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国产片表现总体优于引进片,《抓娃娃》《默杀》等国产片,起到了提振影市的效果。
引进片虽略逊一筹,但类型同样丰富,动画片、末日科幻片、动作喜剧,不一而足。
如今,又来了一部国内大银幕暌违已久的灾难类型片。
《龙卷风》
1996年,导演扬·德·邦特(《生死时速》)推出过一部《龙卷风》。
这部由奥斯卡影后海伦·亨特主演的电影,被视为龙卷风题材的代表影片之一。
新版《龙卷风》,正是1996版《龙卷风》的重启/翻拍之作。
强大的创作班底
新《龙卷风》由美籍韩裔导演李·以萨克·郑执导。
李·以萨克·郑作为联合导演之一,操刀过“星战衍生剧”《曼达洛人》第三季,并用移民题材电影《米纳里》,让韩国老戏骨尹汝贞拿到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米纳里》(2020)
演员阵容包括热门美剧《正常人》主演黛西·埃德加-琼斯、近期优质喜剧《职业杀手》主演格伦·鲍威尔,以及DCEU“新版超人”大卫·科伦斯韦等。
两版《龙卷风》都由斯皮尔伯格担任监制之一,并由他创立的Amblin电影公司参与制作、出品。
也就是说,斯皮尔伯格始终是这个IP的深度参与者和保驾护航者。
老版《龙卷风》曾高价邀请《侏罗纪公园》小说作者迈克尔·克莱顿及其妻子安妮-玛丽·马丁共同撰写剧本,新《龙卷风》依旧基于他们的故事进行拍摄。
动作及视觉特技上,影片则请到《超凡蜘蛛侠》《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侏罗纪世界》等作的特技演员或视效团队负责。
看过《米纳里》的观众或许会觉得,李·以萨克·郑更适合从文化差异、家庭情感等方面,去把握文戏,但在如此强劲的班底辅助下,《龙卷风》的银幕效果还是值得期待。
新《龙卷风》的故事并不复杂。
作为一名“追风者”,女主角卡特(黛西·埃德加-琼斯 饰)受朋友哈维(安东尼·拉莫斯 饰)邀请,在龙卷风频发的俄克拉荷马州,测试一套全新的追风系统。
过程中,她遇见了自称“龙卷风牧人”的网红泰勒(格伦·鲍威尔 饰)。
泰勒带着团队四处追逐龙卷风,并在网上直播追风过程,其性格的张扬、行事的鲁莽,让卡特很不待见。
但随着超级龙卷风的现身,卡特逐渐放下对泰勒的成见,携手泰勒共同应对风暴灾难。
中美同步上映前,本片已在澳大利亚等地抢先面世,在灾难片的评价维度上,口碑算是不错。
IMDb7.1分,MTC专家评分73,烂番茄新鲜度82%,口碑均超过1996年的版本(当然,目前评分人数有不小差距)。
两版《龙卷风》IMDb评分对比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赞本片视觉效果“高耸入云”,令人恐惧;
好莱坞The Wrap网认为《龙卷风》足以在近年的大片中脱颖而出,它是一部罕见的、奇迹般的“续集”。
新《龙卷风》》VS老《龙卷风》
新、老两版《龙卷风》在结构、人物、视效等各方面,有诸多相似。
影片开场,女主角都面对了人生创伤。
老版中,女主角乔在童年时经历了一场EF5级龙卷风,这场灾难,让她失去了父亲。
新版中,同样以“剧情前菜”的方式,呈现了女主角卡特在大学时遭遇龙卷风的生命创伤。
额外提一下,龙卷风共分六级,EF0至EF5,等级一般根据破坏程度来定。
EF5级能刮起1万千克左右的物体,如大型建筑、集装箱、直升机等。
两部影片的情节进入主体后,都采用“男女主角追风、谈情,两队人马紧贴但分开追风,后又只剩一股中心力量”的剧情结构。
过程中,龙卷风的级别则逐渐增强,直至顶点。
老版女主角乔和男主角比尔都是追风者,乔对追风的过度执着,导致两人的感情出现裂痕。
于是这对夫妻准备离婚,且比尔已有新的结婚对象,但两人在测试追风系统的过程中,再度走到了一起。
新版女主角卡特和男主角泰勒,并非夫妻,但两人从隔阂到亲密的暧昧过程,与老版中的情感趣味与走向如出一辙。
场景趣味的设计上,新版也有诸多致敬老版的地方。
比如老版中,龙卷风掀翻了一座露天影院,露天银幕正在播放的片子,是库布里克导演的恐怖片《闪灵》(1980)。
龙卷风撕裂银幕时,银幕上的画面,恰好是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的杰克用斧头劈砍卫生间的门,谢莉·杜瓦尔饰演的温蒂惊恐万状。
银幕撕裂时,门也刚好被砍破,由此形成一种灾难与恐怖之间的互文。
加之女演员谢莉·杜瓦尔刚刚于今年7月11日离世,如今看,更多了一层难言的滋味。
到了新版《龙卷风》,露天影院变成内场剧院,被龙卷风撕碎的影片不再是《闪灵》,而是英国导演詹姆斯·惠尔1931年的科幻恐怖片《科学怪人》。
新《龙卷风》为适应当下时代的媒介特征,加入了网络直播的设定,这一设定同93年前的经典老片一起,形成了一种媒介/迷影文化上的时间融合魅力。
在最重要的灾难视觉呈现上,相信很多影迷对老版《龙卷风》还印象深刻。
奶牛被卷到空中,在挡风玻璃前飞来飞去;快艇自风中猛然冲出,险些砸到汽车;油罐车被风抛向观众,轰然爆炸……
这些惊险场面,令影片收获了1997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提名。
新版《龙卷风》同样为观众准备了“标志性龙卷风及灾难场面”。
比如在龙卷风中放烟花;
电影剧院被撕碎;炼油厂在风中爆炸等。
从“预测”到“瓦解”
新《龙卷风》在“继承”老版部分设定的情况下,发展了全新的剧情与表达。
老版中,乔、比尔用来追踪龙卷风的机器叫“桃乐丝”(Dorothy)。
桃乐丝中有无数小球,将小球布控在风中,它们就能收集丰富的数据,从而将龙卷风预测从3分钟延长至15分钟。
新版中,同样可以看到“桃乐丝”的身影,桃乐丝的编号也刚好延续自老版(老版用掉4台机器)。
但卡特、泰勒的目的,却有进阶发展。
乔、比尔的目的,只是提前预测龙卷风;卡特、泰勒的目的则是在此基础上,试图从内部瓦解龙卷风,也就是“消灭”龙卷风。
这种不同,展现了时代前进中,人们对自然现象观察及对待的不同,以及大家在思想意识上的提升。
老版中,比尔曾劝说乔,不要对龙卷风如此执着,因为“你不能救回你父亲,别活在过去”。
新《龙卷风》要告诉观众的则是,害怕很正常,恐惧才是驱动力,不用面对恐惧,而是驾驭它。
也就是说,面对怪兽般恐怖的自然现象,以前或许是一种盲目的追逐,但随着它们露出更多真面目,大家便更善于自内心深处挖掘某种力量去应对它。
从导演李·以萨克·郑的角度讲,这部电影也有特别意义。
老版《龙卷风》的故事,开始与结束都在农场,导演也是在农场长大,农场的地形地貌都刻在他的骨血里。
观看影片,倍感亲切的同时,又有一种家园被破坏的惊心感。
新《龙卷风》的故事,发生在“龙卷风的麦加圣地”俄克拉荷马州,导演就在这个州长大。
所以,不同于老版只呈现灾难过程及场景,新版还额外呈现了灾后场景,体现了导演对家园的眷恋以及关注灾后世界的人文关怀。
这种关怀,当然也是导演以诸多文戏经验,所累积、形成的“表达舒适区”。
最后再回到视觉效果上。
角色们的互动、导演的情感诉求等,对于一部视效大片而言,终究只是锦上添花,它真正应该奉献给观众的,还得是被隔在银幕中的灾难与恐惧。
观众需要看到不同类型龙卷风的破坏力。
老版以朴实、遒劲的视效,呈现了姐妹龙卷风、旋转木马龙卷风、跳跃型龙卷风等,几乎囊括龙卷风的所有等级。
新版在复刻部分龙卷风形态的基础上,还将呈现双龙卷合二为一、火龙卷等诸多破坏程度爆表的龙卷风场面。
从新老两版英文片名的微妙区别上,也能窥见端倪。
老版名“Twister”,新版名“Twisters”,多了一个“s”,也就意味着制作翻倍、视效翻倍,以及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