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宋超人气天才,种放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历史故事

说到种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在该不该归隐的问题上,北宋人种放很纠结,也很抓狂。

种放七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放到现在,绝对是超人气天才。所以,种放的老爸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去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早早端上铁饭碗。但种放对考试入仕不感兴趣,面对老爸的步步紧逼,他推辞说:俺学业未成,不能轻率出仕。那干些什么呢?种放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情有独钟,经常邀一帮朋友游山玩水,很有当隐士的志向。老爸拿儿子没法,只得任他在仁山智水间逍遥快活。

成人之后,看到周围的人都去参加考试了,种放有点着急,如果再这样混下去,光阴就没了。这时,种放想起了老爸的忠告,于是稍做复习就去参加科考了,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名落孙山。这让种放很泄气,也彻底打消了他科举入仕的念头。在接下来的人生规划中,种放觉得还是走隐居的路子比较靠谱。

揣着陈老师的金口玉言,种放回到了终南山。终南山是隐居人的天堂,也是历朝高干的孵化基地,很多人就是因为在此地隐居,最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而出将入相,种放也决定试一试。

种放在终南山隐居,并非整天蒙头大睡,其实他与外界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没事就经常邀请当地的一些政界名流来喝喝茶,吃吃酒;或者给当地的一些中学生们讲讲课,谈谈人生。种放这样做,其实就是不想让朝廷淡忘他,想通过聚会讲课的方式,保持自己在社会各界的人气。

种放的这种隐居方式,果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不到两年时间,宋太宗就向种放伸出了橄榄枝,力邀他出山给自己打工。种放正准备打点行囊赴京就职时,有个地方官员站出来说话了:“小种啊,你怎么这么轻易就出山啊!你看看,现在人家就给个科员,你就乐得屁颠屁颠的,不值啊!”种放问:“那我该怎么办?”对方建议:“你就打报告说自己有病,吊一吊朝廷的胃口,日后人家再召怎么也得是个厅局级干部。”种放一听有理,信了对方的鬼话,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朝廷的人事安排。宋太宗接到种放的请辞报告后,很是不悦—一个小小的山野隐士,给你官做是看得起你,摆什么谱啊?今后再不用你!

种放的老妈得知儿子拒绝朝廷的征召后,很是生气:“你也不干点正事儿,天天对着一帮子愣头青讲学有啥用?要么就去做官,要么就老老实实跟在我后面下地种田。”经老妈这么一顿臭骂,种放总算消停下来,聚会也不搞了,课也不上了,找了一个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灵通的地方,安心隐居下来。

这样一过就是30年,当年摆谱的小种,在岁月的磨砺中,蜕化成了老种。时光流转,皇帝换成了宋真宗。种放虽然不与外界来往,但他昔日的名声还在,而且他更加关心时局和朝政,等待着机会重新降临。

宋真宗主政时期,机会终于来了。蕃落使李继迁反叛自立,与朝廷兵戎相见十余年,令宋真宗十分头疼。种放早已对宋真宗的情绪洞若观火,便赋诗一首:“胡雏负恩信,圣主耻干戈。”这首诗辗转到了真宗案头,真宗由此对他格外器重,任命其为左司谏。这回,老种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敢摆谱了,打起背包走马上任了。

进入官场后,老种的职务一路飙升,从给事中到工部侍郎,最后做到了建设部副部长的高位。当上了高官的老种,此时有点飘飘然了,他错误地认为自己能有今天,与当年在终南山和穷乡僻壤潜伏隐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头脑一发热,老种难免神经错乱。

一次,老种的哥哥去世,老种请假回家办丧事。恰逢真宗来种放的老家搞祭祀活动。皇帝想起了老种在家,就叫老种来聊聊天。老种来了,皇帝高兴,就邀请老种陪自己去长安玩玩。

无疑,上司要你陪他去,一路上服侍好了,升官不成问题。但老种不知哪根神经出了毛病,竟然一口回绝,理由还挺充分,皇帝就没有勉强。祭祀活动结束后,皇帝再次盛情邀请老种陪自己回京,老种因为没料理完丧事,所以再次拒绝。但临走时,皇帝还是不忘说一句:“等你把手头上的事处理完,我就派人来接你。”

很快,老种与皇帝一起愉快会谈的消息上了北宋媒体的头版头条。有官员猜测,这老种要是回来,岂不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最好还是把他摁在老家,永远不让其回来。于是,有人不远千里地找到老种,出主意说:“皇帝召你回京只是那么一说,不要轻信,你还是在家呆着为好。”

种放再一次信了说客的鬼话。不承想,皇帝不是说着玩的,回京城后,果然下旨让种放回来任职。这时,先前那个说鬼话的同事在皇帝面前打包票说:“皇上你现在召他回京,老种必定摆谱。隔段日子您不搭理他,他自会找上门来的。”皇帝不信,于是下文给老种,结果,老种果然没来。半年后,在家闲得慌的老种真的主动提出回京任职。皇帝一头雾水,叫你来你不来,不搭理你反倒找上门来,老种,你演的这是哪门子戏?

老种远离京城,当然不能给皇帝做出解释,还是先前出馊主意的那位同僚给出了答案:“老种啊,他不是不想来,他这是作秀呢,其实他是瞄上了宰相这个位置,这个人哪,鬼得很!”皇帝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老种啊老种,我差点上了你的套,你既然喜欢在家呆着,那就依了你。之后,宋真宗给了老种100两退休金,让他不要再回京城了。

老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在忧郁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老种本想复制前朝诸葛亮和谢安的职场神话,但他至死也没弄清楚当时的官场潜规则。你老种虽然有才华,但既不是科班出身,又不是打江山的功臣,凭什么在深山老林隐居几天就想一步登天?如果让你一个没有正式学历的人去领导一班科举入仕的干部,叫他们的脸上怎能挂得住啊?再说,老种又没有诸葛亮和谢安那份一箭定江山的职场能量,所以,照抄照搬前人拒绝出山的老套路,于老种来说,只会上演“依葫芦画不出瓢”的职场悲剧。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神童的故事,耳熟能详的比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方仲永5岁作诗等等。然而事实上,关于神童的故事还有很多,下面就给大家讲述几个关于中国古代神童的故事。

一、孔融10岁巧见李膺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孔子二十世孙,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童。除了有4岁让梨的典故外,其10岁的时候巧见李膺也是一件非常睿智的事情。

二、诸葛恪7岁智斗孙权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丞相。他的父亲是南阳诸葛瑾,叔叔是诸葛亮。

东汉末年,诸葛瑾到江东投靠孙权,很不受孙权待见。为什么呢?因为诸葛瑾智谋比不过周瑜、张昭等人,武力又不能上阵杀敌,长相又非常奇特(脸长,像毛驴脸),经常被孙权嘲笑。

有一次孙权大会宾客,酒过三巡,看见诸葛瑾那驴脸,有心辱之。他让下人牵来一头毛驴,亲书诸葛子瑜四字以羞辱诸葛瑾(因为诸葛瑾字子瑜)。大家看了哄堂大笑,诸葛瑾也羞愧无比。此时年仅7岁的诸葛恪就坐在父亲身边,见孙权如此羞辱父亲,取笔在驴身上添了两个字,成为:诸葛子瑜之驴。孙权见了暗暗称奇,认为此子是可塑之才,从此对诸葛瑾刮目相看。

三、骆宾王7岁写《鹅》

骆宾王出生于619年,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有唐初四杰之称。

骆宾王2岁识字,3岁开始读书,7岁就能作诗。有一次在村子的池塘里看见几只大白鹅在水里嬉戏游玩,诗兴大发,当即作咏鹅诗一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被收录在现在的小学生语文教材里面,每一个中国人都学过,都会背诵。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么出名的一首诗竟然出自一位7岁神童之手呢?

四、晏殊14岁中进士

晏殊出生于991年,抚州临川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仁宗朝宰相。

晏殊小时候特别聪明,5岁就可以作诗,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10岁出头,已经是名闻北宋的神童了。宋真宗不太相信,邀请14岁的晏殊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成绩名列前茅,真宗破例赏同进士出身,任六品京官。14岁就中进士,别说普通老百姓不服,就算时任宰相寇准都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呢,因为寇准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也是当世神童,19岁中进士。在官场颠簸了数十年才当上了宰相,自然有资格质疑14岁就中进士的晏殊。晏殊一点都不怯场,当着满朝文武官员和宋真宗的面说:“科举考试的试题我都做过,请另出试题考我!”这气场将大家都给震住了,没有人敢应答。

晏殊30岁出头就当上了枢密使(国防部长),将北宋能够做的高官都坐了个遍。不管是政治成就还是文学成就都不比老前辈寇准低。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以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沈括可说是一个科学通才沈括小传 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沈括,字存中,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母亲许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十四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增长了不少见闻,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他二十四岁开始踏上仕途,最初做海州沭阳县(在今江苏省)主簿,以后历任东海(在今江苏省)、宁国(在今安徽省)、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等县县令。三十三岁考中进士,被任命做扬州司理参军,掌管刑讼审讯。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接着,沈括又担任了史馆检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做集贤院校理。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他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1075年曾出使辽国,进行边界谈判,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代表王安石被任命做宰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变法运动。沈括积极参预变法运动,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担任过管理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许多重要官职。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被诬劾贬官,出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一带)。三年后,为抵御西夏,改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一带),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因守边有功,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升龙图阁直学士。但是不久又遭诬陷,降职做均州(今湖北省均县)团练副使。哲宗元二年(公元1087年),沈括花费十二年心血编修的《天下州县图》完成,被特许亲自到汴京进呈。次年,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东郊)梦溪园,在此安度晚年。 沈括晚年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逝世。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保存到现在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来条属于科学技术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 沈括治水 沈括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早在他青年时期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就主持了治理沭水的工程,组织几万民工,修筑渠堰不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而且还开垦出良田七千顷,改变了沭阳的面貌,那时他只有24岁。在任宁国县令的时候,他积极倡导并且主持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坚固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顷,同时还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为了治理汴河,沈括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的地势。他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仅仅四五年时间里,就取得引水淤田一万七千多顷的显著成绩。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细到了寸分,可见,沈括的治学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杰出的天文学家 沈括还是一个杰出的天文学家。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也就在沈括负责汴河水建设时,沈括还负责领导司天监,在任职期间,他先后罢免了六名不学无术的旧历官,不计出身,破格推荐精通天文历算、出身平民的准南人卫朴进入司天监,主持修订新历的重要工作。沈括和卫朴治学态度认真,对旧历官凭借演算凑数的修历方法非常不满,主张从观测天象入手,以实测结果作为修订历法的根据。为此,沈括首先研究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是测量天体方位的仪器。经过历代的发展的演变,到宋朝,浑仪的结构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三重圆环,相互交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沈括对浑仪作了比较多的改革。他一方面取消了作用不大的白道环,把仪器简化、分工,再借用数学工具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省去月道环,其侯月之出入,专以历法步之”);另一方面又提出改变一些环的位置,使它们不挡住观测视线。沈括的这些改革措施为仪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后来元朝郭守敬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创制的新式测天仪器——简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漏壶是古代测定时刻的仪器,由几个盛水的容器装置成阶梯的形式,每一容器下侧都有孔,依次往下一容器滴水漏水。最下面的容器没有孔,里面装置有刻着时间标度的“箭”,随着滴漏水面升高,“箭”就慢慢浮起,从显露出来的刻度可以读出时刻。沈括对漏壶也进行了改革。他把曲筒铜漏管改做直颈玉嘴,并且把它的位置移到壶体下部。这样流水更加通畅,壶嘴也坚固耐用多了。 此外,沈括还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而且改进了测影方法。 沈括在《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等三篇论文中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详细说明改革仪器的原理,阐发了自己的天文学见解,在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沈括和卫朴的一系列革新活动遭到守旧势力的攻击和陷害。在沈括和卫朴的坚决斗争下,卫朴主持修订的奉元历终于在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修成颁行。但是,由于守旧势力阻挠和破坏,比较先进的奉元历只实行了十八年就被废止了。但是沈括并不因此而灰心,在晚年又进一步提出了用“十二气历”代替原来历法的主张。我国原来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而“十二气历”却是纯粹的阳历。它以十二气作为一年,一年分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个月,并且按节气定月份,立春那天算一月一日,惊蛰算二月一日,依此类推。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大小月相间,即使有“两小相并”的情况,不过一年只有一次。有“两小相并”的,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天;没有的,一年共三百六十六天。这样,每年的天数都很整齐,用不着再设闰月,四季节气都是固定的日期。至于月亮的圆缺,和寒来署往的季节无关,只要在历书上注明“朔”、“望”就行了。沈括所设计的这个历法是比较科学的,它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他预见到他的这一主张必定会遭到顽固守旧派的“怪怒攻骂”,极力阻挠,而暂时不能实行,但是,他坚信“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果然,近八百年后,伟大的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天国所颁行的天历的基本原理和沈括的“十二气历”是完全一致的。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公历,也就是阳历,其实在分月上还不如沈括的“十二气历”合理。 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 沈括对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也是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这方面的见解和成果,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他对磁学的研究成就卓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在光学方面,沈括通过亲自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象、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等作了通俗生动的论述。他对我国古代传下来的所谓“透光镜”(一种在背面能看到正面图案花纹的铜镜)的透光原因也做了一些比较科学的解释,推动了后来对“透光镜”的研究。此外,沈括还剪纸人在琴上做过实验,研究声学上的共振现象。 在化学方面,沈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出任延州时候曾经考察研究漉延境内的石油矿藏和用途。他利用石油不容易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首先创造了用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他已经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生于地中无穷”,还预料到“此物后必不行于世”,这一远见已为今天所验证。另外,“石油”这个名称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比以前的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火油、石脑油、石烛等名称都贴切得多。在《梦溪笔谈》中有关“太阴玄精”(石膏晶体”的记载里,沈括形状、潮解、解理和加热失水等性能的不同区分出几种晶体,指出它们虽然同名,却并不是一种东西。他还讲到了金属转化的实例,如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变成铜的物理现象。他记述的这些鉴定物质的手段,说明当时人们对物质的研究已经突破单纯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开始向物质的内部结构探索进军了。 沈括在数学方面也有精湛的研究。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沈括通过对酒店里堆起来的酒坛和垒起来的棋子等有空隙的堆体积的研究,提出了求它们的总数的正确方法,这就是“隙积术”,也就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沈括的研究,发展了自《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问题,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研究的方向。此外,沈括还从计算田亩出发,考察了圆弓形中弧、弦和矢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这就是“会圆术”。这一方法的创立,不仅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而且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我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理学家+医学家 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许多卓越的论断,反映了我国当时地学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他正确论述了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一带是远古时代的海滨,而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漳水、滹沱河、桑乾河等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当他察访浙东的时候,观察了雁荡山诸峰的地貌特点,分析了它们的成因,明确地指出这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他还联系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做了类似的解释。他还观察研究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类似竹笋以及桃核、芦根、松树、鱼蟹等各种各样化石,明确指出它们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并且根据化石推论了古代的自然环境。这些都表现了沈括可贵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欧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达.芬奇对化石的性质开始有所论述,比沈括晚了四百多年。沈括视察河北边防的时候,曾经把所考察的山川、道路和地形,在木板上制成立体地理模型。这个做法很快便被推广到边疆各州。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沈括奉旨编绘《天下州县图》。他查阅了大量档案文件和图书,经过近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我国制图史上巨作《守令图》。这是一套大型地图集,共计二十幅,其中有大图一幅,高一丈二尺,宽一丈;小图一幅;各路图十八幅(按当时行政区划,全国分做十八路)。图幅之大,内容之详,都是以前少见的。在制图方法上,沈括提出分率、准望、互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等九法,这和西晋.裴秀著名的制图六体是大体一致的。他还把四面八方细分成二十四个方位,使图的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古代地图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括对医药学和生物学也很精通。他在青年时期就对医学有浓厚兴趣,并且致力于医药研究,搜集了很多验方,治愈过不少危重病人。同时他的药用植物学知识也十分广博,并且能够实际出发,辨别真伪,纠正古书上的错误。他曾经提出“五难”新理论;沈括的医学著作有《良方》等三种。现存的《苏沈良方》是后人把苏轼的医药杂说附入《良方》之内合编而成的。 唯物主义者 沈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就是说,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还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正常变化和异常变化,不能拘泥于固定不变的规则。正是这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促使他取得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的高度成就。沈括曾提出已知的知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观点,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还表现在沈括十分重视劳动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发明创造上,他不断地从劳动人民那时汲取智慧和力量。他曾说:“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为了探求医药知识,他“所至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是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求访”。在《梦溪笔谈》中,他以敬佩的态度记载了宋朝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卓越贡献。例如布衣毕(上日+下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民间匠师喻皓的建筑成就和编著的《木经》,河工高超创造的合龙堵口的先进方法,平民天文数学家卫朴修历的事迹,以及河北工作炼钢、福建农民种茶等许多无名英雄在生产斗争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等等。正是由于沈括的详细记述,才使得不少作出贡献的劳动人民的业绩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决定了沈括对于自然现象和科技成就的记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他观察和描述事物非常细致、具体、准确,没有封建时代一般文人虚词浮夸的坏习惯。因此,通过他的记述,我们能够明确地判断他那个时期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例如,沈拓有关雷电、海市蜃楼、龙卷风、地震以及陨铁等自然现象的记载,非常细致贴切而生动形象,使人们仿佛亲临现场。 沈括能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客观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他在论述有关数学、气象、医药等许多问题的时候,多次强调要因地因时制宜。例如古代规定二月和八月是采药的季节, 是沈括指出,草药生长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情况的影响,同时采药又有取根、取叶、取芽、取花、取实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选下采药时间,不可死板地“拘以定月”。沈括的这一见解是十分合理的。 沈括对一些自然现象并不停留在表面的观察上,他还努力探求它的科学道理,提出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解释。象对雁荡山诸峰和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二十八宿的位置、化石的形成等许多问题的说明,是符合近代科学原理的。为了弄清阳燧(凹面镜)成像的道理,他观察空中飞鸟的影子情况,并亲自移动自己的手,来比较成像的区别,终于作出了比较正确的解释.这些都是他在科学事业上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文武双全 沈括文武双全,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且为保卫北宋的疆土也做出过重要贡献。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辽和西夏贵族统治者经常侵扰中原地区,掳掠人口牲畜,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破坏。沈括坚定地站在主战派一边,在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担任河北西路察访使和军器监长官期间,他攻读兵书,精心研究城防、阵法、兵车、兵器、战略战术等军事问题,编成《修城法式条约》和《边州阵法》等军事著作,把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功地应用在军事科学上。同时,沈括对弓弩甲胄和刀枪等武器的制造也都作过深入研究,为提高兵器和装备的质量做出了一定贡献。

THE END
0.(合集)数学小故事20个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王国的国王过20岁生日,罗马数字王国派人送来了20棵珍贵的树,作为生日礼物。 阿拉伯数 啊。“20”大臣张榜招贤,凡是能巧妙地栽这20棵树的人将有重赏。可是,谁也设计不出来。 “20”大臣日夜思索,翻了大量的资料,又用石子进行了一次次的试验。他画了成千成万个图样。画着,试着,忽然,他 眼睛一亮,看到了一张极 jvzq<84yyy4vpsx0eqs0y89347780qyon
1.菠萝白嫖在线看重,独家揭秘热门剧集幕后故事,粉丝狂呼太精彩了0~2岁针对不同情绪进行自我安慰 3~4岁:理解快乐和伤心等简单情绪; 5~7岁:关注个人主张和情绪体验; 8~10岁:学会辨别自我与他人情绪; 11~14岁: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青春期 来源:上海易动决策杂志社责任编辑:吴丽萍菠萝白嫖在线看重,独家揭秘热门剧集幕后故事,粉丝狂呼太精彩了 jvzq<84o0|odjjsijwguqwl0eqs/ew4twi5269>:0jzn
2.适合5岁宝宝讲的童话故事(精选20篇)适合5岁宝宝讲的童话故事(精选20篇) 【#童话故事# #适合5岁宝宝讲的童话故事(精选20篇)#】亲爱的小朋友们,这里有专为5岁宝宝准备的精彩童话故事。充满趣味的情节、可爱的角色,能带你走进奇妙的世界。让这些故事陪伴你,在欢乐中学习勇敢、善良与友爱,度过美好的时光jvzquC41yy}/7:yguv4og}4ujq}03:6775<40qyon
3.不允许你没听过这张专辑(DavidTao)乐评10.《流沙》昨天晚上的事我看没有什么好谈的吧我看就这样吧我的微信签名就是这个。如果你稍微听一丢丢陶喆的话,这首歌一定会听过。周杰伦有龙卷风。陶喆有流沙。11.《Take6Minus3》一个十几秒的阿卡贝拉,也为下一首歌做intro。12.《心乱飞》你说你懒得管我说我像无轨电车到处乱追你真的最了解我哪怕是我jvzquC41owyje7iqwdgo0lto1tkwkn|136663B<31
4.xyz黄色[7u73.C0M]桃子猎奇jqpqheseHD熟女熟妇伦https://www.7d3h.com/web/seach-偷拍-0-0.html/p> h七七PS:11673S、c0m 5332.com少女直播为什么不能下载 AB39t0P 17cxyz.8 AF67top官网 遗梦时刻免费版入 www.19.cou 917813.qq.com www.xg0043。cc 这里只有精彩免费观看进https://www.gzepsst.com:2096 缅甸12至14岁的少女2025jvzq<84kev~d0lpw{vkv0ls1
5.逝者|20172月25日去世,终年61岁 美国电影演员及导演,曾参演《阿波罗13号》《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龙卷风》《异形》等电影。2006年至2011年,帕克斯顿主演美剧《大爱》(Big Love),颇受好评。 《使命召唤:高级战争》僵尸模式中的阿特拉斯前负责人卡恩,即以比尔·帕克斯顿为原型并由其配音。战斗中,卡恩时不时地会冒出帕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5;;;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