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说到,打战只有好武器是不够的,不过,在乌克兰,没有重炮却是万万不行的。因为俄罗斯的打法一直就是极其野蛮残暴的一板斧:远程对城市无差别乱炸:
俄军轰炸的叙利亚城市
俄军轰炸马里乌波尔医院。
关键是,他们的主力重炮“龙卷风”火箭炮是基本谈不上准头的,具体原因后面会提到。看他们在乌克兰乱炸出来的效果:
这是对田野的轰炸,不知道是要干什么。
这是对村庄的无差别轰炸,可以看到,村民的住宅损失巨大。
对俄军这种无差别摧毁城市的打法,拥有重炮就非常关键:射程比它远一点点就行,重点轰掉它的远程炮阵地,剩下的事情交给标枪反坦克导弹就行了。而乌克兰军队手里已经有管饱的标枪:
而不是只有叙利亚游击队的RPG。
认识海马斯
这玩意儿口径227毫米,比威力已经很大的155毫米的榴弹炮口径还大了很多,可以使用一种叫GMLRS的制导火箭弹,采用GPS导航,相当于一个300公里射程的超短程导弹,末端的精度为米级。
这是美军一次打靶的照片,一枚被称为“神剑”的灵巧炮弹,准确命中80公里外长宽均为两米的靶心。海马斯可以使用的弹药组合中,也有类似的火箭弹。
海马斯采用模块化整体吊装,再装填时间只要几分钟。轮式车载的,在战地非常灵活,可以打完就走,很容易躲避敌方的导弹攻击。可以用运输机快速投放。这次军援给乌克兰的海马斯就是这种。
下面是清晰一点的M142海马斯演习视频。看发射车跟着一些弹舱车,一箱发射完了马上用弹舱卡车自带的吊车吊装新的炮弹接着打。机动性你看视频就知道了,反正就是随时打、打完随时走。
至于威力,你看上述视频,这是个9门海马斯组成的战斗连,一次齐射就是54枚大炮弹呼啸而去,可以分别精确打击54个硬目标,干掉3个各有18门155毫米榴弹炮、或者火箭炮的炮兵营没有压力。
不够?吊装一次新炮弹几分钟,再来一次...吊装的细节下面会说到。
英国也正在向乌克兰提供M270火箭炮和精确制导火箭弹。M270和M142其实是一个厂家出厂的: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连长相都差不多,只是海马斯一般六连装,M270是12发连装;海马斯用车轮,M270用履带。他们目前提供的炮弹也都是80公里的(严格说是78.5公里,49英里),而且可以通用互换。
海马斯(以及M270)与俄军火箭弹系统的一些比较
俄军目前主力火箭炮主要是三种:跟老式喀秋莎模样差不多的冰雹、改进一点的飓风和号称对标海马斯的龙卷风。
冰雹射程10几公里,飓风和榴弹炮射程40公里左右,在海马斯面前,就像拿着大刀要砍100米外拿着自动冲锋枪的人,就不提了。来看看龙卷风。
瞄准
海马斯的瞄准当然是依靠电子火控系统。比如火炮雷达(美国这次一起配套军援给乌克兰了)可以迅速根据敌方火箭弹的弹道精确推导出发射器的坐标,传给火控系统迅速瞄准和发射。这个坐标当然也可以由无人机、军用卫星或者侦查员提供。海马斯发射前的瞄准等操控是这样的:
而俄罗斯的龙卷风是这样的,注意那个红箭头的地方:
居然是这样瞄准的:
对,光学瞄准,很复古的肉眼方式。距离太远看不到怎么办?就要用接力测量标杆的方式。所以,精度非常差:150米以上。换句话说,想打一个足球球门,海马斯(精度3-5米)可以轻松做到,龙卷风就一般会打到对面那个球门后面的看台上了。
所以,俄罗斯的龙卷风想消灭一个机动灵活、有火炮雷达随时知道你发射位置的海马斯,就跟大炮要打蚊子一样没戏,轰炸的效果,详见本文开始时候的几张照片。且不说射程还差一截。
而海马斯攻击起来是这样的。注意这张照片上,有几个俄军的弹药库房:
被海马斯攻击后,几个库房完全摧毁,而附近的附属建筑(疑似宿舍、办公区域之类)完好无损:
装弹
海马斯从机动行驶转为发射状态只要1分58秒。发射时,如果要连续多次发射,一般这样布置:
炮车上有预装好的6发,炮车边上有弹仓车吊装放好的左右各六发。一次发射后这样装弹,注意这个视频是M270的装弹,海马斯是它的“瘦身版”,就是只有六发。这六发装弹的时间刻度:1分钟。
俄罗斯的龙卷风可就费劲了,需要一大帮精壮士兵、熟练的指挥官和熟练的吊车员,用非常复古的举旗指挥吊车的方式一个一个往里怼,大概40分钟能装完吧。这期间如果被无人机或者卫星发现、把坐标给80公里外的海马斯,肯定就没有然后了。
而且,如果发射了一轮,想立即转移恐怕怎么样也要十来分钟。前面提到海马斯配套的火炮雷达,只要你一发射被他发现,它50毫秒后就可以从扫描状态进入火控状态,一分钟不到海马斯就冲你来了,打击精度是3米,你说会怎么样?换成是我,听说方圆80公里有海马斯,我是只敢认怂、保持静默。
扭转战局要多少海马斯?
目前(原文原发于2022年6月)乌克兰战场主要有三条战线:南部的赫尔松战线、北部的哈尔科夫战线、东部的顿涅茨克战线。如果各部署一些海马斯,杀伤半径是这样的:
前面说过,在这个半径里,目前在乌克兰战场上,海马斯没有对手。
本来海马斯的唯二天敌是空中战机和地对地导弹,但这次俄罗斯可没有制空权,苏和米格战机损失惨重后,都不敢飞了。直升机更别提了,毒刺的菜。乌克兰的天空现在干脆就罕见俄罗斯的战机。
而俄罗斯导弹的准头大家这次应该早有领教:还不如龙卷风,而拥有完善空中预警系统支持的海马斯,在你导弹发射后不到50毫秒就能知道弹着点,如果发现弹着点碰巧真的要在自己脚下,一脚油开出去几公里等着看你的导弹炸坑就是喽。如果导弹是在海马斯80公里内发射的,嘿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现在已经有数了吧?
所以,有三个连我看就很解决问题了,多来点更好。当然,火箭弹要管够。英国、德国都有大量这种通用的火箭弹而且已经运到了,据说上万发。一个连不紧不慢的一天消灭一个炮兵营好不好?用不了一个月,俄军在乌克兰的炮兵营就可以社会面动态清零了。
拜登说的到底是不给什么?海马斯可以用四种弹:45 公里的标准弹,80公里的增程弹,最远160-300 公里的两款战术导弹。拜登说不提供“能打到俄罗斯境内”的,意思显然是这种导弹先不给,先给标准弹和增程弹。如前述,目前倒是够了。
这次北约的军援节奏显然是“你先”,就是俄罗斯上什么这里对应军援什么。如果俄罗斯真的开始大规模上对地导弹,北约把导弹运过去也是很快的事情。
第四种弹很恐怖:空中爆炸的集束炸弹,俗称“钢雨”:一发爆炸时会在大半个足球场这样的面积落下无数小炸弹,号称能把这大半个足球场的蚂蚁都全部消灭。这种炸弹因为玉石俱焚、无差别杀伤,我个人是非常反对的。美国也严格限制了这种炮弹的使用和出口,这次没有给乌克兰。
现代战争,无差别攻击不是职业军人应该做的事情。精确消灭对方的武力(而不是平民)、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才是专业军人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