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 在酸中主要通过以下基本步骤进行(2),即Volmer-Tafel(方程1和2)或 Volmer-Heyrovsky(方程1和3)。
Volmer: H+ + e- + * = Had (1)
Tafel: Had + Had = H2 + 2* (2)
Heyrovsky: Had + H+ + e- = H2 + * (3)
图 2. 各种金属的 HER 火山图。纵坐标为交换电流密度,横坐标为氢吸附的自由能 Δ GH(3)。
图 3. 高通量计算筛选 256 种纯金属和表面合金的|ΔGH|(3)。行表示纯金属基底,列表示覆盖基底表层的溶质。例如,“Rh” 行与 “Pd” 列相交处的点将对应于 Pd 覆盖纯 Rh 主体的 (111) 表面层的表面合金。溶质覆盖率均为1/3 单层(ML),吸附氢覆盖率也为1/3 ML。该图的对角线对应于纯金属上的氢吸附自由能。
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氢的吸附自由能最接近0 eV的是贵金属铂(Pt)。换句话说,Pt具有适中的氢吸附/脱附能力。同样,在酸性测试中,商业Pt/C催化剂也表现出超高的酸性HER活性。但是,如果在大规模的商业制氢工业中,考虑到Pt的稀缺性和高价格,研究人员应尽量降低Pt的负载,甚至是研发无Pt的电催化剂。当然,随着近些年的研究发展,低Pt含量甚至无Pt的电催化剂方兴未艾,例如,PtNi合金,Pt单原子/位点,Ni2P,CoSe2,MoS2等电催化剂。上述报道的催化剂都具有类Pt的氢吸附自由能,同时具有超高的酸性HER本征活性。在进行酸性HER研究时,研究人员不仅可以利用计算途径,估算预测新型催化剂的氢吸附自由能,从而确定其表面的理论活性及其在火山图中的纵坐标位置;同时,还应从实验的角度,测量出本征交换电流密度,进而精确研究报道新型催化剂的活性。此外,反应物吸脱附能火山图趋势,不仅可用于析氢反应机理分析,还可以拓展到其他电催化反应,例如二氧化碳还原,氮还原,氧还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