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火山喷发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深远影响主要是这四个方面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卫星仍无法对其进行观察,科学家们正努力对其进行监测,并表示汤加水下火山的大爆发将长期破坏汤加的珊瑚礁和渔业,侵蚀海岸线等。

雪上加霜的酸雨这座火山自第一次喷发时便不断释放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此二者在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时便会产生酸雨。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火山学家沙恩•克罗宁(Shane Cronin)说,由于汤加的热带气候,“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汤加及其周边地区可能会下酸雨。

卫星图像显示,烟柱向西蔓延,这意味着汤加可以避开一部分酸雨,但是斐济却难以避免酸雨的侵蚀因其在烟柱的路径上。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the U.N. humanitarian affairs office )16日发布公告,表示斐济正在监控其空气质量,同时建议人们盖好家用水箱,并在下雨时留在室内。

灭顶之灾的鱼类汤加专属经济区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是其陆地面积的1000倍。大多数汤加人靠海吃海,以海谋生。

海洋中的火山灰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早在15日火山喷发前几周,汤加地质服务局便警告说,火山排放物有毒,污染了附近海水。渔民应“假定在这些海域中的鱼已中毒或已带毒。”

此次火山喷发更是让这一情况雪上加霜。火山附近的海水被大量的火山灰污染,浑浊不堪。因此,海鱼难以觅食,甚至产卵床也遭到摧毁科学家表示,一些鱼类将会死亡,而幸存者将被迫迁移。海底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可能会给渔船带来新的障碍。

窒息而亡的珊瑚礁掉落下来的火山灰也会造成汤加的珊瑚礁窒息而亡。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珊瑚礁曾是汤加旅游业的支柱,每年可创收高至500万美元。

在火山爆发之前,汤加的珊瑚礁便受到疾病暴发和气候变化(包括珊瑚白化和与日增强的气旋)的威胁。

关岛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uam)的海洋生物学家汤姆•希尔斯(Tom Schils)表示洪阿哈阿帕伊岛(Hunga Tonga)直接受影响地区的大片珊瑚礁可能被大量的火山灰掩埋和覆盖。

如此规模的火山喷发会在水中释放大量的铁,从而促进蓝藻和海绵的生长,进一步破坏珊瑚礁。

斯克里利斯海洋研究所(the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珊瑚礁生态学家布莱恩•兹格里钦斯基(Brian Zgliczynski)说,珊瑚礁必须重新开始---这可能需要数十年,“更适应劣质水的生物将先一步回归,”而石珊瑚和鱼类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惨遭侵蚀的海岸线

珊瑚礁的消失也会影响汤加应对上升的水位和风暴潮的能力。气候变化造成汤加海平面每年上升约6毫米,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令人堪忧。

汤加在2015年的报告中评估其珊瑚礁、沿海海草和红树林等在内的自然风暴缓冲区的价值约为1100万美元。

在最近的一场火山爆发中,汤加海平面测量仪最后一次记录到海啸波浪高达1.19米。众所周知,海啸会造成海岸迅速被侵蚀。在通信系统瘫痪之前,汤加的视频已显示人造海堤的受损情况。

THE END
0.科技环保论文范文1.2自然灾害不断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灾害、干旱、地面沉降、海岸线退化,酸雨等多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在我国,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干旱、洪涝和病虫害三个方面,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2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采取的对策建议 2.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B53;0nuou
1.焦土“重生”!一只土拨鼠如何助力圣海伦火山的生态复苏?除了养分吸收方面的作用,菌根真菌还能够增强植物对干旱、盐碱等逆境条件的抵抗能力。在火山爆发后的地区,土壤水分往往较为匮乏,且由于火山灰的影响,土壤的保水性能较差。菌根真菌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帮助植物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它们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合成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等,这些物质可以增加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8;7;;0nuou
2.从地理学角度认知乡村(六)——乡村与自然地理环境一、 自然地理环境对乡村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其进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乡村是人类作为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地而存在的地域实体,自然地理环境为乡村人口和产业发展提供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资源。而原生自然环境中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台风等,也会影响乡村发展,jvzquC41yy}/hjwogt4dqv3ep181494271871€fra;?97<<4;0nuou
3.全球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生态与环境继续恶化,带来的问题日渐突出,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增加,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加剧,自然界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影响jvzq<84yyy4djrsc/eks0lto0et0uqzcpizbp87244682=6;966/j}rn
4.“火炉旁的绿洲”:中国新疆发现2.5亿年前大灭绝期间的陆地“避难少量芦木类化石也同时存在,显示部分耐旱的石松植物也存活下来,与裸子植物和种子蕨共同在全球灭绝的背景下维持了一个以森林覆盖为主的湖泊三角洲环境。 虽然其他地方可能已是大地龟裂,植物枯死,一片荒凉,但吐哈盆地内,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盆地周围的山脉遮挡了火山灰和热浪,水体的存在缓解了干旱气候的影响,使jvzq<84yyy4lgyz0pgz/ew4mrsll8fnn1814>447ahburhTgukbtlm147hburhTgukbtlmay|532;:2:1z32;:2:3:`8><48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