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好奇心爆棚的小学阶段,科学实验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他们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大门。在学校,科学课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着各种奇妙的实验现象。现在,孩子们将这份对科学的热情与好奇从学校延伸到家庭,把客厅变成实验室,把厨房当作化学天地,亲子一起探索、讨论、解决问题,共同感受科学的魅力,度过一段段美好的亲子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一年级同学们的亲子科学实验活动,感受科学的魅力与乐趣吧!
PART.
01
小实验:水中开花
实验人:一年级七班 魏新晴
01实验名称
水中开花
02实验器材
彩纸、剪刀、铅笔、清水、盘子。
03实验结论
植物纤维的毛细现象。纸张是由植物纤维构成的,植物纤维中有许多毛细管。当水接触到纸张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和纤维的亲水性,水会沿着这些毛细管移动并被吸收,从而使纸花的花瓣膨胀,纸花就盛开了。
PART.
02
小实验:火山喷发
实验人:一年级七班 王庚
01实验名称
火山喷发
02实验器材
柠檬酸、小苏打、色素、勺子、透明水瓶、水。
03实验结论
柠檬酸与小苏打在水中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柠檬酸中的氢离子与小苏打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相结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PART.
03
小实验:会跳舞的绿豆
实验人:一年级七班 王宁静
01实验名称
会跳舞的绿豆
02实验器材
绿豆、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筷子、适量清水。
03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绿豆表面,降低其有效密度。当气泡足够多时,浮力大于绿豆自身重量,使其上浮至液面。气泡到达液面后破裂,绿豆失去额外浮力,密度恢复,因而下沉。随着反应持续进行,新气泡不断生成并附着在绿豆上,导致绿豆反复上下浮动和下沉,形成“跳舞”的视觉效果。
PART.
04
小实验:火山爆发
实验人:一年级七班 宋咸宁
01实验名称
火山爆发
02实验器材
食用油、色素、塑料瓶、水、泡腾片、漏斗。
03实验结论
泡腾片遇到水之后能迅速制造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当积聚到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时,二氧化碳气泡携带着有颜色的水冲出油水层,到达油的顶端,最终逸出到空气,进而制造出酷似火山爆发的壮观景象。
PART.
05
小实验:跳舞的米粒
实验人:一年级七班 王歆妍
01实验名称
跳舞的米粒
02实验器材
一瓶雪碧、一个透明杯子、一小碗米粒。
03实验结论
米粒因表面粗糙吸附雪碧中的二氧化碳气泡,气泡增大浮力使其上浮,到达液面后气泡破裂,所以米粒下沉,一直循环像跳舞一样。
这些看似简单的实验,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观察到了神奇的现象,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科学实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更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勇于探索,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