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地久天长ustanotherordresscomsite

一到阳朔,便感觉到暑气逼人,等待同伴收拾停当后在当地“掮客”的带领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比较后在大眼妹的主张下终于找到满意的旅店,洗漱后直奔“谢大姐”啤酒鱼饭馆。席间,听着坤哥诉说当年的英勇以及大眼妹的挪揄,不觉非常有趣。酒足饭饱后来到西街,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人生百态,小小的一个县城,居然有五湖四海、不同肤色的人等聚集于此,自然是热闹非凡、比肩继踵。西街的店铺除了酒吧就都是一些卖纪念品的,差别不大。回到旅馆,兴许是太累,也可能是榻榻米舒服的缘故,熟睡至天亮,发觉兴奋的大眼妹早已买好早点,匆匆填饥后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租自行车去漂流遇龙河。

沿着十里画廊骑着双人自行车感觉非常惬意,路边看不完的青山绿水、麦浪橘树。也许是感觉自己肤色太白的缘故,故意选择阳光下行驶,不由得引来身后Y姑娘的连声抱怨。来到兴隆寨,热心的坤哥便和筏工讨价还价,不过看过攻略的我感觉价格可以接受,而且周围山水景色的确非常优美,甚至不忍心用美艳这一类庸俗的字眼来形容,分明感觉到契合自己审美标准的一种清纯脱俗、恬淡和敢于素面朝天的落落大方,所以,听任坤哥砍价,坐在渡口的石阶阴凉处,点上一支烟,静静地欣赏眼前的碧水蓝天。许是阅历增长的缘故,我对于如此美景却只是在欣赏,没有以前迫切的希翼,希翼生活于此的“贪婪”,一如看到可人的美女不复有占有的欲望,只是远距离的欣赏。上得双人筏,与健谈的老筏工攀谈中移筏换景,开始近距离欣赏迷人的河光水色,如果把漓江比作是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就是让人见了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幽静可人。坤哥与我的水战,淋湿了身边的Y姑娘,弄得她泪眼婆娑,好在在我和坤哥的甜言相劝和央求下终于破泣为笑。安顿下来后,我躺在竹制的躺椅上面,常处于半梦半醒之间,恍若隔世,悠然飘忽于山水之间,人生如此,不亦乐乎,我忽然感到尘世的繁华抑或荒芜均与我没有关系,望着脚下遇龙河静静地流淌,内心从时常的焦虑中平复下来,两岸青峰多姿,田园如歌,仿佛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生动逼真,引人入胜。随着竹筏的漂流行进,望着清澈见底、没有污染的河水,伸足入水,用皮肤来体会遇龙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丝毫不顾忌迂腐的孔夫子的教导“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活泼的大眼妹甚至跳下河中,化作美人鱼,但见波涛翻滚,浪里红条。漂流中,一时疏忽,墨镜居然落入水中,热情的老筏工招来对面竹筏上的阿牛哥入水寻找,但水草茂盛,无奈中只好作罢。墨镜不贵,20欧,依稀记得购自德奥边境的阿尔卑斯山顶,倒并非小气,只是敝帚自珍,觉得跟随自己遍游欧洲去过很多地方的一副喜爱的墨镜就这样粗心留在了遇龙河,有些可惜,不过能留在如此风景如画之地,也算是给它找到了好的归宿。

上岸后骑车观赏月亮山,忽遇阵雨,避雨后四人都觉得游览完近乎完美的遇龙河,不可能再有如此如歌的风景,于是迎着南国的斜风细雨,骑车回旅馆。在红星特快(直到现在还觉得像上海电视台中的广告,红星特快美凯龙,一个卖家俬的地方)用过晚餐后重游西街,来到天涯社区酒吧,我和坤哥看着两位姑娘迷离的目光,兴趣盎然地玩着骰子。

第二天一早起床后洗完衣物,出门买早点,走在空荡荡的街上,不由得感叹:几日前还在繁华的上海,现在居然与阳朔不期而遇。早餐后乘车去杨堤,一到杨堤顿时感觉漓江水面开阔,与遇龙河相比各有特色,不过水质却稍逊一筹,江面上零散地漂着些许垃圾。热情的筏工不时地介绍着两岸的风景,在我看来,都很美:起伏的山峦、平静的江水、婀娜的凤尾竹、贴着水面飞舞的蜻蜓,还有江边隐现的村落、放牛的牧童、石阶上洗衣的村妇、逆流而上的汽船、顺流而下的竹筏……引得我拍意大发,顾不上前一天嘲笑两位姑娘抓拍狂后的被嘲笑,拿起相机一路狂拍。由于是旅游淡季,游江的人不多,我们悠闲地漂着,完全陶醉在和谐的大自然中。“看,那里就是‘九马画山’”,顺着筏工的指引,左前方的一座山剖面,果然像一幅巨大的国画悬挂在那里。据说,辨认出马越多的人智商越高,能看出九匹马的是状元。为了证明自己的智商,我使劲地辨别,勉强认出五匹,可心有不甘,大声宣布我看到了十匹马,引来筏工善意的嘲笑。其实,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随意雕刻面前,世上的俗人就开始了挖空心思的琢磨,不过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何必在乎是九马还是五马?

一路漂来,又遇南国阵雨,烟雨缥缈中错过了漓江上的“甲天下”—一段最瑰丽的风景,不过避雨过程中居然品尝到自认为此生中最鲜美的美食—漓江石岩鱼,与前不久在常州吃到的河豚鱼相比,石岩鱼肉质尤为鲜嫩、滑腻,入口无渣,不由得感叹同属肽链结构,品味竟如此不同。可见,有失有得,一饮一啄,前缘注定。

回到阳朔,在“没有”用过晚餐,夜色四合,说服不了大眼妹,为避免两个老男人无聊地逛街,只好鼓惑Y姑娘一起去看印象刘三姐。演出一如张艺谋既往的风格,规模宏大,颜色靓丽,却难掩空洞,真可谓“不可不看,不可再看”,写到这里,不由得对几天后的奥运会开幕式有些担心,江郎才尽的老谋子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吗?拭目以待。

回到西街,四人一起走入“丁丁地图”酒吧,喝着冰啤,看着舞池中狂舞的人群,情绪渐渐上来,走入舞池小舞片刻后回到旅舍。第二天一早买了一些土特产后独自来到桂林,闲逛片刻后到与两位姑娘会合乘火车返回我的上海。

前日,原先单位骨科的同事们和大学同班同学的聚会饭局居然重叠,闲中做乐,体会了一把赶饭局的滋味。亿往昔峥嵘岁月,看到将我领进骨科大门的陈翔和亚冠二位师父已经沧桑不少,临近退休,不由得感慨逝者如斯夫;遇见几年未曾见面的大学同学,回忆起那一段人生中的最美好时光,唏嘘不已。席中,饮酒一向自制的我来者不拒,居然喝高了,有道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头脑清醒的我飘飘然回到家中,一连两日头疼不已、食欲不振,时至今日方才恢复。

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这个不算陌生的城市,在上海的亲戚帮忙下,进了这家中心医院的骨科。当初,我的理想是做一位普外科医生,像父亲一样,而且那时我印象中的医学大家好像都是做普通外科的,况且,那时想做普外科的理由现在想来会哑然失笑:不用去买工具书,父亲的满满一书橱的参考书能传给我。但因缘际会,偶然的机会进了骨科,闷闷不乐地告诉父亲后,父亲居然非常高兴,对我说骨科非常好,比普外科要好得多,对于这句话的体会当时根本不深刻,现在想来,父亲的话是对的。

来到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当时父母不在身边,万事均需自己面对,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如今还记得刚进骨科的时候,陈翔师父的一句话:“J比你高一届,这么多年骨科都没有进大学生,只有你们两个人,因此别人会将你们两人比较的”,立刻就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处处以J为榜样,努力要求自己,丝毫不敢懈怠。记得当时经常往北京西路胶州路的医学会去如饥似渴地听讲座,现在仍然佩服当时的孜孜不倦。

工作三年后,能够独当一面,渐渐地得到钱主任的赏识,做了住院总,思维口才也在实战中提高很快,对待病人笑脸相迎、态度极佳,面对蛮横的病人该推则推、该拉则拉、该斥则斥,也能无往而不利。那时居然有独孤求败的感觉,怎么自己的病人不来吵闹?印象中有一次看到新来的同事被病人家属纠缠得流眼泪,我则实在看不下去,拍案而起,支开同事独自跟三个无理取闹的家属拍桌子理论。还有一次因为考研而工作松懈被张主任批评,手术后居然发现术前签字没有签,亚冠师父马上叫来病人家属,好话说尽,熟料病人家属—那位老先生痛快签字,末了还在主任面前谢谢我,当时张主任不由得感叹我病人管理得到位,岂不知头一天晚上我值班的时候,整整听了这位老先生三个小时的倾诉—从解放到三反到文革他所经历的磨难,尽管内心有些不耐烦,但表面上我还是认认真真,不时插话。亚冠师父当时说我“小螺蛳,噱头蛮好”。

当时刻骨地体会到远离父母的寂寞、生活不便当,自己租房、搬家、买菜、做饭,但因为心中有理想,所以对一些暗送的秋波,均装傻充楞。几年后在亲戚的帮助下买了房子后父亲也退休来到上海,才结束了那一段心灵的流浪,顺利考上研究生。工作几年后渐渐地喜欢上这座城市,认为大气、先锋、开放的上海就是我的最终归宿,待到出国后开阔了眼界,才发觉上海的节奏太快,是做事业的地方,但却不是生活的乐土和家园,不过自问能够放弃辛辛苦苦得到的一切去一个不太发达的中等城市吗?肯定不能。所以,心中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情的确是复杂异常,难以割舍。这种复杂没有了仰视才见的崇敬,是近距离地融入、习惯了这座城市之后的复杂。

对这座城市的难以割舍还因为这里有很多熟悉的师长和朋友,包括引领我入骨科的启蒙师长。钱主任是二医文革前的老前辈,由于经历过文革,做过所谓的右派,所以人非常精明能干。后来的张主任,为人聪明大气、豪放不失细腻,颇有领导魅力,而且勇于创新,将当时的新思维、新方法引入骨科,上上下下凝聚力非常强。带我的陈翔师父极胖,横径和身高差不多,肉脸敦厚,但思维极其敏捷,非常会做人,聪明到极点。跟随他五年,不仅是手术上面放手,而且做人方面教会我很多。可以说我从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自认为心智均成熟的人,得益于他的谆谆教导和栽培。他带我做手术时极其放手,而且带教非常认真,手术步骤讲解非常细致。及至后来,我带实习学生的时候,一有不耐烦,就会想起他带教我的时候如此认真,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

亚冠师父人极瘦,长脸鹰鼻。记得刚分配到骨科的时候,钱主任领着我来到办公室让我跟着他的时候,看到师父的面相,感觉有些不情愿。待到真正共事的时候才发现师父是一位老实人,虽然把钱看得很重,呵呵。师父有一句名言:一分钱看得比人民广场还要大。亚冠师父人很木讷而不失幽默,不善言辞。刚到骨科的时候,碰见蛮横的病人家属无理取闹,他的反应实在是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而陈翔师父则口才极佳,三言两语就让蛮横的家属灰溜溜,这一点陈翔师父也让我受益匪浅。亚冠师父也是我到骨科后敢唯一没大没小、当面“表”他的人。记得有一次一起值班,来了病人,师父让我去接待病人,我故意向他请示,师父居然装睡,了解师父脾气的我故意大声说“啊呀,床边的地上怎么有这么多钱啊!”,这时师父果然从床上跳起,大声问“啊里的?啊里的?”,师徒间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也增进了感情。我对亚冠师父最为感激的一件事情是我刚单独值班的时候,由于交班医生的疏忽和自己夜查房的不仔细,凌晨护士进来说白天刚入院的一位老年女性股骨骨折的病人居然die了,当时脑袋嗡地一下,手忙脚乱地检查病人后顿时没有了主见,想起师父的叮嘱,有事打他电话,于是在电话里向他做了汇报,师父二话没说,凌晨顶着凛冽的寒风从浦东的家中骑自行车赶到浦西的医院,帮着我找来家属妥善地处理完后事,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记忆犹新,也给了我深刻的教训,记忆终身,随后接手别人的病人时都非常仔细。

善良的人,祝福你们。

记得那晚通宵陪着两位美女去淮海东路西藏中路旁的寿宁街品尝小龙虾,夜游外滩、南京东路,一路畅谈人生、情感,虽疲倦异常,但又轻松无比。两位催促我尽快写出桂林游记,于是回到家中,小寐片刻后打开电脑开始码字,回忆山水桂林。但由于近事较多,匆匆回徽州省亲、办签证文件,于是迟至今日才续上这篇久违的游记,也算是有个交代了。不过这很符合我的习惯—喜欢回忆,感觉只有回忆才能过滤掉很多繁琐、不必要的细节。

偶然的机会,欣然应招,参加了大眼妹组织的四人自助游桂林。虽是盛夏,但觉得总强似待在家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的理想,而最打动我的是大眼妹的精打细算,7月5日-11日近一周行程扣除机票,只需要1000元,不过100欧元不到,端得是非常值。况且,对于生性懒惰的我,一路行程、机票、车票、旅馆都由能干的大眼妹计划安排妥当,不需额外操心,走人就行,这一点也非常有吸引力。平素懒惰异常,记忆中的出游都是别人做好计划,我则欣然加入,无劳心之烦恼:游巴黎是应Andy HE的邀请,由Karen上网查票、订票,T做行程规划,Brain拿着地图做导游,Steven我则轻松拍照;游维也纳是随C一家租车出游,从住店到问路均不需操心;游柏林、波茨坦是由同学K为向导;国王湖、慕尼黑和奥地利萨尔茨堡是应老李的邀请,由邵、李这一对学生会情侣做的功课;博登湖、康斯坦茨、林岛是跟随Q和她同学一家同游,根本不需费心;阿尔卑斯山的楚格峰和新天鹅堡则是由Brain做导游;科隆、亚琛、波恩则是由Q和她同学全程导游……。实在是想不起来哪一次出游是由我做的规划,惭愧异常。其实这并非是自己不愿意组织和担责任,而是感觉众口难调、百密一疏,况且个人以为出去游玩就是和三五知己一起放松,不会太在意风景的优美。

陪着大眼妹和J做飞机去桂林和先到的坤哥会合,在浦东机场一起逛商店时感觉幸好我不是女人,否则肯定会非常热闹。晚点的飞机起飞后照例是害怕、恐高,不过转而一想,如果真的有万一也值了,至少不会是孤魂野鬼,有两位美女作陪,同赴奈何桥。至桂林两江机场后乘坐大巴到达市区,在老练的大眼妹引导下,经过询问找到了青年旅舍–“花满楼”,感觉楼梯、过道都有些逼仄,不及德国的青年旅舍,好在我要求并不高,相对于德国青年旅舍二十几欧的宿费,价钱不过几欧,居然还有空调,便宜异常。洗漱后兴奋不已,拉着同样兴奋的坤哥星夜吃夜宵、喝啤酒,感觉当地的漓泉啤酒并不可人,入口有些酸涩。

第二天一早搭中巴去龙胜,由于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得以近距离的观赏桂林山水。大概是丘陵喀斯特地貌的缘故,感觉桂林的山不比北方高山的雄伟险峻,但却清丽异常,独秀各异,宛若小家碧玉。宋人王正功知桂林府,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居然成为当今桂林最好的广告词,如同明人徐霞客一句“登黄山,天下无山,止矣”所衍生出来的那句一样。一路穿山越岭颠簸至金坑的瑶族大寨,甫一下车就被一群身背箩筐的红瑶妇女包围,挑一箩筐约百斤行李上山只需要二十五元,望着白发苍苍、干瘪的瑶族奶奶,实在不忍心让她们背着行李,婉拒后直奔大寨而去。用过农家午饭后便启程奔赴全景楼参观瑶族梯田。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可能是自小在山边长大的缘故,对水的喜爱超过对山的崇敬,于是便自诩为“智者”,小事迁就,以“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自勉,欣赏胡锦涛不显山、不露水的徽州人行事风格,低调做人行事,像宇翔兄弟说的那样:“扮猪吃老虎”。所以没有像同行的其他人那样拿着长枪大炮猛拍,而是想尽早走到全景楼。由于出发较迟,一路拼命追赶大部队,打乱了登山的节奏,且攀登中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体能,感觉十几斤的背包愈发沉重,汗如雨下,气若牛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适应,并努力调匀自己的呼吸、心率后,终于缓过神来,开始与同伴有说有笑。望着两位姑娘们轻松的神态,不由得羡慕异常,赞叹她们的先知先觉,比我智慧。于是便和坤哥一起与导游商量,以二十元的价格卸下背包,轻装上阵。减负后轻松异常,有若神助,一路狂奔至全景楼等候同伴。

全景楼前就是所谓的二号景区。闲坐在楼前,山风吹过,凉爽异常,点上一支烟,耳闻山泉击石,远眺十万大山中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观庭前云起云升,不由得感叹山寨生活的宁静与简陋。整座楼不高,四层木质,以石为基,楼内布置简洁,靠近楼梯的一侧墙壁上贴满了各地驴友的涂鸦,有英文、日文、德文、泰文、韩文的留言,当然是中文居多,在留言中居然发现了一句德文的“Ich liebe dich!”。在楼内与来自五湖四海、萍水相逢的朋友闲聊后用竹筒饭、饮桂花酒,玩牌至深夜后就寝。

第二天一早匆匆用餐后便在瑶族导游的带领下向三号景区进发,一路上山峦起伏,连绵不绝。走到一处简陋的平台处问过导游才知道已达三号景区,大概是事前看过大眼妹下载的攻略的缘故,期望值太高,及至看到真正的大寨三号景区,并未兴奋异常,不过仍然感慨于瑶族兄弟姐妹创业之艰辛、山寨风景之优美。

下山用过午餐后来到停车场,刚上车司机就问会不会英语,弄清原委后便告诉坐在最后角落里的一位法国人,车座位是预定的而且已经满员了,望着这位法国小伙子不情愿地下了车,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在同车人的鼓励下,下车找到这位法国人,告诉他一天只有一班车回桂林,如果他不介意,司机会给他一把椅子坐加座,法国小伙子欣然接受。其实,这恻隐之心是源于自己的一段经历。2007年的3月5日,维堡暴风雨大作,虽然接到建强兄弟的电话通知,但仍满不在乎地做完实验,来到公交车站后才发现,风大到连人都站立不稳,必须死死地抓住栏杆,心中不由得茫然焦急起来。这时一起候车的一位德国小伙子主动问我:“你是日本人?”“不是”“你是韩国人?”“不是,我来自中国”,于是这位热心的德国小伙子告诉我,公交车可能停开了,他让他朋友开车过来,送我回山上的住所。事后才得知那天全欧洲暴风雨大作,死了不少人。这件事让我非常感激,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但我甚至不知道那位热心肠的德国小伙子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不过转念一想,对于热心助人的最好的报答就是在其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援之以手。

平安回到桂林,拼车去阳朔。

昨天去见老板,心情真是复杂非凡,有内疚、有敬畏、有无地自容,但更多的还是感激。

回国后一直逡巡犹豫,不知如何告白、解释我的选择,因此采取了“鸵鸟政策”,逃避了导师他老人家一个多月,每天甚至刻意不去想“同济”二字,无所事事地生活在自我封闭当中。事后偶然得知,由于同学的告密,老板早已知道我回到上海,因此后来的勃然大怒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行事是外圆内方的,并为之沾沾自喜,而忽视了性格上面的缺点。如果细细地解剖自己,坦率地说,性格上面有方正的一面,会为了一个目标而执着、固执、孜孜不倦、甚至是理想主义,但更多的是随性、计划不周、不知道如何去拒绝,虽然主观上面并无恶意,但客观上有时的确会伤害别人。留在国外继续深造是早已决定了的,回国后面对导师的盛情邀请,却又感觉到两难,不知如何开口拒绝。于是在进退失据间失去了最佳解释机会,导师不惜得罪上级、同事、下属,找到院长,为我争取到留院、留校的机会,可是最后却换来我的婉拒,内心之愤怒、失望是可以想象的。我虽有过暗示,但却不知道如何去拒绝,并未明言,主观上虽非故意,客观上也算欺骗和背叛。即使是这样,昨天见到导师,他也还是客客气气,虽然面带一丝不悦与冷淡。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的面部表情肯定也是僵硬异常。办完公事后,逃似地离开了他的办公室,一路上内疚之情不减反增。

其实,生命中有很多不能承受之轻。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前途,我会势利地挑选一个目前看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现在不得而知。

面对自己清楚知晓的性格缺陷,不由得感叹– 知易行难!几天前,MSN上偶遇维堡的老朋友L,戏谑地问我“三戒居”的含义是不是戒烟、戒酒、戒女人,坦率地说,并无实指,原意是随成长过程而赋予不同的含义。但现阶段已经有了确切地含义,学会拒绝别人、不迟到、信守诺言。

回到家后,就萌生了个念头,写一点文字来默默表达自己的愧疚和感激。在整理博士论文的时候,发现了这篇致谢,感觉很合适。

致谢

蓦然回首,三年的博士历程快要结束了,回想起求学生涯,已经二十多个年头,从事医学事业屈指算来也已经十六个年头。可以说,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医学事业。个人感觉自己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受家庭的影响,高考后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医学院校,并有幸和父亲成为校友,有幸从事自己喜欢的医学事业。但目前国内的医学环境并不令人满意,而我当初也没有料到从事医学事业会这么艰辛,不过,却并不后悔。这正如去年九月在德国魏玛看到的德意志著名诗人席勒的名言“Ich hab’ getan,was ich nicht lassen konnte”(我所面对的,都是我必须面对的),颇有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意。

报考博士时我有幸拜在了俞光荣教授的门下。之前,作为一名骨科医生,对他只是远距离的景仰,只知道他是国内著名的骨科专家,并且在足踝外科领域享誉国内。三年的求学生涯,使我能够近距离地观察我的导师,可以说他的言行和教导使我终身受益。对导师是通过几件小事情而加深了解的,记得有一次因为值夜班而早早地起床准备交班记录,却不料在主任办公室中已经传来他朗读英语的声音了,这使我非常受震撼:一位成名的著名骨科教授,却仍然孜孜不倦地在学习,的确让人感慨良多。这也充分解释了我当初见到他和国外学者用流利英语交流时的困惑,的确,导师以实际行动让我明白了学海无涯的道理。还有一次,因为上班迟到而没有参加交班,被细心的导师发现后,查房时当着病人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当时有些不理解,但事后想想,医、教、研事务极为繁忙的他还要负责一个庞大的科室管理工作,导师每天七点前就到了病房,风雨无阻,从不迟到,作为学生的我有什么能够抱怨的呢?况且,在几十位医生和学生参加交班的过程中还能发现我的缺席,也充分表明他对待学生的关心和严格,这件事现在想想还有些无地自容。在学术上,导师更是对我要求严格,他的仔细认真让我非常感动。记得在他的指导下写第一篇关于“爪形趾”和“锤状趾”的文章时,可能因为对这一领域不熟悉,论文被批改了七次,从标点符号到行文造句再到篇章结构、宏观把握,他都一一指出不足和缺点。直到现在我都保存着他批改过的这两篇文章,从第一稿到第七稿,看着密密麻麻的批注,真是心存感激,无法用言语形容。有时总觉得自己很木讷无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淋漓尽致地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只好无奈地将它深埋心底,化作虔诚的祝福:愿导师合家欢乐,一生平安。同时,也将祝福送给每一位帮助过我的师长。

感谢德国Würzburg大学附属骨科医院的Norbert Schütze博士,作为我实验的直接指导,一年多来,事无巨细均处处关心,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这篇文章。

还要感谢德国Würzburg大学附属骨科医院的Franz Jakob教授,作为德国2006年骨质疏松协会的主席,其渊博的知识和谦谦君子的作风让人敬佩。

感谢德国Würzburg大学附属骨科医院实验室的同事Susanne Jatzke女士、Manuela Kunz女士和Tatjana Schilling博士,感谢她们对我技术层面的指导。特别是Susanne Jatzke女士,她的无私帮助、善解人意、谦和、善良和古道热肠令我深深感动,给我留下了完美的印象,祝福她,希望她生活幸福。Tatjana Schilling博士的热心和无私帮助令我感动。

还有在德国生活中结识的陈文博士一家、乔巍、田瑞、李建强一家、甘强、盛禄等朋友,感谢他(她)们对我的帮助。

作为我的师兄,陈雁西博士在一同求学的三年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和帮助,与他一起面对酸甜苦辣,向他表示衷心感谢;杨云峰博士的无私照顾、贾永伟博士的直言不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一并致谢。

伏尔泰说过,朋友比国王更重要。我的大学同学并且一直保持友谊到现在的上海同济医院的王锋硕士、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孙建民硕士、仁济医院的何继银博士、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李正东硕士、默沙东公司的李智硕士、华山医院的姚成军博士,还有同济大学的博士同学刘浩,在此对他们在这三年来给与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

我的父亲、母亲和姐姐,他(她)们崇尚知识,热爱生活,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与支持。特别是父亲,对我影响至深,他的脚踏实地、对待生活和事业的诚实和认真态度,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父母亲不顾心力憔悴,不顾年老体衰,三年来的照顾、支持,真是“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最后,以一则寓言来结束我这三年来的求学过程并自勉。在遥远的东非大草原,夕阳西下的时候,河岸的这边有一头狮子在沉思: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定要全速奔跑,以追上那只跑得最快的羚羊;河岸的那边也有一只羚羊在沉思: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定要全速奔跑,以躲避那头跑得最快的狮子。因此,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所能做的就是全速奔跑。

从下午14点多一直游览到19点多,差不多5个小时匆匆忙忙、走马观花粗览柏林,留下了很多遗憾,比如:没时间去游览著名的柏林墙、御林军广场、欧罗巴广场、菩提树下大街、洪堡大学、法兰西大教堂、德意志大教堂,特别是博物馆岛上的著名的佩加蒙博物馆和博德博物馆,无缘古老的巴比伦文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却并不感觉如何可惜,只有遗憾才能留下一些牵挂,正如同之后去巴黎并未全览卢浮宫、尚牵挂蒙马特高地上白色圣心教堂穿白袍修女的唱诗和去维也纳过美景宫、欧洲黑死病纪念柱、圣彼得教堂而未入一样,一如那首著名的流行歌曲:Ich habe noch einen Koffer in Berlin!

映入眼帘的柏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德国首都应有的繁华,相反却有些破旧,但显得很沉稳、墩实、纯朴。漫步柏林街头,发现这个城市最大的特点并不是美国式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也不是亚洲式的花里胡哨,光怪陆离,而是那些尚存历史余温的经年古筑,断壁残垣。的确,柏林不是那种可以随意抛开历史就能侃侃而谈的城市。历史之于柏林,恰如皱纹之于老人,没有皱纹的爷爷不会让后生晚辈感到亲切,而正是皱纹让他沧桑,沧桑使他备受尊重,一如罗中立先生的《父亲》让人感到震撼一样。如果把柏林看成一个坐标体系,那时间的坐标和空间的坐标往往会在这样一些坐标点上重合。拿高倍放大镜仔细辩别,这些点就会陡然耸立成一堵墙,一扇门,或者一座教堂,虽然他们外在形式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他们都或多或少承载着柏林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可以是霍恩措伦家族一统普鲁士和德意志,可以是拿破仑的来去匆匆,可以是俾斯麦的铁血统治,可以是第三帝国的土崩瓦解,还可以是东西柏林的隔墙而治。我在柏林市内小心的找寻着这些坐标点,粗粗把他们勾勒相连,连成一条记载着柏林近现代史的波折曲线。在这条柏林曲线上,有的地方平直,有的地方陡峭,但整体走势却是不可抑制的蒸蒸向上。曲线上有三个点比较特殊,他们都曾先后做过柏林的新老标志,这就是勃兰登堡门,胜利纪念柱和德国国会大厦。

柏林可能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物价远远低于本国其他城市的首都。全球物价都在上涨,上海更是在疯涨,而德国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大概是中国的20倍(1欧元合10元多人民币,德国的失业救济金大概是每月700欧左右),但物价却并不比上海的贵多少。奢侈品就先不必说(比如“双立人”的刀具,上海一套需要4000人民币左右,而德国打折季节只需要120欧左右,化妆品和香水更是便宜);米价也只不过比中国贵一倍;还有酸奶、牛奶等,一般德国超市也就卖30-40 Cent一盒,合3-4元人民币,十分便宜;冰激凌一般都是80 Cent一个蛋筒,甚至在柏林还有60 Cent一个蛋桶的,而前几天去桂林旅游,在阳朔西街,一个份量很小的蛋筒居然花去10元人民币,让我感慨良多;还有衣服,现在上海大商店的衣服不打折的话是很少会有工薪阶层的人掏腰包的,但德国的中档品牌衣服满眼望去也就十几欧二十几欧的,同样品牌的衣服比上海要便宜。这一切主要归功于东西德合并以及移民,尤其是土耳其移民的贡献。座落在柏林市中心以南的Kreuzberg是全球第二大的土耳其聚居区,号称“小伊斯坦布尔”,在这里可以买到1-2欧元的kebab sandwich(法兰克福至少要5欧),甚至可以买到1.5欧的Döner,而在纽伦堡或者慕尼黑至少需要3-4欧。但是土耳其移民至今难以在所谓“民主”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拥有任何政治地位和社会保障。在一个热衷于享用他们的美味烤肉的国度里,土耳其人却尴尬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民主主义”敌不过“民族主义”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历史所证实。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个国家对于历史的反思。不堪回首的历史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一一再现,一个来自慕尼黑的奥地利人居然拥有如此惑众的魅力,令众生趋之若骛。看看那些个面目清秀的书生战犯,又有谁能轻易将他们的面容和凶狠的纳粹联系起来,很多人名字前的博士头衔没有令他们清醒地明辨是非,也没有令他们逃脱被审判的厄运。政治从来就不缺乏投机者,高风险高收益的定律在政治界也同样适用,唯有一句“成王败寇”才是真道理。

今天的德国人以二战为耻,很多人不愿意提起这段令民族羞辱的历史,我曾经和德国人辩论的时候恼羞成怒、暗含讥讽地问他们,维尔茨堡为什么还会有美国驻军?德国人总是淡淡地回答:正常驻军。他们甚至和同为战败国的日本惺惺相惜,但德国人对于二战的反思却未因此而停顿,是迫于国际压力,还是源于实事求是的治学和处世态度,我不得而知。但是伫足于柏林街头,却不禁无法不将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战后言行做对比,德国战后高额赔款带来的大痛大辱是否才是令其反思的真正动因?或者全然是因为头领人物的外国国籍令反思变得稍许轻松和容易一些?

我以为犹太人纪念墓地是另一处柏林必看景点,没有多少旅游攻略会郑重推荐这个地方。走过勃兰登堡门南侧的墓地,你一定会牢记犹太人的苦难由来已久,希特勒的种族仇视有着更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一个在逆境中挣扎、生存并繁荣的民族造就了西方大启蒙时代的门德尔松、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基辛格、Saul Bellow、Elie Wiesel、Calvin Klein、Ralph Lauren,以及无人不晓的Levi Strauss。几个世纪以来,这个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居然是按照犹太思想家的思路在演变。无怪乎Paul Samuelson在他的12版《经济学》序言里这样写道:“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并不在乎谁为它写法律,谁在为它起草条约。” 因为思想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无怪乎撒切尔夫人评论中国不能成其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还不能输出思想价值观。

自小喜欢历史,所以每到一地之前都会做一些功课,恶补一下当地的历史,因为感觉只有这样才能粗略了解一个城市的来龙去脉和其文化,否则只看建筑就会感觉几乎所有的欧洲城市都大同小异,在欧洲这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旅游是不能有到此一游的心态的,否则太浪费、太可惜。这也是为什么5个小时的柏林游会写成5篇长文的原因。文章中的一些感慨可能有矫揉造作之嫌,但的确都是所见所想,所以就毫不避嫌地写了出来,这正如孙犁先生所说的那样“勇敢地用牛车来接新娘”,可能一段时间后自己重读都有些不满意,就像成长过程中回忆起几年前自己做的傻事会羞愧难当一样。

最后,还要感谢同济校友-K君,为人爽朗、善解人意,对待朋友热情真诚。回国后本想请他一起吃顿饭,但被他婉拒,甚至博士毕业告别时没有来得及去火车站送他一程,心中留下些许遗憾。几天前在桂林旅游时收到他的短消息,目前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工作,祝福他和家人一生平安、幸福。

记得前天在桂林的时候,对同伴们说,我会认认真真地写我空间的文章,希望到老的时候能出一本书,留给自己细细品味回忆一生。

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三日凌晨

离开了索尼中心,乘地铁来到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广场(Alexander Platz)。这个广场以纪念1805年访问柏林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而命名,当年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在这里阅兵。广场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前东德政府进行了修复,成为东柏林的市中心广场,广场上的建筑物众多,布局稍显零乱。建成于1969年的柏林电视塔(Fernsehturm)位于广场中间,高365米,上有观光厅和旋转餐厅可俯瞰柏林的市容;电视塔后是高39层的Forum饭店,顶层设有赌场,我对这些丝毫没有兴趣,感觉远不及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北面有历史悠久的圣母教堂 (Marienkirche)。亚历山大广场上最著名的建筑大概非红色市政厅(Rotes Rathaus)和海神喷泉(Neptunbrunnen)莫属。红色市政厅,因墙体成红色而得名,是座新文艺复兴式建筑,建成于1869年,中间的塔高74米。因其红色所以二战后成为社会主义东柏林的市政厅,现在就是那位政绩突出、深得民心的同性恋市长Klaus Wowereit的办公场所,据说每年的狂欢节,市政厅的女职员都要冲

柏林红色市政厅中央塔楼    可以随意游览的市政厅内景        市政厅廊顶             海神“尼普顿”雕像

亚历山大广场北面的圣母教堂          海神喷泉周围代表四大河流的女神雕像            巍峨的柏林红色市政厅

因为行程匆匆,来不及细看亚历山大广场就在K的带领下直奔位于博物馆岛上(Museumsinsel)的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而去。博物馆岛集中了德国博物馆的精华,岛的最南端,紧邻宫殿大桥(Schloβbrücke)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馆(Altes Museum),在它前面伸展着卢斯特花园(Lustgarten),最北端是新博物馆(Neues Museum)和老国家艺术画廊(Alte Nationalgalerie),面向西侧的是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最外侧的是博德博物馆(Bodemuseum)。柏林大教堂,原为霍恩措伦王室的宫廷大教堂,做为新教教堂同罗马天主教教堂彼得大教堂相应。威廉二世不顾当时人们的反对,建起了一座装饰华丽、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圆顶,教堂内部修饰富丽豪华,其中藏有腓特烈一世及王后索菲·夏洛滕的墓穴。一走进大教堂的正门,远远地就被震撼,黑色斑驳的大教堂非常有气势。记得实验室的Rita曾经跟我讨论过柏林大教堂,她认为比不上科隆大教堂,但我认为两者各有特点,Berliner Dom 四四方方的形状、正门上的雕饰、斑驳的黑色无不透露出皇家的威严。

亚历山大广场上的革命导师铜像        博物馆岛上威严的柏林大教堂              教堂的雕饰富丽豪华

因天色见晚,未及细看博物馆岛上的其他著名建筑,就登上100路公共汽车,直奔夏洛滕堡宫(Schloβ Charlottenburg)。100路是柏林市内的旅游路线,沿菩提树下大街和六月十七日大街行进,途中几乎经过各个著名景点。夏洛滕堡宫是一座融合了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筑风格的宫殿,也是柏林保存得最好、最重要的普鲁士国王宫殿建筑群。最早,这个宫殿是1695-1699年弗里德里希三世为他的妻子索菲·夏洛滕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修建的一座朴素的避暑寓所。1701年弗里德里希三世选帝侯成为普鲁士国王,在1713年又一次以巴罗克式花厅为中心进行扩建,配上圆顶。后来腓特烈大帝把城堡变成小型的凡尔赛宫,修建了东边全新的洛可可风格的厢房,里面有皇室套间。庭院中心是勃兰登堡选帝侯威廉骑马像,表现了他一贯的军人气概。骑马像在二战以前一直立在柏林城堡外的长桥上,后来在用船运来的途中,和小船一起沉在了特格尔港口。直到1950年才被找到,两年后重又竖起。城堡西侧是大柑橘园,现用于展览,在花园中匆匆浏览了一番后,我发现我更喜欢马路对面埃奥桑德咖啡馆的凉爽环境。

巴洛克式的夏洛滕堡宫正门       宫殿庭院中央的威廉骑马像       夏洛滕堡宫花园内的博物馆

洛可可式宫殿内侧面的厢房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夏洛滕堡宫     夏洛滕堡宫对面的艾奥桑德咖啡馆

这时暮色四合,我们匆匆结束了半天的游览,乘地铁回到K的住所,一路上计划第二天去游览历史名城–波茨坦。在K的宿舍,平生第一次、也是到现在唯一一次喝到了德国的黑啤,醇厚香甜,口感宜人,尽管后来每到一地都要求上黑啤,但非常遗憾,却再也没有喝到黑啤。

离开了国会大厦,本以为要去近在咫尺的勃兰登堡门,可K却带着我绕道来到了苏联红军纪念广场参观。广场靠近6月17日大街,但却没有市中心的繁华与热闹,呈椭圆形,中间以一名红军战士的青铜雕像为主体,白色的大理石基座上面镶嵌着俄文,红军战士目视前方,神情坚毅,背挎长枪。这显然是出于对反法西斯革命战争的伟大性、正义性的自我标榜—苏联红军是英勇、正义、自由的化身。但根据现在的史料揭露,当年的苏联红军在德国烧杀淫虏,并非秋毫无犯,而且所谓的烧杀淫虏却都是以革命、自由的名义,正如法国大革命中吉伦派的罗兰夫人在临刑前说的那句话“自由啊!多少罪恶借你之名而行!”,其实岂止是“自由”,“独立”、“尊严”、“平等”、“正义”、“民主”等等都可能是罪恶的借口。在战士的雕像两侧,分别有一座二战的坦克,仿佛诉说着当年攻克柏林的艰辛。

勃兰登堡门的西侧就是巴黎广场(Pariser Platz),再往西就是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柏林,“街道宽大、干净,伦敦和巴黎都比不上”。及至到了最宽阔的“菩提树下”,现在细细想来却并未觉得比巴黎的香舍丽榭宽大,且香舍丽榭有坡度,要比菩提树下繁忙热闹许多,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沿街的咖啡馆通常是通宵营业,而“菩提树下”则冷清了许多。走在菩提树下,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的阿德勒饭店,人们悠闲地在遮阳棚下品着咖啡,观菩提树下熙熙攘攘。

菩提树下大街两边有着一系列新古典建筑,如在建的美国大使馆、英国大使馆、共和国宫(Palast der Republik)、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德国历史博物馆、洪堡大学 (Humboldt–Universität)、德国国家歌剧院 (Deutsche Staatsoper)、德意志大教堂、法兰西大教堂,绝大多数都是在二战后按战前的图纸重建的。两个老男人都对逛街了无兴趣,于是避开了菩提树下,绕道勃兰登堡门南侧参观波茨坦广场。步行途中,突然发现马路的对面的平地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泥块,K地告诉我“那就是犹太人纪念墓地”。一大片高高低低的墓穴,孩子们在其间钻来钻去,爬上爬下地嬉戏。也真佩服德国人,能在勃兰登堡门旁边的黄金地段建造了这么一个大屠杀纪念墓地,据说水泥块的高低代表了犹太人被屠杀时的年龄,令人感慨万千。尽管今天的德国人没有参与当年的屠杀,但是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在替父辈们赎罪,而且毫无怨言,就因为他们同属于德意志。

乘车在靠近Kurfürstendamm(选帝侯大街)的动物园(Zoologischer Garten)站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令人震撼的“断头教堂”。面对我的惊呼,K淡淡地告诉我那就是著名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Kaiser Wilhelm Gedachetnishirche)。这座教堂也是德意志近代历史的缩影,教堂建成的时候可能是德意志最风光的时候,当时德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崛起于欧洲心脏,威廉二世不可一世,挟威廉一世统一德意志的余威,大力推行军国主义,即位九天就赶走了为德意志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有威惧宇内、并吞八荒之心,然一战的失败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退位后的威廉二世也在世人的指责中郁郁寡欢,客死他乡–荷兰,及至一战后,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也见证了所谓的“第三帝国”从废墟的崛起、膨胀、阴谋、疯狂、灭亡,最后连自身也沦落到被盟军轰炸的惨境。事实上,这座建筑是整个柏林行程中给我印像最深、最令我难忘的建筑,直到现在想起仍然心颤不已。据说被炸毁了一半的教堂是柏林在二战后唯一保留并未加以重建的建筑。破残的老教堂与旁边新建的六边型以蓝色为基调的时尚新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座建筑物在如今现代化的柏林显得如此突兀,但越是明显的反差越能给人带来历史的震撼,而历史是不该被忘记的。这座教堂如风烛残年的老人般伫立,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人们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没有巴黎的浪漫,没有罗马的艺术,没有巴塞罗那的风情,柏林是座被历史和政治所记载着的城市,一如德国留给世人的感觉。

远眺“断头教堂”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和新教堂   蒂尔加藤公园中心的胜利纪念柱   阳光下的胜利纪念柱

离开威廉皇帝纪念教堂,我们直奔胜利纪念柱而去。胜利纪念柱位于六月十七日大街(Straße des 17. Juni)的中心,原址在国会大厦前的共和国广场(Republik Platz)上,1938年被移到现址。柱顶上有一座金黄的胜利女神雕像,气宇轩昂,挥动着巨大的翅膀。这座纪念柱骄傲的向世人述说着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所获得的三次辉煌胜利: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普鲁士都取得了非凡的胜利,而铁血宰相俾斯麦(Bismarck)功不可没。自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公爵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起,德国皇帝就是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甚至可以随意废立罗马教皇,但自1356年,查理四世无奈中颁布黄金诏书,被迫承认皇帝须由波希米亚(捷克)国王、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科隆大主教等“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始,德国就开始走向封建割据,因为地处欧洲的心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欧洲列强均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德国,整个德意志被分裂为300多个小邦国,其中普鲁士(Preuβen)和奥地利(Österreich)是最大的两个邦国。德意志著名诗人席勒就曾感叹“德意志,你在哪里?!”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很早就说过:统一是德国人的天职,而俾斯麦正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履行这项天职的领袖。1871年,德国统一,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因为劳苦功高受到德国人民的广泛拥戴,至今在蒂尔加藤公园内,离胜利纪念柱不远的地方,还有俾斯麦的纪念雕像和纪念碑。

游完胜利柱,步行沿6月17日大街,向国会大厦(Bundestag,德文原名为Reichstag,帝国大厦)进发,一路上行人不多。第一眼看到著名的国会大厦的时候,并没有像看到威廉皇帝纪念教堂那样的震撼,感觉只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拜占庭式建筑,面向绿草如茵的共和国场庄严挺立。大厦正面6根拜占庭罗马式的大理石柱子支撑起方方正正的大厦,四面各有一个门,门上有德国的象征―帝国鹰徽,正门顶端的铭文:DEM DEUTSCHEN VOLKE(为了德意志人民),一句很熟悉的口号,像是出自共产党人。帝国大厦建成时,并没有这行铭文,因为德皇威廉二世不同意这个提法,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间,皇权被削弱时才镶嵌上的。大厦始建于1884年,特意被建成圆顶

国会大厦(原帝国大厦)         国会大厦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    国会大厦前可随意嬉戏的草坪

玻璃穹顶内的中心立柱和螺旋通道       透过玻璃可监督到议员们的办公      议员们辩论和玻璃外观看的人群

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何其相像!),最后国会以微弱多数票通过建造这一玻璃穹顶的决议。穹顶中心是一圆柱,呈十面体结构,下窄上粗,从远处看去,很像被扣在玻璃罩下的龙卷风,又像一个巨大的火炬,通体晶莹闪烁。紧贴着玻璃穹顶的内壁有两条螺旋上升的阶梯,人拾级而上,运动的影像就投影到玻璃镜柱上面,穹顶的钢骨结构使其并不简洁、但却刚劲有力。日光投射到中央镜柱上,反射光使螺旋阶梯斑驳耀眼,两条螺旋阶梯酷似DNA双螺旋结构,这一切的元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一幅既具象又抽象的艺术画面。看着眼前这幅由玻璃、镜面、钢骨、光线、人流构成的立体艺术作品,只觉得令人难以置信!从来没有一个现代建筑能给我如此的震撼。走到国会大厦的最顶端,从上往下看去,穹顶的设计分明如那条描绘历史的柏林曲线,下窄上粗,层层递进,螺旋上升。透过透明的水晶玻璃可以看到联邦议员们在国会内办公和辩论,其实,设计者的初衷就是要让政治变得透明,不再有阴谋、暗箱操作;同时,也告诉人们,政治并不神秘,是亲民的,离人们并不遥远。这一玻璃穹顶想要告诉人们:德国,一切都是透明的,是清澈见底而坦诚相待的,是一个愿意和所有国家都和平相处的温和国度。站在玻璃穹顶内极目远眺,柏林城尽收眼底:前东德电视塔、巨大屏幕状的国际会议中心、高楼林立的波茨坦广场、近在咫尺的勃兰登堡门、蜿蜒曲折的Spree河······以及一大片森林。是的,是森林,就在国会大厦的正前方,郁郁葱葱、青翠茂盛、瑞气勃发,几乎每一座现代化都市都会有绿地和公园,然而有且只有认真的日耳曼人,才会将寸土寸金的首都中心让位于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国会大厦前的草坪碧绿,游客可以在此休憩,一派休闲的景象。

欧洲最大、最现代化的火车站                   总火车站的门厅                       Spree河畔的柏林火车站外景

火车站旁Spree河边一景             火车站对面的联邦议员大厦、总理府      火车站内教皇本笃十六世弥撒图

柏林洪堡大学和洪堡雕像(原柏林大学)      Rudolf-Virchow医院正门                 医院内鸟语花香

正门门廊内的Rudolf-Virchow头像    环境幽雅的医院(红瓦、白墙、碧草、粉花)              安静的医院

THE END
0.魔都精兵英文版正式上线,热血战斗全面升级,全新剧情引爆全球期待▜▛▙的英文怎么说17c 赵无为小说全集在线阅读 枯瘦性爽HD学生 息与子五十路猛烈交尾 色中色账号 扌喿小孩的辶畐的历史背景 潘思沁土豪定制 女人被狂躁C到高潮喷水A作文 美女热舞斗球球 小孩干逼视频 日韩精品色情AV无码一区 冰块加牛奶加酒精(黄)视频 xxxxNxxx18 成人在床上拍拍拍 jvzq<845i0kidozi0et0eujtm1814>631576;B660jzn
1.teens6pron青少年英语发音平台,专业纠正发音难题,提升口语流利度同样,如果不清楚“我从哪里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成长背景,这就是你的历史局限性。认识自己的好、发现自己的优点,是一件相对比较容易的事。但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 英文怎么说,Who am I? Where did I come from? Where am I going to?jvzq<845i0no|{m{0et0cwlgt1814>6328:4;:5250nuo
2.愚人节整人范文[3]找一个MM,说是测试她的英文能力。由你说一个单词,MM说这个单词的第二个字母。开始时随便说几个,接着好戏开始。 先说husband,MM会说u(you); 再说wife,MM会说i(I); 反复。 明白了吗? [4]你问他:"一个三点水加一个来是什么?" 他想了一想说:"不确定,涞(LAI)?" 你再问:"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去呢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844ivvq
3.firenado火龙卷火龙卷的出现是因为冷空气与上升的暖空气相碰撞。这个不常见的单词是结合了fire / 火 +tornado1/ 龙卷风,而更常见的称谓fire whirl(火旋风)中,whirlwind / 旋风并非真正的龙卷风。 根据《牛津英语辞典》(TheOxford2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词组fire tornado在1871年就被首次收录了,但复合词firenado至少要在1995jvzq<84o0gtsgji0eqs0kwigz0virHrkf?9'cri?33>52;
4.111xxx:英语老师没戴套让我c了一节,镜头语言直击灵魂,感官与情绪实拍广州黄埔龙卷风 你要我怎么做 幼女吧 热巴在公交车h文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 暖暖视频免费 高清 日本 傲剑天下下载 日本花心黑人hd捆绑 小碎花桌面 辽宁老熟女高潮狂叫视频 一家人乱淫 国产MV在线MV免费观看 瑶的欢迎会 CHEAPER2.WORK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 宝贝我厉害的东西厉害吗 少女jvzq<84j70tfy7rk0zykx{3ep1}og€x145<89h<3:94ivv
5.英语句子读法(共3篇)6.龙卷风之后,她家房子只剩下地基了。 7.这就是为什么他目睹今天早上的撞车事故时那样表现的原因。 8.他们在琢磨是什么使那对双胞胎兄弟一个成了罪犯,另一个人成了优秀的警察。 9.当他发现了一株特别壮实的水稻时,他高兴得好像发现了一座金矿。 10.现在生活富裕了,他决定与家里还活着的人取得联系。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72@468:829<6;22?/j}rn
6.读后续写和应用文新高考英语模拟题分项汇编件普逍的蓝色西装;作者主动和祖母接近,祖母跟他讲着日本的历史传说故事,祖母的英文水平进步了, 作者对日本的理解也随之加深。 【解析】 1.段落续写: ①由第一段首句内容“没人说她要回去,“我”就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可知,第一段可描写作者急于 去日本过奢侈的生活,所以主动向祖母询问归期,并希望祖母带自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92?4:32912<5482673:<0ujzn
7.地下室的英文怎么说地下室的英文怎么说 地下室的英文: basement cellar 参考例句: Get within the basement, the tornado is coming. 进地下室,龙卷风要来了。 It's time to whitewash the basement walls again. 该把地下室的墙壁重新粉刷一下了。 The snack bars in the basement.jvzquC41yy}/jsjpinotj7hqo1tfy8u86:9438
8.英语作文:我最喜爱的歌手Myfavoritesinger(通用26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语作文:我最喜爱的歌手 My favorite singer,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英语作文:jvzquC41yy}/{~|gpoo/exr1|wuxgw4vwkpjcw4388::7?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