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熠熠:果壳网科学人首批科学顾问,他们都是谁

3月23日晚,果壳网“科学人之夜”活动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活动公布了科学人聘任的首批科学顾问名单。

在过去的4年里,“科学人”通过采访研究者本人来开展科研报道,向全球科研工作者发出约稿信,构筑“自己研究自己写”的科学传播模式;与《Nature》、《Science》、《中国科学》等国际期刊,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以及国内众多高校展开了深入的合作;采访了一系列国际顶尖的科学家、科学传播明星和学术期刊主编,不断创造和树立行业标杆。

现在“科学人”致力于更深入地与科学家对话,致力于更快、更准确地将科研成果传递出去。为此,我们广泛邀请科学家担任“科学人”的顾问,希望让信息在公众和科学家之间充分流动起来,用信息的流动冲决盲从与封闭。

科学人团队还会继续扩大科学顾问规模,以下是接受邀请的首批科学顾问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简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奥运会开幕期间自主研发世界上第一套“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并投入运行,成功预报了未来72小时的空气质量。

简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第十九届十佳教师。着力于用认知与脑成像的手段研究社会情境下人类的行为及大脑的奥秘。他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科班出身,却一直游离于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直到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接受了洗礼,由此真正步入了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大门,从此执着于“人脑”研究并一发不可收拾。

简介: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演化生物学家。他开创了“新基因的起源和演化”领域,并在接下来20余年里始终领导着该领域的研究。他用《山海经》中的“精卫”来命名他所发现的第一个新基因,让中国神话登上了《科学》杂志。

简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细胞培养及其遗传操作、植物生物工程的研究,身体力行多次在转基因等热点议题上进行公众科普。作为北京大学前任校长,新年晚会高唱《隐形的翅膀》的亲民形象更是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介: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她多年来从事中国自然保护的研究、实践、能力建设和政策推动,足迹遍布中国西部,著文章、搞摄影,作演讲,与熊猫同在,为环保而生,将广褒大地作为天然的实验场,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女科学家的充实人生。

北京天文馆馆长,《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委员。曾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施密特CCD小行星研究项目,项目组共发现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暂定编号的小行星2737颗,其中1261颗获得永久编号和命名权。

简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先后担任全球大气化学国际计划(IGAC)科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普利斯顿大学全球学者、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健康与医学委员会副主任。作为北大“环境人”的领头羊,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大气污染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逐渐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模式,为早日冲出“十面霾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简介:刘彤杰是国家航天局所属探月中心二期总体部部长,负责探月二期工程组织实施和后续项目论证等具体工作。……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刘彤杰老师的工作就不多介绍了,总之他就是热爱航天、热心科普就对了。

简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他率先查明了中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开拓了玛珥湖记录高分辨率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新领域,倡导和研究火山岩型油气藏的新的油气勘查方向,努力推进玄武岩纤维材料的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多次参与南北极的考察研究。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资源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性、原创性和实用性工作,成果丰硕,贡献卓著。

简介: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致力于研究超弦理论,黑洞物理、宇宙学以及暗能量的同时,开启博客“闲谈物理”,拥有数以万计粉丝群。身兼物理学家、科普作家、诗人、院长等多重身份,将跨界科普传播诠释的淋漓尽致。

简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讲师,注册心理师,《南方人物周刊》专栏作者。致力于研究网络时代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写作爱好者,擅长用故事的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深受年轻读者认可,是知乎、果壳活跃的作者。

简介: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从 1999 年开始负责组织每年的中国机器人大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组织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竞赛活动。

简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光化学实验室主任。2010年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4年,利用量子点这一新兴‘人工原子’设计合成了人工光合成催化剂,建立了通过量子点和廉价催化剂制备人工光合成催化剂的方法。借此方法,获得了高效、稳定、廉价的人工光合成催化剂,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可见光催化制氢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简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现代农业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奶牛团队乳品加工安全产业研究室主任,中国农大-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食品研究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学顾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食用膜和纳米生物胶囊等,是一位实验室里的美食家。

简介: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老年心血管病学、介入心脏病学,首次提出“临机医生”的概念,出版《交个医生做朋友》等科普读物,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公众揭开医学的神秘面纱,荣获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类星体与活动星系核、超大质量黑洞及其吸积物理。2015年2月,带领团队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宣布发现目前已知的早期宇宙中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简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资深专业背景,曾在耶鲁大学及纽约眼耳鼻喉医院学习,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为广大国内外患者提供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并在北京市较早建立了以患者宣教为目的的青光眼患者俱乐部,受到广大患者和业界的好评。参与筹建“世界青光眼周“。开展多项青光眼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简介:作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2年,他所带领的考察队,在北京延庆发现了晚侏罗世覆盾甲龙类、兽脚类、鸟脚类及可能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这是北京首次发现的恐龙存活过的证据!

简介: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欧阳自远院士首次提议中国应该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此后他担任了嫦娥工程一期首席科学家和二期高级顾问。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今天的月球上除了嫦娥3号,还有卖萌的月球车玉兔。

简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党委书记,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专注于科技传播、媒介采纳、使用和效果研究,他是大众传播领域的学者专家,又是广大学子公认的“煎饼”老师(良师益友)。

简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古生学协会主席。不久前《科学》(Science)和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评出的“2014年十大科学突破”中,周忠和和徐星联合发表的“鸟类的起源”位列第二,他们的发现,将人类对于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进行了全方位的推进。

简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作为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他致力于从行为和神经机制两个层面阐述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的本质。从语言加工到认知控制再到社会神经科学,这位毅然回国的剑桥博士多点开花,为做出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工作耕耘不缀。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主要关注于婴幼儿认知发展,特别是基本数概念与数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生与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执行编辑,《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审稿人。

简介: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在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以及老年痴呆症的分子机理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2010年获得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2013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阿明诺夫奖。

简介: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组长,中国心理应激微反应测试研究第一人,领导国内首家应用心理应激微反应进行测谎的研究团队。担任江苏卫视热播节目《非常了得》的特邀嘉宾期间,他应用专业知识详细剖析分析人物事件真伪和逻辑关联,从而使“微表情”“微反应”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

简介:贾阳老师是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我国的第一辆月球车“玉兔”,就是由他总负责设计的。贾阳老师除了在科研工作上年轻有为,还一直关注着中国的科普事业,他本人也曾在果壳发表过科普文章,为大家介绍月球的小秘密。

简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他革新了恐龙进化研究,帮助中国成为古生物学的动力室;他在nature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可能是目前发表nature最多的科学家。他命名了60余个新属物种,在目前在世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命名记录中荣居榜首。他撰写的科普文章《飞上蓝天的恐龙》入选了小学课本,堪称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最普及知识的杰出典范。

简介: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专注与精神分析、危机干预、心理创伤治疗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目前致力于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学校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相结合,开启心云时代。

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局局长,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作为是模式识别领域内国际顶尖的科学家,他在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士的时候,英国皇家工程院评价他:“他的学术贡献为其所在学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其科研成果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得到了实际工程应用。”

简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膜蛋白和植物脱落酸受体的结构和生物学机理的研究。2012年1月,她从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76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8位“霍华德·休斯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得主之一。2015年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成为科研领域最年轻的“巾帼之秀”。

简介: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从应用数学到系统控制理论,再到智能仿生机器人,他不断探索实践,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名列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除了带领团队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屡夺冠外,他还创立水中机器人竞赛项目,成为首个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创立的国际性机器人赛事。

简介: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导,阳光,帅气,睿智是他的代名词,科学是他理性评判的唯一宗旨,研究大脑,帮助病人,他是《最强大脑》中的耀眼明星,更是中国年轻科学家的模范典型,他就是Dr.魏。

THE END
0.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以火一样的热情从事火山研究火山新浪财经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国际单成因火山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席,刘嘉麒研究了一辈子的火山,曾获得首届“侯德封”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是国际著名的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9/325eql2kpcxijm7;59:8B3ujvsm
1.刘嘉麒院士:自然界可能没有其他作用比火山对气候的影响更大视频简介: 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且多变的,既有短期的剧烈波动,也有长期的缓慢变化。播放视频 内容来自:中国科普博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分享到: 请打开 科普中国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encytko~?4(gsari?76;9;=
2.译林出版社2025年度新书发布(少儿篇)日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与第四纪地质专家刘嘉麒作序并推荐 地球是颗多姿多彩的行星。可是,从最初恐怖的“岩浆海”变成如今宜居的生物家园,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板块、气候与氧气是极为重要的推动因素。地球环境与生态圈相生相伴,共同演进。到了人类时代,人类活动也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环境。本书从天文因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7;<<;73=0
3.刘嘉麒院士为生态与环境学院新生作专题报告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坚定追寻梦想的脚步,9月25日,生态与环境学院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与环境学院地质学科首席教授、地热与生态地质研究中心主任刘嘉麒为学院2023级新生作名为《人生当自强》的专题报告。学院负责同志和同学们一起聆听了报告,副校长胡少伟主持报告会。 jvzquC41yy}60ƒw0gjv0ls1{uy1rshq1712@45;49/j}r
4.关于刘嘉麒院士为郑州大学师生作专题报告的公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首席教授、郑州大学地热与生态地质研究中心主任刘嘉麒院士将莅临我校做专题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时间:2023年09月25日19:00 会议形式:线下 报告地点:郑州大学主校区环保馆201 报告题目:人生当自强 报告人简介:刘嘉麒,地质学家,满族,中共党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jvzquC41yy}80ƒw0gjv0ls1uvnk1rshq1719@4426:/j}r
5.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签约共建玄武岩纤维生态研究院8月13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高端智库服务山东重大需求项目签约仪式暨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2020年会在青岛隆重举行。会上,我校肖江南副校长代表青岛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成功签约共建“青岛大学玄武岩纤维生态研究院”项目。研究院由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筹建,李悦院长及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签约jvzq<84gpx4rf~3gfw4dp8nphq524?7136?70qyo
6.生态与环境学院刘嘉麒,男,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质学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对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极等地区进行过广泛地质环境调查,建立了渭南黄土剖面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参与了新疆和东北的资源探察和生态环境研究以及南、北极的科学考察jvzquC41cq4{|~3gfw4dp8~z|{5miu~z1uzzjs}{0jzn
7.刘奇: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全国人大代表刘奇发言表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部署,抓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抓好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刘奇要求,江西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总理报告的各项部署,结合江西实际坚持jvzquC41ykqj0jsvrgjjc7hqo1gsvrhng/74:B563/942
8.亚欧大陆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一带一路”国际院院士Arnold Tulokhonov,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地理资源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内蒙古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前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李周,中国科学院院士jvzq<84yyy4ji|stt0ibu7hp1pkxu8jzy532;8331z32;8332<`8B6788;/j}rn
9.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来我校作高端学术报告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于7月4日在浮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玄武岩纤维材料的发展前景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悦教授主持,30余位青年骨干教师、3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jvzq<84gpx4rf~3gfw4dp8nphq524?7137?30qyo
10.学术校庆学校召开2023资源环境安全高峰论坛在河北地质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2023资源环境安全高峰论坛于2023年11月17日,在学校春秋讲堂召开。论坛以“建设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美丽家园,提升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为主题,由河北地质大学主办。 2023资源环境安全高峰论坛在春秋讲堂召开 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侯增谦院士,中国工程院谢玉洪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jvzquC41z{n/jpz0gf{/ew4kphu03964157337mvo
11.玛珥湖古气候研究中的瑰宝19世纪,德国科学家Steininger和Humboldt最早把德国西部Eifel第四纪火山区发育的小而圆形的火山口湖命名为maar(玛珥),maar来源于拉丁文mare,原始的含义为sea,ocean。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众多的火山学家对玛珥湖的概念、类型及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它起源于岩浆水汽火山喷发作用。具体来说,富含气体jvzquC41427:cwyjtqvpensg0kkfejx0ep5lzyo1mr}{1;5442?0v;5442?34h97;68/j}rn
12.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来我院做2022年3月2号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学科特聘教授刘嘉麒,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来到我院做学术报告,全体班子成员、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张钦书记主持。 刘嘉麒院士以《双碳理念与生态文明》为题,就提高对生态的认识、科学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实现生态文明促进黄河流域发展、双碳理念与生态jvzquC41yy}80ƒw0gjv0ls1uvnk1rshq1716@43857/j}r
13.2021年“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举行专家6月26日—28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2021年‘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邵明安、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等1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通过线上、jvzq<84yyy4yck3ecu4dp8houl532;6281z32;6284>`8:69;69/j}rn
14.学校举办亚欧大陆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10月29日至30日,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财经大学科研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旅游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亚可持jvzquC41yy}/kvzhg0kew7hp1ktgq86224557:50jvs
15.重磅︱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揭牌【文/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徐灏 摄/徐立华】6月28日,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揭牌成立大会在中心校区鼎新大讲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刘嘉麒、高锐,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多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林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元先,吉林省国jvzquC41pg}t0sqw0gjv0ls1kplp1:8281:76<;0jvs
16.一座小城的科创突围新闻频道——漯河网安阳在打造科创软环境方面可谓煞费苦心。 近年来,安阳主动融入河南省和京津冀科创发展,构建以重点研发平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群,积极与张锁江、刘嘉麒、邓中翰、张改平等院士团队以及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大数据研究院、新材料(精品钢)研究院、邓中翰院士工作中心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认定或引进的国家级jvzq<84yyy4mwxmg0eun0ls1pg}t1ps{y1814>4251769:89:0nuou
17.第九届土壤与地下水学术研讨会(SG2022)2.邀请国际国内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就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研究进展作特邀主旨报告; (二)分论坛 1.分会场学术议题:(1)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控;(2)地下水污染精细化表征与数值模拟技术方法;(3)低碳修复技术与理论;(4)污染土壤、地下水生物修复;(5)工业场地土壤污染修复;(6jvzquC41yy}/cuqeqplt0xwi1ouckuj1kpjfz7furAoe?: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