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这一系列事件,向世界展现了堪察加半岛作为“地球活跃地带”的惊人能量。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个半岛上。
堪察加半岛是俄罗斯第二大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北接欧亚大陆,南隔千岛群岛与日本相望,东濒太平洋,西临鄂霍次克海。
堪察加半岛的地理位置(红色部分)
地质地貌
从板块位置看,堪察加半岛正处于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俯冲的消亡边界。这里是全球火山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持续的板块挤压与碰撞,塑造了半岛独特的地貌格局。
六大板块分布图 图源 | 湘教版教材
大洋板块(密度较大)向大陆板块下方俯冲时,会产生强烈的挤压应力。当岩石承受的应力超过自身强度极限,就会引发断层突然错动,释放巨大能量,从而引发地震。
大洋板块俯冲大陆板块示意 图源 | 网络
同时,俯冲板块下沉至地幔深处后,其携带的含水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分解,释放出以水为主的挥发分。这些挥发分会向上渗透到上方的地幔中,降低地幔岩石的熔点,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因密度低于周围岩石,在浮力作用下沿着地壳或地幔的裂隙、断层等薄弱带向上运移,最终可能喷发形成火山。
半岛上有160余座火山,其中29座为活火山,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其中,克柳切夫火山(海拔4750米)是欧亚大陆最高的活火山。
8月4日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拍摄的喷发中的克柳切夫火山。
图源 | 新华社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火山学和地震学研究所供图)
板块俯冲引发的断裂活动,使半岛地表形成了密集的褶皱山脉与谷地。半岛中部的中部山脉与东部的东堪察加山脉构成了地形骨架,山脉之间发育着宽广的河谷与盆地。
其地形特征如下:
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
中部山脉呈现东北—西南向延伸;
两侧沿海为狭窄平原。
图源 | 中国国家地理
同时,受冰川作用(半岛内约有405条冰川)影响,半岛北部留存着大量冰斗、角峰等冰川地貌,而南部沿海则分布着海蚀崖、海蚀洞等海岸地貌,多样的地貌类型记录了地球内外力作用的长期塑造。
堪察加半岛冬季积雪厚,冰川数量多的主要原因:
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的水汽条件充足;
冬季降雪多(冬季风东进的过程中,越过鄂霍次克海增温增湿,在堪察加半岛西岸受地形抬升),形成冰川的物质条件充足;
冬季寒冷漫长且半岛东岸有千岛寒流流经,利于冰川形成;
该地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高,冬季气温较低。
气候
堪察加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极地气候的过渡带,受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的共同影响,气候呈现出寒冷湿润的显著特征。
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长驱直入,使半岛北部气温可降至-40℃以下,南部相对温和,但平均气温也在-15℃左右;
夏季,太平洋暖湿气流带来丰沛降水,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可达1000-2000毫米,而中部山地因地形抬升作用,降水更为集中,部分区域甚至形成永久性积雪和冰川。
右图源 | 地图帝
其中,在地形影响下,半岛气候的东西差异十分明显。
东部沿海受千岛寒流影响,夏季气温较低,多雾;
西部受鄂霍次克海影响,冬季降雪量大(大湖效应),形成独特的“雪林”景观。
水文
半岛上的河流多源于中部山地,受降水与冰川融水补给,形成了放射状水系。
主要河流包括堪察加河、品仁纳河等,这些河流流程短、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夏季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常形成洪水;冬季气温极低,河流普遍封冻,部分河段冰层厚度可达1米以上。
图源 | 网络
植被
气候的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共同造就了堪察加半岛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
堪察加苔原图源 | 中国国家地理
从沿海到山地: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苔原、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等植被带。
从低纬到高纬:
南部沿海因气候相对温和,出现了少量阔叶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景观;
中部山地则是针叶林的王国,西伯利亚落叶松、云杉等高大乔木形成茂密的森林,为棕熊、驯鹿等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北部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植被以苔原为主,低矮的苔藓、地衣与耐寒灌木构成了独特的极地植被景观。
生物
堪察加半岛是世界上棕熊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数量超过1万头,这些“森林之王”在河流中捕鱼、在森林中觅食,成为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此外,这里还生活着北极狐、狼獾、海狮等独特动物,沿海海域更是鲸鱼、海豹的重要栖息地。
河中捕鱼的棕熊 图源 | 中国国家地理
受到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的限制,堪察加人口密度较低,且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人口稀少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候严寒;
半岛上多火山活动及地震,生存环境恶劣;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外吸引力不强;
资源开发难度大;
地理位置过于偏远。
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纬度较低,且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气候相对温暖;
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海运便捷;
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的影响较小;
地方首府,经济较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
沿海海域受寒暖流交汇影响,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渔业是半岛的支柱产业,沿海城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重要的渔港。
堪察加首府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
图源 | 中国国家地理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业逐渐兴起,火山徒步、温泉疗养、野生动物观测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着全球游客。
然而,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捕捞导致部分鱼类资源减少,旅游活动的增加也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压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俄罗斯政府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严格限制矿产开发与工业活动,努力维护“冰与火之国”的生态平衡。
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区首府,为最大的城市。该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下图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C
【解析】从材料可知堪察加半岛内部地势高差大,海拔气候差别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由于半岛的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大型植食类和肉食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相对较小,排除A选项;从图中可以看到堪察加半岛上有火山分布,火山频发,容易引起森林大火,使大型生物难以生存,B选项排除;由于堪察加半岛位于中高纬地区,气候相对较为寒冷,其植物生长缓慢,由于为植食类生物所提供的饵料生长慢,难以支撑大型生物的生存与繁衍,排除D选项;堪察加半岛三面环海,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显著,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迹罕至的水源地,淡水资源较为充足,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 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堪察加半岛位于中高纬地区,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堪察加半岛偏南部的沿海地区,纬度相对较低,同时靠近沿海地区,气候相对温暖,适合人类生存,故成为半岛上最大的城市,B选项正确;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的渔业资源和森林资源对城市人口的吸引影响有限,在城市发展中,都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的因素, A、D选项错误;由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相对较为稀少,同时堪察加半岛地势起伏较大,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所在区域,交通设施并不完备,C选项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