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有很多视频或多媒体的资源,很多做起来很麻烦或是没有条件做的实验,都有视频的演示,生动形象,也很方便、安全。
比如ipad上有个APP叫烧杯,就是专门用来演示化学实验的,化学实验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对实验环境和操作的要求也更高一些,不要说一般家庭,甚至学校都未必能有完善的实验环境。而在APP里,我们可以模拟化学实验的操作,加入了不同的原料,看看生成什么样的新物质,反应时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孩子操作既安全,又方便,效果也很生动、直观。
还有这样的四季变化AR动画,虽然我们也可以用小球、手电筒进行模拟,但是模拟实验肯定达不到这样生动、形象的效果。
但是做实验和看视频还是有不一样的价值所在,因为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比如五年级科学课本上有一个“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简单来说,就是用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加热后番茄酱喷发出来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各种意外发生。套用一句名言就是:成功的实验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实验则各有各的不同。之前就碰到过一些家长反馈实验失败:番茄酱流不出来,或是加热到最后,土豆泥整体出来了。
为了搞懂问题是出在哪里,就需要实验操作者去研究和测试:
土豆泥粉加多少水合适?具体比例是多少?
番茄酱是不是需要加水稀释?加多少水量?加热水、温水还是冷水?
最上面的土豆泥是不是盖多了或是填得比较严实,导致番茄酱顶不出来?
这中间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操作者去思考怎么进行改进,通过不断地反思、改进,走向成功。科学家们也是这样来进行实验并探索出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发现的。实验成功固然可喜,而实验失败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收获。
有过烘焙经验的家长应该有类似的切身体会,很多视频或是美食平台上,博主都会用视频或图文给出详细的制作演示,说明了每种原料的数量和比例,甚至还有注意事项的提醒,可以说非常详尽了。
但是等到自己照着视频做的时候,就不那么顺利了:看别人打发蛋白轻轻松松,到自己就怎么也打不出这个效果;别人烤出来是形状好看,味道松软,但是自己按照同样的功率和时间去烤,不是变焦,就是还没熟透。只有一次两次地试下来,才知道时间要怎么调,烤出来才刚刚好,打发要打到什么程度,才会烤出来松软饱满。
做科学实验也是同样的道理。古人说过知易行难,明白了一个事情的道理,不代表你真正掌握了它。只有进行过实践,才算是真正了解了这个道理。
最后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成功的实验案例,如果有条件的话,爸爸妈妈们也和孩子一起做做看这个模拟火山喷发小实验。
︱往期推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