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火山喷发致人遇难:勇敢的人还敢享受世界吗

印尼当地时间12月3日,周六上午9点,穆罕默德·伊克巴尔(Mohammad Iqbal)抵达马拉皮的火山口时,火山口还十分平静,地面的孔洞正缓慢释放白色烟雾,烟雾也只是低低地漂浮在离地不高处。伊克巴尔闻到轻微的硫磺气味,用衣领捂住了口鼻,同时兴奋地拿出手机拍下在山顶所见的壮观景色。

他说,“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没有任何异常现象或者任何微小的地震。”

为了看火山,伊克巴尔从位于廖内省(Riau)的家启程,骑了8小时摩托车,才到达马拉皮火山脚下。出发前,他问了几个喜欢登山的老乡,大家都说,没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危险。他提前在网上买好了门票,并且在山下的管理站做好了登记。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西南角的岛国印尼,全国的活火山就有近130座,是个名副其实的“火山之国”。因为含火山灰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这里的很多村庄、城镇本身就围绕火山而建。

在新加坡居住了20年的华人陈晓鸣是登山爱好者。2016年,陈晓鸣转行做起户外运动社群和旅行社,开发的主要产品就是东南亚火山游。过去几年,他带着很多中国人到印尼攀登火山,经验丰富。他告诉本刊,今年印尼火山游大热,五一、十一假期,印尼火山的过半数游客都是中国人。

不过,马拉皮火山在国际上名气不大,航班线路、基础设施也不够便利,除了苏门答腊岛上的本地居民,极少游客会去马拉皮。伊克巴尔就是这样的本地居民,他刚刚爱上登山一年,算是个新手。

虽然去往马拉皮的路途遥远,但在他看来“马拉皮是苏门答腊岛上能爬的山中最美的”。这座山的低坡覆盖着丰茂的雨林,顶部附近有一个类似外星地貌的火山高原,可以欣赏到壮美的景色。而且,由于从山的西坡能直达火山口,路径很容易辨认,新手也能独立攀登,算是性价比很高的选项。

12月3日凌晨5:30,伊克巴尔开始往山上走,与他同路的还有在进山登记处碰上的新朋友。这群人当中,有10个户外探险社团的大学生,还有6个已经工作的年轻人,大家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上午9点,伊克巴尔抵达了火山口,休息并拍照后,他与大部队告别,和另一名登山者结伴下了山。下山途中,穿过一片密林时,他注意到,有猴群在发出异常嘈杂的叫声。

14时54分,伊克巴尔已经在山下的村子休息,突然感到地底传来震动,周围的农民和附近居民都四散跑开,喊着“火山喷发了”。由于树林遮蔽,伊克巴尔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喷发的烟柱,“我非常害怕,赶紧骑上车想驶离这个地方。”

根据后来的新闻报道,当时马拉皮火山喷发的灰烬柱直冲云霄,达到3000米高。而两小时后,伊克巴尔在另一个村庄歇脚时,望见远处海拔2891米的马拉皮火山早已被笼罩在灰白色烟雾中。

让伊克巴尔感受到震动的,并不是马拉皮当天唯一的喷发。根据当地火山观测机构的记录,当天马拉皮喷发了36次,随后的12月4日,记录到10次喷发。12月5日,马拉皮火山又经历了至少5次喷发,火山灰柱最高达到800米。当地最近的村庄距离火火山口只有5到6公里,下落的火山灰覆盖了几个村庄。印尼政府后来分发了口罩,敦促附近约1400名村民戴上护目镜以减少火山灰的影响。

根据在线登记的登山者名单,印尼当地警方称,火山喷发时,仍有75名登山者滞留在山上。但当地搜救机构官员哈里·阿古斯蒂安(Hari Agustian)称,目前还无法确认,是否有其他登山者走了非法路径,或者有当地居民在山上活动。

扎菲拉·扎林·费布丽娜(Zhafirah Zahrim Febrina)事发时正与同校的好友一起登山。19岁的她就读于巴东州立理工学院(Padang State Polytechnic,简称PNP),火山喷发后,费布丽娜求救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视频中她全身被灰泥覆盖,面目难辨,她在自拍镜头中用印尼语说,“妈妈,帮帮我。这是我现在的情况。”

因为火山一直在接连地小规模喷发,救援非常难,甚至一度中断。12月6日,初次喷发三天后,救援队才找到最后一位失踪者,当时他已经遇难。至此,马拉皮火山喷发已造成23人身亡,遇难者年龄集中在19到27岁,另有一名39岁女性在同孩子一起登山时不幸遇难。

在遇难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包括费布丽娜的8名校友。

费布丽娜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救治。她的母亲告诉媒体,费布丽娜被严重烧伤,心理上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在医院救治的伤者,大部分都受到火山喷发产生的高温颗粒物的烧伤。

同样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穆罕默德·法德利(Muhammad Fadli)对媒体回忆了他在火山喷发中的经历。他说,当他听到轰隆声时,他和三个朋友躲到了一堆石头。但很快,一块大约拳头大小的石头飞向他,“我用手挡开了它,因此手指骨折。”随后,另一块石头砸伤了他的腿。

火山喷发后不久,浓烈的黑烟笼罩天空,让他几乎看不清周遭的环境。“我们一直试图下山,不断地在山崖上寻找保护自己的地方。”手机信号一恢复,法德利立即联系了救援机构,机构指示他们在一个分叉路口等候救援。救援人员花了八个小时才终于找到他。

登山日常和预警机制

陈晓鸣介绍,对印尼人来说,“爬山”和“爬火山”几乎同义,“爬山不一定是专挑火山去爬,而是火山离他们最近。”

他们已经习惯了活火山的阴晴不定,因为印尼的火山不仅多,而且活跃。在印尼的400多座火山里,活火山有近130座。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统计了全球近200年火山喷发次数最多的10座火山,印尼占了其中4座。印尼国家灾害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0到2020年,该机构记录到全国156次火山喷发,平均每年15次。

与马拉皮名字相近、常被弄混的默拉皮(Mount Merapi),是印尼最活跃的火山。这座火山位于爪哇岛中部,距离首都雅加达不到500公里,长期保持在3级警戒状态,同时也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2010年,默拉皮火山喷发造成300多人遇难,数十万人撤离。

印尼也是世界上最多人口“依火山而居”的国家,约有860万人居住在活火山半径10公里以内,也就是致命的火山碎屑流的范围内。

对于印尼来说,火山带来风险,也带来财富。印度尼西亚登山导游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大约有15万名外国游客和300万名国内游客进入印度尼西亚的山地地区。不过,为印尼吸纳40%境外游客的巴厘岛,2017年就曾受到岛上阿贡火山(Mount Agung)喷发的重创——机场关闭,游客滞留,作为主要客源的中国游客锐减,巴厘岛损失超过1亿美元。

《火山挚恋》剧照

此次喷发的马拉皮,虽然并不为外国游客所知,但它距离西苏门答腊主要的旅游城市武吉丁宜仅24公里,是印尼国内游客颇为青睐的避暑圣地。

近年马拉皮火山的喷发以中小规模为主。最致命的一次是1979年,导致60人死亡。此后,2017、2018年和今年一二月份,马拉皮都曾喷出过较高的灰柱。陈晓鸣曾三次登上马拉皮的山顶,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圣诞节,当时火山口的青绿色水面十分平静,视野清晰,没有明显烟雾。

印尼官方将火山活跃等级分为4级,级数越高,喷发风险越大,只有一级是“正常”。 陈晓鸣攀登时的马拉皮,火山活跃等级正是二级。而按照印度尼西亚火山和地质灾害研究机构(PVMBG)负责人亨德拉·古纳万(Hendra Gunawan)的说法,马拉皮火山自2011年以来,其实一直保持在二级警戒级别,这意味着登山者和村民应当保持距离火山口3公里以上。

不过,PVMBG的研究员艾哈迈德·巴苏基(Ahmad Basuki)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PVMBG只负责发布安全警告,如何理解和执行这些警告,则取决于环境部和地方政府。但民间对这种警告的理解显然与官方标准有所差异。

陈晓鸣说,根据他的经验,当地一到二级警戒状态的火山,一般都是允许攀登的,到三级警戒一般才是真的不允许攀登了,因为有关部门可能会“封山”。但即便会封山,很多人也相信,“封山前都可以走”,尤其是一些小火山,本就处于无管理状态,登山者自己就能找到很多条上山线路。陈晓鸣提到,相比之下,一些出名的景区管理会更严格,比如今年9月初,布罗莫(Bromo)火山景区就曾因为山火封闭。

另外,对马拉皮这座火山来说,真正的警告本身就很难。古纳万提到,虽然PVMBG会监测不同火山的深层地震情况,但马拉皮的喷发并不是岩浆运动引起的,其喷发源靠近地表,总是突然喷发,很难用设备提前检测到。巴苏基则将马拉皮归为更危险的那一类火山,除了没有明显的喷发征兆,还因为其喷发记录较少,很难做数据分析。

《火山挚恋》剧照

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许建东研究员告诉本刊,“监测火山活动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个是火山地震,就是监测由于岩浆活动强度变化而引起的地震强度和震源深度变化,并由此判定岩浆的位置和运移速度,比如说当震源深度接近0公里,就说明岩浆快到地表了;第二个是地表形变,比如当岩浆补给率相对缓慢的时候,地面形变一般只有每天几公分,而岩浆补给剧烈、岩浆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地表形变量可以达到每天几米。除此之外,火山喷发的地质历史的了解对于推断火山活动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不过,许建东强调,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和影响范围受到复杂条件影响,难以精准推算,只能根据喷发危险和灾害概率大小来发出预警,划定警戒范围。

火山有两类喷发方式,一种是溢出岩浆的“溢流式”,另一种则是像马拉皮火山这样的“爆炸式”,后者最致命的产物是火山灰和碎屑流。“机构给出的警戒范围,一般是指火山喷发物直接影响的范围,在警戒范围内的任何活动都面临着生命危险。比如说,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碎屑流流速可达上百公里,人们根本无法有效躲避。”

《心火》纪录片剧照

当然,警戒范围之外也并非绝对安全。许建东提到,气象条件如风会影响火山灰的扩散方向,使受灾范围不对称;除了降落在火山口周边的大颗粒火山碎屑,飘散数十公里的火山灰也能产生致命危害。

许建东认为,要避免再次发生马拉皮火山这样的致命事故,除了相关机构要提升监测能力之外,登山者自觉也非常重要。“所谓的火山活动预警,也就是一个撤离方案,意味着预警范围内的人员都应该撤离。随着预警级别提升,警戒范围也会逐渐扩大,从3公里变成5公里、10公里。”许建东表示,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封山都是比较难实现的,采取喷发预警是比较可行的做法,登山者应该重视警戒提醒。

12月7日,印尼的另一座火山喀拉喀托喷发,产生1000米高的灰柱。古纳万称火山活动在过去几天有所增加,该机构正“通过全印尼75个火山观测站,24小时不间断持续观测68座火山的活动”。截至12月11日,印尼有3座火山处于三级警戒状态,18座火山处于二级警戒状态。

许建东表示,每年全球的火山喷发次数会有一定的波动,但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会拉平。目前还没有证据指向全球火山进入异常“活跃期”。

这次马拉皮火山喷发后,伊克巴尔有些后悔,出发前为什么没有查询火山警戒等级,但他也知道,级数未必能拦住他,因为他凭直觉,并没有觉察到任何信号,“在我的观念中,只要管理者还将这座山开放给登山客,这座山就是安全的。马拉皮火山从2011年开始保持在较高危险等级了,但是管理者一直将这座山保持开放,登山活动也一直在进行。”

马拉皮喷发的新闻出来之后,父母焦急地联系伊克巴尔,询问他的安危,伊克巴尔说,“他们一定不会再同意我去爬山了。但我还想试试看。”

THE END
0.美国夏威夷火山大规模爆发中领馆发布灾害应对指南一、火山及危害性 火山是通往地表下熔岩库的山体。与大部分地表隆起的高山不同,火山是熔岩喷出地表的出口。当熔岩压力过大时,火山就会喷发。 火山喷发既可能较为温和,也可能十分猛烈。火山喷发可能产生熔岩流、火山灰,砂石飞溅。熔岩温度极高,可导致火灾,将所到之处夷为平地,而大部分熔岩流动较为缓慢,人们一般有足够时间逃生。 火山 jvzquC41pg}t0lhvx0ipo8723:51785;1CXUK;~6EWsI9vnx9luH:U>vF3>179>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