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暴雨、强对流、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
洪涝和地质灾害易发
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防灾减灾,全民行动
推出5期汛期安全防范知识答题
参与答题
将有机会赢取精美礼物!
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1.(单选题)当气象部门发布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预警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和平时一样外出活动
B.减少外出,回避强对流天气
C.只在白天外出
D.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以下哪种现象不是龙卷风来临的征兆?
A.地面尘土飞扬
B.狂风呼啸
C.气温骤升
D.云层快速旋转
正确答案:C
解析:旋风现象伴随旋转的沙尘和碎物,形成旋转气流;空中云层呈现漏斗状,且旋转速度逐渐加快;狂风呼啸等可能预示着龙卷风的来临。气温骤升不是龙卷风的典型征兆。
3.(单选题)当面临龙卷风威胁时,如果在室内应该采取哪种措施?
A.靠近窗户观察
B.躲在比较坚固的建筑物中抱头蹲下
C.立即离开房屋寻找开阔地
D.上楼到最高层躲避
正确答案:B
解析:如果在室内,则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在比较坚固的永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中抱头蹲下,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居家遭遇龙卷风时,离开危险房屋或其他简易临时住处,到附近比较坚固的房屋躲避。避开窗户、门和房子外墙,立即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如果家里有地下室,立即到地下室躲避,混凝土建筑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更安全。
4.(多选题)在野外遭遇龙卷风时,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朝龙卷风移动方向逃离
B.远离大树、电线杆
C.迅速找洼地趴下
D.围观拍照
正确答案:BC
解析:在野外遭遇龙卷风时,应朝与龙卷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逃离,如果来不及逃离,要迅速找洼地趴下,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以及发生触电事故。此外,在户外遭遇龙卷风时,防范方法就是预判它的移向。要远离龙卷风的移动路径,从侧面或背面离开它;如果感觉到龙卷风就在附近,可以躲进坚固的掩体内。大部分钢混结构防护足够坚固,远离窗户,走近靠墙角的位置,拿一些厚棉被遮挡,可以防范飞屑带来的伤害。
5.(多选题)在户外开车遭遇龙卷风时,如果风力过大,应避免采取什么行动?
A.猛打方向盘
B.猛踩刹车
C.立即寻找避难所
D.保持冷静
正确答案:AB
解析:开车遇到龙卷风时,不要试图继续开车避开,因为龙卷风不仅会吸住并“吞噬”沿途车辆行人,还会因车内车外气压差过大而引发爆炸,应尽量把车停在涵洞、隧道等安全区域,并马上下车逃生。遇到侧风时,双手握住汽车方向盘朝来风方向适当加力,使车辆保持正确的行驶方向,切记不要太用力调整,以防止车辆失控。如果风力过大,不要猛打方向盘和猛踩刹车,在被大风顶着时,车身重心已经不稳,刹车很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参与方式
送出精美礼物!
本期获奖名单将在明天公布
第四期5个中奖名单新鲜出炉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吧!
↓↓↓
每日一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土地沙化的预防、沙化土地的治理和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本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本法所称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
第三条 防沙治沙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
(四)遵循生态规律,依靠科技进步;
(五)改善生态环境与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六)国家支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鼓励单位、个人承包防治;
(七)保障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国务院和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和支持防沙治沙工作的开展。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保护和改善本行政区域的生态质量。
国家在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建立政府行政领导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
第五条 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林业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
国务院林业草原、农业、水利、土地、生态环境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职责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所属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防沙治沙工作。
第六条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防止该土地沙化的义务。
使用已经沙化的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治理该沙化土地的义务。
第七条 国家支持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发挥科研部门、机构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的作用,培养防沙治沙专门技术人员,提高防沙治沙的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支持开展防沙治沙的国际合作。
第八条 在防沙治沙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保护和改善生态质量作出突出贡献的应当给予重奖。
第九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沙治沙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沙治沙意识,提高公民防沙治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