。小型船舶及早进入河口或船闸避风,严禁冒风航行。
4.做好货物绑扎系固:各船舶按要求扎实做好货物绑扎系固工作,严格按《系固手册》进行加固、衬垫、绑扎,确保重大件货物、集装箱稳固,散杂货要装紧、装密不留空隙,防止遇到大风浪时发生货移影响船舶稳性而发生意外。
5.确保装卸作业安全:货物装卸作业或危险货物作业船舶,强化装卸作业应急准备,一旦发现雷雨大风来临先兆,应及时停止作业,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6.注意人员自身安全:大风天气下,船员等涉水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作业安全规定,保证安全作业设施、设备充分到位;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高风险作业,尽量待在生活处所内,不要在甲板等室外随意走动。
涉水企业要做到:
1.各航运公司要加强对船员防抗雷雨大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强化岸基支持,指导船舶制定防抗雷雨大风应变部署,并督促船舶按照船员岗位职责及具体安全操作要求定期进行应变演习。
2.各码头、船厂单位要落实专门人员负责船舶停泊安全管理。加固船舶系泊缆绳,保持均衡受力,防止断缆,备足应急缆绳,建议大型海轮准备高强度风暴缆;强对流大风期间暂停船厂船舶下水、试航等作业;加强防台防汛值班巡查,配备适当人员在船驻守,以防突发事件。
3.各水上水下活动作业的单位一旦发现雷雨大风征兆或收到雷雨大风预警,施工船舶应立即停止作业,选择安全水域锚泊,塔吊、脚手架等高空作业也应及时停止作业,撤离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尽量不要进行舱外临水作业,如必要作业需穿好救生衣。
4.各涉水单位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并完善强对流天气防抗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班值守;水上应急力量随时待命,充分做好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各船艇等执行紧急救援任务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供稿 | 茂名海事局
编辑 | 马楷彬、黎国锋
原标题:《堪比台风!南方多省出现12级狂风暴雨,暴雨中心向广东移动,船舶应该如何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