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喜欢的类型歌曲,比如今天小编要提到的工业金属音乐,工业音乐史最早可追溯到60世纪末,70年代初的德国。以大量失真重复节奏片段(RIFF)贯穿全曲,再以重型机械、金属器具的敲击声或传统打击乐器作为节奏铺垫。加上电子采样式的渲染,是很象科技舞曲的金属乐,但仍保留重金属的重型吉他音乐效果,并极具节奏感和煽动性。歌曲有着很强烈的情感表达,并且后期建立的乐队中也融合了其他风格的金属元素。
纵观世界,这类型音乐也是属于很小众,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歌手那就是——玛丽莲·曼森。
关于玛莉莲·曼森,人们已经谈论得太多。关于他的演唱会的种种传奇以及他的音乐传达的各种撒旦的讯息始终围绕在曼森周围,以至于人们都搞不清他到底是个魔鬼的化身还是个商业运做的天才。尽管被美国家长誉为“恶魔音乐”制造者,但不得不承认玛丽莲·曼森依然是美国摇滚乐坛不可复制的闪耀巨星。
那么,这位不可复制的闪耀巨星有着怎么样的人生经历?怎么样的音乐作品呢?这就是今天小编要分析的地方。
黑色龙卷风
要分析玛莉莲·曼森的音乐,首先我们得分析他的人生经历。玛莉莲·曼森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是巴巴拉·乔和安古斯·休·华纳的独生子,有用德国人与英国人的血统。
据网上资料整理,自幼生活在一个破碎家庭中,有一个异装癖的祖父,一个性变态的邻居。他得不到家人的关心,反而被当作玩偶一般看待,生活在堆满杂物的地下室。地下室里面放着他祖父藏起来的色情杂志,照片和一些淫秽的道具。患有心理变态的邻居男孩毒杀死了那时曼森仅有的朋友,一只名叫阿露沙的阿拉斯加犬。
种种不幸令他眼中不再有神,看见的只有创伤,在他的心路历程里只有人间的痛苦与丑恶。他所遭受到的冷落和创伤使他把自己和杀人狂曼森联系了起来,为了避免彻底疯掉,他在成为音乐人和杀人犯之间做了一个选择。
如今的他却选择了音乐创作之路,这样的人生经历,也成就了今天的玛莉莲·曼森,也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音乐类型,那就是——哥特摇滚、工业金属。
听了他们的几首代表作,主要感觉就是direct,linear和abrasive。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评价音乐会用“不够硬”、“不够金属”这样的词语。摇滚乐从Gospel、Blues、Rhythm Blue中演变而来,也并不是以“硬”作为标准。
当然金属、硬核都是非常重要的演化分支,是很重要的美学和文化符号。
更何况发展到今天,各种分类越来越模糊。死亡金属之父Chuck Schuldiner在很多访谈中都表达过不希望给自己,给音乐设限制。摇滚音乐本质上是大众文化,是消费文化。作为乐迷真的没有必要一天到晚纠结够不够纯正,够不够标准。
个人认为玛丽莲曼森的人生巅峰也就是96年那张《Antichrist Superstar》,曼森的才华其实是被严重高估了,创作水平真心一般,离了九寸钉主唱给他当制作人把关。而谈及曼森代表作说得最多的也就是This Is The New Shit 啦mOBSCENE 啦这类舞厅迪斯科热门曲,旋律好鼓点炸听着哇哇贼带感,大拇指一竖——玛丽莲曼森,点赞!!重点是听曼森多显得自己有一肚子深邃的痛苦灵魂,让人会不自觉产生一种“世人皆空气,唯我二百五”的优越感来,那时候的曼森的确给了很多小青年们一个竖立自己的途径,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所以,Marilyn Manson乐队的核心肯定是同名主唱Marilyn Manson。不管是童年有些凄惨的背景,还是硬扯上关系的科伦拜校园事件,亦或是他娶了知名脱衣舞娘。都为乐队及个人带来了一些传奇色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Marilyn Manson的采访,也是一个聪明冷静的人。对于恐惧和消费之间关系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绝非哗众取宠的音乐人。
随后,玛丽莲·曼森走红了起来,他的歌被无数人循环播放,略显恐怖的MV给当时的音乐圈带去了一股强大的“黑龙卷风”。曼森的声音充满金属感和磁性,心中的怨恨让他的嘶吼具有穿透力,每一次的尖叫仿佛都能将伪善的世界撕裂开来,让黑暗的内里暴露出来。
玛丽莲·曼森的歌词写尽禁忌话题:暴力、性、反基督,遭到了全美家长的抵制。他的许多歌曲、MV被禁播,却往往越禁越受欢迎。
他的作曲风格也十分怪异,刺耳的点缀、低回的旋律,像幽灵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徘徊在脑内阴魂不散。这样的音乐受到了年轻人大肆追捧,无数狂热的粉丝穿着曼森的T恤,挤进乐队的各种演出现场中,这种场面甚至让人觉得玛丽莲·曼森开辟了一个新的宗教。
也因此,讨厌他的人对他恨之入骨,喜欢他的人把他当做神明一样信仰。网络上充斥着关于玛丽莲曼森的各种流言,就因为玛丽莲曼森的一些行为,也让人分不清真真假假。自残、反基督、掘墓、吸毒,这些都成为他的标签。玛丽莲曼森不像那些一般的公众人物,可以打造自己以带来所谓的正能量。而是随心所欲,便显出最真实最叛逆的自己,可能很多人少年都会喜欢像玛丽莲曼森这样的反式英雄,他狂放不羁,以自己最独特的方式存活于世。
视觉王者
从视觉角度来看,Marilyn Manson乐队在90年代都足够先锋,足够颠覆。MV独具匠心,《long hard road out of hell》就像观看一场祭祀,《sweet dreams》里就像身临其境一场梦魇。《this is new shit》隔着年代都能嗅到risque and raunchy的味道……服饰妆容也很经典。这些都为乐队增添了不少魅力。
他的造型从早期浓妆艳抹到后来无性人的装扮,以基督教对末世的观念作为灵感,也仿佛是从他的异装癖祖父那里继承的天性。他融合了华丽摇滚的装扮、黑色哥特,加上工业时代的凝重感,完全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
玛丽莲·曼森热爱视觉艺术,他以前曾是业余的画家。2008年夏天,曼森在德国柏林成功地举办了个人首次水彩画展——临摹黑色大丽花谋杀案的尸首照片、为自己的爱猫丽莉画像、记录梦境或飞高时的幻象——这些烙上了曼森印迹的作品让人想起大名鼎鼎的马琳·杜马斯。
通过这些视觉画作,对于人类本性的看法,玛莉莲曼森也曾说:“一开始我就陷入了生命的阴暗面”。但那真的只是人类的本性。我逐渐认识到,每一件被认为是罪的事其实都是你人性的一部分。所有七项不可饶恕的罪行都是人类真正的天性:贪婪、 仇恨、 欲望。当然,你要控制它们。但如果你生来就对做人有负罪感,那你将会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犯罪——悔过的怪圈,永远无法逃离。
十年魔鬼十年神
如同他的歌名一样,曼森在世人心目中的位置处于两个极端,爱之如神,憎之如鬼。许多人已经死去,而玛丽莲·曼森却还活着。尽管他不止一次地诅咒世界,但他依然健康。
如今的玛丽莲·曼森已然成为了一名阳光胖大叔,曼森自己也说,他花了好长时间让自己努力活得像个普通人。他达成了自己的设想,给自己定义了一个新名字,然后用尽手段让这个名字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现象。
曼森那沙哑的声嗓所演绎的歌词,总是让人病痛的灵魂受到震荡而去寻求新生——要知道,曼森的歌是学吉他的人必学的。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是魔鬼,也是神。
这样特立独行的风格,只此玛丽莲曼森一人。在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的评选中,他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从玛丽莲曼森的音乐作品中可看出,他抨击被美国社会扭曲价值的基督教义,他批判缺乏主见毫无营养的新闻媒体,他责备家庭对孩子的凌辱与伤害,他探讨毒品暴力所扮演的角色……他看到的所谓信仰的核心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关系。几年以后,经典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提出相似的质疑,发人深省。
曾经,他的父亲要求他不要写作,但是曼森依然选择了去新闻大学。他回忆道:
“我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玛丽莲·曼森的,我以布莱恩·华纳的身份写自己,这也是我必须要有一个假名的原因之一。我创造出了一个弗兰肯斯坦一样的怪物,因为我不喜欢身处的现实,所以才创造出一个虚假的世界。这也是我开始写音乐的原因,我必须将我创造的世界变得完整,我要去填补那些空缺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自己现在仍然是一名记者,我观察事物,再通过音乐把我看到的、理解的报道给观众。”
不得不说,越是反叛越是黑暗的人,在面对情感之时,更为纯粹与真挚,没有压抑的苦痛,谈何珍惜美好的光阴。当曼森老去,褪去以往的浮华,收起曾经的张扬,唱起情歌的曼森,是如此可爱。没有重度击打的节奏,没有撕心裂肺的嘶吼,平和的旋律下,一个男人缓缓的吐露心声,奔向世界边缘吧,你和我!We're running to the Edge of the world,Running,running away......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