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是靠掠夺起家的,是他们占有了印第安人的家园,慢慢地对他国领土“巧取豪夺”才发展壮大的。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的邻国加拿大,那么大的面积,国土仅次于俄罗斯,而且人又那么少,还不到4000万,实力很弱,为何美国不侵占或吞并加拿大呢?如果吞并了加拿大,美国的领土岂不就可以跟俄罗斯相比了?
美国加拿大地图
然而事实上,美国在历史上还真的入侵过加拿大,想吞并对方,只是加拿大反败为胜,反而打到美国本土,并火烧美国总统府白宫,令美国总统丢下夫人狼狈逃窜,颜面扫地!欲知详情,本期分解。
(一)昆斯顿之战
美国是在1776年建国的,开始面积很小,但在其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已经不满足于区区的13个州了,美国人便开始开疆拓土。比如1803年,美国从拿破仑手中收购了曾属于法国的路易斯安那;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佛罗里达;1845—1853年通过美墨战争收购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等地;1867年又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等。
美国人采取“收购”手段得到大片领土的同时,也对西部的广袤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探索和开拓,甚至不惜流血与土著印第安人发生了多次激烈的冲突。而对于北面浩瀚无边的加拿大,美国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
为何这时候开战?因为当时的欧洲其战正酣,英国正同法国打得不可开交,如日中天的拿破仑让英国人疲于应付。相对来说,英国对北美降低了管控,特别是在加拿大,英国驻军不到6000人,而加拿大土著人的武装,美国人根本看不到眼里。
于是美国人水陆并进,对加拿大发起了进攻。在海上,美国人战果不错,他们击沉了英国军舰3艘,并俘获500多艘。但在陆军方面,美国却连遭败绩。
美国陆军不甘心,于当年10月展开了第二路的进攻。此次进攻,美军试图穿过尼亚加拉边境进攻安大略的英军要塞。为此,美军集结了6500人。但参与这场进攻的两位美军指挥官,纽约民兵指挥官斯蒂芬·范伦塞勒准将和正规军司令斯迈斯准将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两人互不买账。
此战打得非常激烈。以民兵组队的美国人很快陷入被动,而正规军指挥官斯迈斯也拒绝发兵增援。英军方面则不断有援军前来参与战斗,加拿大民兵又因是在为保卫家园而战,斗志十分高昂。特别是印第安人,他们认为是美国人是强盗,在其首领泰坎西指挥下,大开杀戒,杀死大批美军战俘。这次进攻以美军的失败而告终。
美军陆军的第三路进攻更是不用提。它由陆军总司令迪尔伯恩指挥,不过他当时已经61岁,年老体衰,上战马还要借助凳子才能完成,被美军戏称为“迪尔伯恩奶奶”。当时他带着缺乏训练的纽约民兵上阵,但大部分民兵对跨境作战持反对意见,军心涣散,刚进入加拿大就出现混乱局面,很快就溃不成军了……
而与此同时,在海上,英军从各地调来大批海军战舰赶到北美,转守为攻,强大的英国海军重新夺回了制海权。
(二)火烧多伦多
不甘心失败的美国陆军于1813年初卷土重来,再次发动了对加拿大的进攻。这次,美军同英军在五大湖地区展开激战。五大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是加拿大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次美军表现英勇,控制了伊利湖,并打通通往安大略湖的通道,切断了英军的后勤供应线,英军被迫撤军。美军将领威廉·哈里森率军乘胜追击。1813年10月,美军追上了英军。美军3500人对敌1600人占上风,英军大败,被毙500多人,并有600人被俘。这次美国人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报复,杀害了印第安人的著名领袖特库姆塞。
需要指出的是,1813年,美国还有一路队伍,共1300人,并13艘军舰,在准将昌西的率领下向加拿大进军,目标直指加拿大当时的首府多伦多。美军在多伦多一时得逞,进行了洗劫,并焚烧了多伦多国会大厦。
但美国人还是太自信了,他们在加拿大遇到了大麻烦。火烧多伦多令加拿大人十分愤怒,他们又组织2000民兵,又吸入了不少印第安部落的人,同英国的正规军一起同仇敌忾,最终还是把美国人赶出了加拿大。
在那个时候,美国人同英国人以及加拿大土著或者印第安人互打,很难说是谁更富有正义性,双方也互有胜负。比如英军曾在弗吉尼亚沿海地区进行扰袭,美国人还击,在诺福克战斗中,美军获胜;而在佛罗里达州的米克斯堡战斗中,美军失败,伤亡近千人……
(三)火烧白宫
美英这场被称为“美加战争”的军事冲突一直持续了两年多,直到美国总统府白宫被烧。
1814年4月,拿破仑下台,英国人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胜利,也终于有精力照顾北美战场了。他们把久经沙场的欧洲老兵调回,组织了一支多达12000人的远征军,并16艘战舰,在普雷沃斯特将军的率领下向美国进发。
面对英军的汹汹来势,有所准备的美国人也不畏惧,他们以逸待劳,集中优势兵力,打败了疲惫的英国海军,迫使英军暂时撤回加拿大。
英军的这次登陆,让美国人措手不及。驻守华盛顿的美国指挥官准将巴尼统,其手下虽有7000名民兵和500名海军陆战队,但由于这些民兵都是刚招募没多久的新兵,战斗力很差,在英国正规军和带有复仇之火的加拿大民兵面前一触即溃。巴尼统尽管亲自带领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冲锋在前,还是无济于事,几乎全军覆没。
美国总统麦迪逊见势不妙,偕同一些政府官员连忙逃往弗吉尼亚山区,仓皇之间连夫人都没来得及带上。因为当时其夫人多莉还在总统府抢运贵重物品。舍下夫人就逃跑,麦迪逊总统也够狼狈了。
夫人多莉
英军占领华盛顿后,为报复美军在加拿大焚烧多伦多国会大厦的一箭之仇,直接洗劫国会大厦,然后又纵火焚烧,导致国会图书馆全部图书被毁。国会大厦附近的一些建筑物也着起火来。焚毁国会大厦之后,英军开始朝总统府挺进。
当时总统夫人多莉仍留在白宫内。在如此危急关头,多莉却仍在组织工作人员抢运贵重物品。她在撤离总统府时还剪下了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大幅画像,匆忙将之带走。这位夫人也是临危不乱,比丈夫麦迪逊有胆略。而这时英军已经逼近!幸运的是,在英军赶到总统府前的一瞬间,多莉终于乘坐马车逃离了,好悬!
英军占领总统府后,指挥官首先享用了原本给麦迪逊总统预备的晚餐,并且喝了很多葡萄酒助兴。他的士兵们则大肆抢劫,英军得到了不少战利品。洗劫之后,英军又放了一把火,烧了白宫。
烧了白宫还不过瘾,英军又发挥出其强盗本色,又在美国的国库里乱翻,想发笔大财,但他们只找到了一些旧档案。接着,英军又焚毁了美国财政部和其他公共建筑物,还烧了一个造船厂。
当晚,华盛顿火光冲天,像极了30多年后,英国人在中国的圆明园制造的那场暴行……
华盛顿的大火烧了26个小时,天上突降暴雨,浇灭了大火。同大雨一起来的还有一场龙卷风。暴风雨吓住了英国人,迫使他们撤军走人。
华盛顿的失守,让美国人民义愤填膺,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于是大家同仇敌忾,准备同侵略者大干一场。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先前是美国人入侵加拿大,结果现在又导致英军入侵美国。战争的性质似乎发生了改变,正义的天平向美国一方倾斜了。
忘乎所以的英联军(即英、加拿大、印第安人联军)挟雷霆万钧之势,向巴尔的摩的要塞麦克亨利堡直扑而来。克亨利堡处于巴尔的摩东南方,建在一个小半岛上,是个平面成五角星状的要塞,是扼守巴尔的摩的海港要道。英军对准克亨利堡,昼夜不停用大炮猛轰。但美国人丝毫不惧,进行了顽强抵抗。
这位律师写的诗很快流行开来,大大鼓舞了美国人的斗志。后来,这首长达41行的诗歌被配乐之后,成为美国的国歌,即著名的《星光灿烂的旗帜》。
《星光灿烂的旗帜》手稿
英军在巴尔的摩碰了钉子之后,虽士气大衰,但他们还不想放弃,于是转战到新奥尔良。这儿位置也很重要,他们要在这儿登陆,继续同美军作战。但美军的杰克逊将军在新奥尔良早有准备,他们以逸待劳,在要塞中对英军实施精准打击,英军大败,只得撤走。
真是世事无常,美国为了扩大地盘,入侵加拿大,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人反攻,打入首都,总统府都被人烧了;而另一方面,英国人也在美国栽了跟头,还间接让美国诞生了国歌,让美利坚这个新诞生的民族更加凝聚了。自此,美国人对加拿大不再觊觎,英国人也不再对美国的独立产生什么破坏的幻想,对美国的发展不再干涉,让美国取得了完全的独立。因此有人称英美的这次历时两年多的战争为美国的第二次独立战争。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