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板块】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冲刺版)(十二)
近日,
一座人迹罕至的危险深山火了,
它就是哀牢山!
因一位探矿颜料师独自进山走红网络,
让哀牢山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不少“好奇心满满”的游客
纷纷选择在国庆假期
来到这神秘的“小众”地区一探究竟。
央视也紧急下场
提醒普通游客切勿擅自进入哀牢山深处
那么,
哀牢山究竟在哪里?
有何神秘之处?
为何如此凶险呢?
1.地理位置
哀牢山地处云南中部,
总体走向呈西北-东南走向,
山脉全长约为500公里。
最高峰大磨岩峰海拔约为3166米,
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九座。
它属于云岭向南的延伸,
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
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
还是云南省东、西部气候的分界线。
哀牢山不仅地形极为复杂,
而且森林覆盖率极高,
达到85%,
有很多地方是无人涉足过的原始森林,
即使看起来很近的路程,
在这里也要走上很久。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载
“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
哀牢山的名字,
来自于原始部族和古哀牢国,
是一座光听名字就感觉十分凶险的山,
画地为牢、诅咒、凶险……
“哀牢”一词在战国前期是族名,
也是这座山的山名,
战国中后期成为国名,
和古滇国一样,
是云南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
这里虽然风景优美、资源丰富,
但是也凶险异常。
3.地形复杂、山高坡陡
作为印度洋板块
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产物,
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
到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
受内外力共同作业,
这里构造运动强烈,
断裂发育、山高坡陡,
河流急剧下切,
形成了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
行进极其困难。
4.气候复杂、天气多变
哀牢山由于山高谷深,
海拔悬殊,
气候垂直分布明显。
从山麓至山顶有六种气候类型
从热带过渡到寒温带。
由于山脉走向与西南季风垂直,
暖湿气流在西南一侧沿着地形抬升,
山体东、西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一方面极其带来地形雨,
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天气多变,
即使在夏季,
这里也可能出现低温的情况,
使人们出现失温的风险,
这也是2021年四名地质调查员的死因。
5.野生动物、毒蛇猛兽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
是同纬度生物多样化、
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
这里有包括孟加拉虎、绿孔雀、
黑长臂猿、云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
和以“植物活化石”梭罗树为首的
千余种高等植物,
森林郁闭度极高。
人一旦进到密林中,
很容易迷失方向和遭遇毒蛇、蚂蟥、野兽等。
哀牢山原始森林雾气重、无道路、
无通讯信号,
浓雾密闭的环境里,
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6.瘴气
瘴气是热带原始森林中
动植物腐烂产生的毒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硫化氢、氨气等。
原始森林里枝叶、树干、动物的尸体,
在高温的环境下不断发酵释放有毒气体。
森林里的风速低,
这些有害气体得不到及时扩散,
久而久之聚集就成了瘴气。
瘴气是一种有害气体,
《水经注》曾书“瘴气”是气中有物,
不见其形,其作有声,
中木则折,中人则害,名曰‘鬼弹’。
瘴气
会直接导致人的中毒、死亡,
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中,
就有多处关于瘴气的记载。
7.磁场异常?
网络上热议的
“哀牢山部分地区存在大地磁异常”
其实,
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这一现象存在,
而即使大地磁场异常对指南针有影响,
在野外更多的也是依靠卫星定位等技术,
且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但是,
哀牢山如此凶险,
没有专业资质和专业设备的加持,
切勿前往密林深处,
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
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气流上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热力作用引起的气流上升
1. 近地面空气受热
(1)在晴朗的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使得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
热空气密度变小,产生上升运动。
例如,在沙漠地区,由于沙石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近地面空气迅速受热上升,形成强烈的对流。
(2)城市热岛效应也会导致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大量的人工表面吸收和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使得城市气温高于周边郊区。这种温差使得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而郊区的冷空气则向城市流动,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2. 锋面抬升
(1)当冷暖空气相遇时,形成锋面。暖空气较轻,会沿着锋面向上爬升。例如,在暖锋天气中,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在锋面处缓慢上升。随着暖空气的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连续性降水。
(2)冷锋也会引起气流上升,但相对暖锋来说,冷锋的上升运动更为剧烈。冷锋过境时,冷空气迅速推动暖空气上升,常常带来狂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二、地形作用引起的气流上升
1. 地形抬升
(1)当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障碍时,被迫抬升。
在迎风坡,气流随着地形的升高而上升,气温逐渐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山脉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2)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程度不同。高大的山脉能够强烈地抬升气流,形成大量降水;而低矮的丘陵对气流的抬升作用相对较弱。
2. 山谷风在山区,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升温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山谷风的昼夜交替变化会引起局部地区的气流上升和下降运动。
三、动力作用引起的气流上升
1. 气旋辐合上升
(1)气旋是低压中心,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向中心辐合。
由于空气的辐合运动,使得气流在气旋中心附近被迫上升。
例如,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极低,周围的空气向中心辐合上升,形成狂风暴雨的天气。
(2)气旋的强度和规模不同,气流上升的速度和高度也有所差异。强气旋能够引起强烈的上升运动,带来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弱气旋的上升运动相对较弱,降水也较为温和。
2. 空气对流上升
(1)在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空气容易发生对流运动。当底层空气受热或受到其他因素的扰动时,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例如,在夏季的午后,地面强烈受热,使得近地面的空气层变得不稳定,容易形成对流云。对流云发展旺盛时,会产生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空气对流上升的高度取决于大气的稳定程度和上升气流的强度。在非常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上升气流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形成高耸的积雨云。
四、小题大做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如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五、知识扩展
1、台风、龙卷风的实质:
龙卷风和台风都是气旋,低压系统。
2、龙卷风的形成条件:
(1)湿热空气抬升强烈(下垫面炎热,湿热空气上升;冷暖空气相遇,湿热空气抬升)。
(2)有云层内部上下温差大,造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的小漩涡;漩涡与风结合,加强了气旋,气旋向地面和高空延伸。
(3)有地转偏向力。
(4)地面摩檫力小。
3、龙卷风、台风的区别:
(1)形成源地不同:龙卷风可形成于陆地,也可形成于海洋,而台风形成于海洋。
(3)影响范围大小:台风影响范围大。
(4)破坏力大小:龙卷风破坏力很大,但台风破坏性更强。
(5)可预报性:台风可预报性强。
(6)出现频率大小:龙卷风出现频率小。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