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会自然产生随便挖个水塘,为什么不久以后就会有鱼暗河鸟类池塘水池鱼苗

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你在家里挖个大坑,放水静置2~3个月,再去看一定会生出鱼苗。我傻傻地照做了,但时间到的时候我再去看,依旧是一潭浑浊不见底的死水,没有半点生命的迹象,更别提有鱼了,于是越来越怀疑老人把我欺骗了。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你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在野外的大多数地方,有水的地方几乎就有鱼,哪怕在空地上挖一个水池什么也不放,过不了多久里面也会生出鱼苗。

这里面的鱼从哪里来?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年幼的时候我也是十分怀疑,因为我曾在村里的老人的“怂恿”下,在家的院子里挖了一个50cm的深坑做实验,那次失败的实践,让我再也不相信空的池塘凭白无故能生出鱼的说法。

后来年龄渐长,阅历和见识也逐渐多了起来,才知道当年老人说的并没有错,原来在平地上挖一个大水池不用放鱼,过一段时间的确是会生出鱼来的。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是想不通,那么接下来解析会告诉你原因。

01:古人常言:水停百日生鱼,这些鱼从哪里来?

常言道“水停百日生鱼”,就是说3个月的时间,可以让一个没有鱼的水域出现鱼类。这样的案例很多,而且每次出现的鱼都不尽相同,鲫鱼、鲤鱼等应有尽有。但有一些水域,不管怎么“放置”,则永远都不会出现鱼类的身影,依旧是一潭死水。其中差别在哪?那么这些鱼从哪里来的?能生出鱼的水域又有什么特点?首先从鱼的来源说起:

1、乘风而来,一场大风可能会把鱼精准地投放至水塘里

水是不可能平白无故变出活鱼的,这不符合科学常识,水中的鱼一定是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而催生的,它们很可能不是水池里的原住民,很可能是“天外来物”。

有一部分的鱼,会通过乘风而来,扶摇直上云霄之后,精准降落在这些原本没有鱼的水域中。我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美国的一场飓风经过湖面的时候,会把大量的水和水里的生物一同卷到天上去,而随着龙卷风的移动,这些水和鱼就会离开原来的地点去外界旅游。

而当龙卷风停下的时候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而如果刚好停在水域附近,这些鱼也就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当有龙卷风、台风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蜗居在家里,为了安全起见不会轻易外出,所以这么神奇的自然现象一般不会被太多人观察到,只有当发现池子里出现鱼的时候,人们才会觉得神奇。

2、鱼卵通过附着在鸟类身上偷偷转移

水中的鱼还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生物带来的,那就是鸟类。鸟不会平白无故把鱼叼起来然后放到水里,但它们却在无形中成为了运送鱼的交通工具。例如很多鸟类在寻找水源的时候,会将自己的羽毛浸湿到水里,通过羽毛的储水功能带回去给幼崽。

也就是这么一个不显眼的动作,让水里的鱼卵有了附着的机会,而鸟类并非固定在同一个地方取水,当在下次取水的时候这些鱼卵就有可能脱落羽毛掉到水中,过不久之后就会孵化出小鱼,如果这时候水里的氧气和食物都充足,那么过不了多久水里就会越来越多鱼。

3、水域里原来就有的“库存”

还有一种原因人们可能没有想到,水里的鱼可能来自于原本就有的“库存”。非洲有一种鱼能在泥土里存活上10年,因为它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相当于冬眠的状态,不需要太多水分也能存活,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就破土而出。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不是说池塘里可能有这种鱼,泥土鱼在国内是没有的,这只是为了说明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在这些原本没有鱼的水域,很可能之前是一片池塘来的,泥土里可能就存有之前的鱼卵,尽管干涸已久但仍然具备孵化小鱼的能力。于是乎,原本没有鱼的池塘,也会因为之前的库存,而逐渐有了生命。

4、水塘下可能贯穿着井水、地下水或者暗河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水域底下可能连通着地下水和暗河。例如在一些喀斯特地貌,溶洞交错,地下水交叉纵横。当你在一个空地上挖开一个水池的时候,其实水早已和地下水面相互串联,这种时候地下水里的鱼就会被置换到池塘中,那么鱼类出现就成为可能。

而这些突然出现鱼的水域,都有一个特点:拥有具备鱼类生存的条件,例如氧气和实物是充足的,绝对不是一潭死水。

02:水中突然生鱼不排除人为因素影响

除了大自然的因素之外,在野外一潭水域里突然出现鱼可能也是人为造成的。在农村很多人会去水池里的水去灌溉农作物,在装水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把别的地方的鱼带过来;其次,有一些钓鱼爱好者会把平时钓来的鱼放到这些水域中,让他们自由生长之后来年再来钓;或者是有一些村里的人在大家没注意的时候,把一些鱼苗投到了里面,希望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来捕捞。

所以说水里突然出生的鱼可能是人们自己放的,这个事情并没有这么玄乎,只是他巧妙的躲开了大家都能关注到的时间,因为池塘不会每个角落都含有监控,更不会有人24小时守在一潭没有价值的水边,所以水里的鱼就“凭空出现”了。

03:老人让我做的实验为何失败?原因在这里

再回想起我小时候的实验,才知道失败的原因在哪里。由于当时我是在院子里挖的,院子里人来人往,就不会轻易有鸟类飞来,再加上水坑的规模也很小,鸟类很难观察到这有水源,所以从来身上来的鱼卵自然不存在。

而在农村龙卷风本身就少见,再加上这种小院子,风能精准带来鱼更不可能了,院子底下也不会有地下暗河存在,这里以前也没有养过鱼,更不会有人无聊到往这里放鱼苗,所以我的水坑断绝了一切可能产生鱼的“机会”,注定我的实验会以失败告终。

写在最后

而对于钓鱼人来说,千万别看不起那些看似没有鱼的水沟或者池塘,不妨把钓竿甩进去看看,钓上鱼的时候你会比在哪里钓到都兴奋,因为你在此刻真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1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1346.(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4分)小明用实验测量粗细均匀竹棍的横截面积。他用短细线在竹棍的下端系一小石块,然后将它们放到水中,竹棍竖直立在水中,水面距竹棍上端16.8厘米;再将系石块的竹棍放到煤油中,竹棍竖直立在煤油中,煤油的液面距竹棍上端9.8厘米,两次实验中石块都不跟容器底接触。已知竹棍长40厘米,质量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7594441=9;@6442e22<=365=8;7xjvor
1.水宝宝奇遇记——第一实验幼儿园中二班科学区探究实验 水中龙卷风🌪️ 一开始孩子们,拿到瓶子就只看到了瓶子里的水会流动到另一个瓶子里,大漠看到增泰放下了就抓紧拿了过来,增泰看到了想抢回去,大漠在保护瓶子时手举的高高的,并且摇晃了瓶子,于是就出现了水中龙卷风。 00:11 实验原理: 因为受离心力的影响,周边的水由于离心力作用,离开水瓶的中心位置。jvzquC41yy}/onnrkct/ew46z2~dx|x
2.一棉幼儿园——小班组科学小实验活动精彩瞬间小二班:《水中龙卷风》 科学原理:泡腾片遇到水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迅速向上翻滚,使带有颜色的水一直旋转、翻滚,从而形成类似于龙卷风一样的壮观场景。 大家猜猜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小实验。 小三班:《彩虹雨☔️ 》 科学小原理:混有色素的食用油倒入清水后,由于食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食用油将包jvzquC41yy}/onnrkct/ew45e6hqq{9
3.2020年汉沽区域精品教研——物理学科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展示交流后沽中学闫春荣老师的作品《演示大气压强的作用》,利用大气压强和虹吸现象,使学生见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桃园中学廉树云老师的《龙卷风》,让我们看到使用磁力,在水中也可以见到“龙卷风”。 后沽中学徐玉帅老师的《螺旋桨飞机飞行的物理原理》,用最简单的器材,解释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jvzquC41yy}/onnrkct/ew45e3zb2ll
4.清明假期河北省科技馆正常对外开放活动三:不一样的科学课——水中龙卷风 时间:4月6日 15:00 地点:地下多功能厅 内容: 探秘自然奇观,解锁水中龙卷风的奥秘!🌊 你有没有想过,龙卷风不仅能在天空中肆虐,还能在水中翩翩起舞? 是的,你没听错!在我们的科学实验课上,你将亲眼目睹这一自然界的奇迹——水中龙卷风! 适合人群:6-12岁小朋友(限12人) 报名方式: 活动现场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咨询电话:0311jvzquC41yy}/jngvx0ipo8512tsinv4u{f}0|€4jdhi03:=5:4=90|mvon
5.物理浮力经典难题苹果所受的浮力为N,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如图 所示,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些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入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 【1.25 先上浮后漂浮(或上浮)】 三、实验探究题 6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宇同 学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d3=:6;4?7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