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云南
下载本文档
玻璃
沥青 B.蜡
玻璃 C.冰
铝 D.冰
沥青30.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别钞票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光缆传递信息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___________图(选填“A”或“B”)。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32.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用硬纸片在钢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纸片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33.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跳跃。相对于草地,他们都是_____的,相对于小袋鼠,袋鼠妈妈是_____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的_____性。34.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35.冬天,电热水壶将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形成的;厨房烹饪时,关闭的玻璃窗上容易起雾,该雾气常常出现在窗户的侧___(填内或外).36.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______射角等于______射角。37.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
________38.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路上障碍,这属于利用声波传递______;超声波清洗机可以清洗眼镜,这属于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__。(均填“能量”或“信息”)3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1)它的工作原理是:油箱内油面下降时金属滑片向上端移动,电流表示数会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2)该同学在设计中使用电阻R1的作用是___________.40.单位换算:800mm=______m;1h=______s;54km/h=______m/s。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明家乡种植的杏树今年获得了丰收,他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颗新鲜杏的密度,进行了下列操作:(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为使天平横梁平衡,他应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鲜杏的质量为_____g;(3)为了能将鲜杏放入量筒,小明选取了容积为200mL的量筒,他先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_____kg/m3(4)小明继续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小烧杯、溢水杯、容积为50mL的量筒测量鲜杏的体积,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a.用天平测出小烧杯的质量m1,先将溢水杯中盛满水,再将鲜杏轻轻放入溢水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b._____;c.把小烧杯里的水倒入量筒中,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5)你认为小明按上述做法所测出鲜杏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42.小明同学为测定酱油的密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已经记录了最初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并按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2)纠正错误后,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丙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图丁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酱油的体积。请根据图丙、丁显示的情况,帮助小明完成实验数据表格。______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g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1/g倒出酱油的质量m2/g倒出酱油的体积V/cm3酱油的密度ρ/(kg/m3)150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先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称得其总质量是1090g,再向瓶内注水,装满水后称得其总质量是1490g,取出瓶内金属颗粒,重新装满水,称得总质量是700g,已知水的密度为1.0g/cm3。求:(1)金属颗粒的质量;(2)金属颗粒的体积;(3)金属颗粒的密度。44.元旦期间,小华和爸爸乘坐G482次高铁列车从连云港出发去北京参观园博会。如表为G482次高铁列车从盐城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时间盐城连云港日照青岛济南北京到站时间16:3017:1817:5719:4421:52发车时间15:0016:3217:2117:5919:50里程/km01752753547021119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若行驶途中列车以70m/s的速度通过灌河特大桥,桥长10.4km,列车长为170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详解】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物质总量减少一半,所以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而食用油的物质种类及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剩下半瓶油的密度不变。故选D。2、B【详解】AB、太阳发出的光从空气照射到定日镜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但没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不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经过定日镜后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所以光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3、A【分析】设甲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甲每次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则甲在时间t内跑100m、乙跑90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第二次在求一下时间即可比较.【详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v1=,乙的速度为v2=,第2次比赛时,s1′=100m,s2′=90m,因为速度不变,甲用时:乙用时:t2′=因为,所以甲、乙同时到达终点.因为甲比乙跑得快又同时到达,所以用反正法可知乙肯定在甲前面,如果甲超过了乙,就不会同时到达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甲跑100m所用时间和乙跑90m所用时间相同,然后可求出二人速度,这也是此题的突破点,再比较第2次比赛时二人所用的时间就可以了.谁在前,谁在后,用反证法很容易得到答案4、A【详解】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声音无法在月球表面传播;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可以看见光;A.有可能看到闪光,但听不到响声,符合题意;B.有可能听到响声,但看不到闪光,不符合题意;C.有可能先看到闪光,后听到响声,不符合题意;D.有可能先听到响声,后看到闪光,不符合题意.5、A【解析】A.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A正确;BC.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所以认真细致的测量不可以避免误差,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不可以避免误差,B、C错误;D.误差不同于错误,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所以误差不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错误。6、B【解析】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属于熔化,故A错误.B.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正确;C.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水泥加水后搅拌成泥浆,是不同物质间的混合,不属于物态变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2)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7、C【详解】A.水面“折”枝,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A错误;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露珠起到放大镜作用,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B错误;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C正确;D.拱桥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图中显示时间是6:15,则实际时间是5:45,故B正确为答案.9、B【详解】由图可知VB>VA>VC>VD因为m酱油=m水=m酒精=m汽油,ρ酱油>ρ水>ρ酒精>ρ汽油由公式可知V汽油>V酒精>V水>V酱油故盛汽油的是B烧杯。故选B。10、B【详解】A中的噪声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只不过有的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故A不对;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正确;C中并不是所有物体的振动我们都能够听得到,超声和次声我们人耳就听不到,C不对;D中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故D也不对.11、C【详解】A.图中,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被短路掉,不能工作,故A错;B.图中只要开关S1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B错;C.图中只有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能正常工作,故C正确;D.图中只要开关S1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D错;12、A【详解】判断物体情况前应选定参照物,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即运动的相对性,故本题选择的正确答案是A.13、C【详解】在同一位置击打音调不会改变,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决定的,与是否用力击打无关,在同一位置越用力击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选C。14、C【详解】人站在穿衣镜前4m处,镜子里的像距镜面也是4m,若人向镜子靠近1米,此时人到镜面的距离是4m-1m=3m,物像等距,此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3m,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3m+3m=6m;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因此不管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镜中的像不变,故选C.15、A【解析】根据以下规律分析判断即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详解】A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选项D说法不正确.16、A【详解】A.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容易污染水,故A符合题意;B.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C.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旧金属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D【解析】A.扬州市冬季气温不是很低,最低气温一般在0℃左右,不可能达到-30℃,故A不符合实际;B.初中生50m跑的时间一般在7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km/h左右,故D符合实际。18、C【详解】手影、小孔成像、激光准直都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看见不发光的书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9、C【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以及空间位置而改变.【详解】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所以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不变.故选C.20、A【详解】A.B.迎着月光走时,月光从前上方射来,地面上的水坑产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强,所以亮处是水坑,故A正确,B错误;C.D.背着月光行走时,水坑镜面反射的光线不能进入眼睛,地面产生漫反射,有部分光线进入眼睛,所以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坑,故CD错误;故A正确.21、A【详解】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不同电阻不同,所以属于半导体材料。故选A。22、C【详解】试题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这两种声音人都是听不到的,故AB错;超声波由于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故C正确;次声波由于频率很低不可以用来制作声呐,故D错;23、B【详解】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B。24、B【详解】A.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故A错误;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故B正确;C.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声音的响度低一些,故C错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通常都伴有次声波,我们可以通过次声波来预警一些自然灾害,故D错误。故选B。25、D【详解】A.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的,A错误;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那么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更靠近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大,焦点不可能在a点,B错误;C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那么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更远离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小,焦点不可能在c点,可能变在b点,C错误、D正确.26、C【详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灯泡变暗,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小,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下面的接线柱一定接入C,上面的接线柱接A或B。故选C。27、D【详解】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正确;B.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正确;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正确;D.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错误.28、B【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融化;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夜晚水蒸汽液化;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是夜晚水蒸汽凝华;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是冰升华。故选B。29、C【详解】A.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不符合题意;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C.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C符合题意;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和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0、D【详解】A、验钞机验别钞票,这是利用紫外线,故A错误.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这是利用可见光的反射工作的,故B错误.C、光缆传递信息,它是利用光在光缆中传播(反复反射)来工作的,故C错误.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就是运用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A酒精酒精【详解】[1]水沸腾的过程液体不断地汽化成气体,所以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故A正确。[2]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C,萘的熔点是80.5°C,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3]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C,固态甲苯的温度在-95°C以下,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C、-117°C,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32、高频率【详解】[1][2]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的。33、运动静止相对【详解】[1]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时,相对于草地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它们是运动的;[2]小袋鼠相对于袋鼠妈妈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3]由此可见: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4、DB【解析】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D正确;由ρ=m/V知道,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而改变,是一个恒量,因此图象B正确.35、液化内【详解】[1]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玻璃窗上起雾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液化现象,从而形成液态的水;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36、反入【详解】[1][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自变量,反射角是因变量。37、cmmin【详解】[1]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一支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所以是20cm;[2]中学生正常的脉搏跳动速度在75次/min左右,所以脉搏跳动10次大约需要12s=0.2min。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时间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时间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38、信息能量【详解】[1]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2]超声波清洗机可以清洗眼镜,利用声波传递能量。39、变大保护电路【解析】(1)由图示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的,当油面下降时,浮球下降,变阻器指针向上移动,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流会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2)当指针移动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变为0,此时由于定值电阻的存在,电路中的电流不会太大,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40、0.8360015【详解】[1]因为1m=1000mm,所以[2]1h是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