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0,000平方公里
巴西利亚大教堂、安第斯山脉、印加博物馆、亚马逊河等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美洲板块
South America
大洲
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
434,189,442人(2019年)
21.4人/平方公里(2011年)
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等
基督教、天主教
收起
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做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最早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高原地带是南美大陆古文明发原地。早在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
1526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发现印加帝国。
1529年,印加帝国爆发了争夺王位的内战,实力大大削弱。
1533年,皮萨罗率军入侵印加帝国,设计杀害了帝国末代君主阿塔瓦尔帕,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
印第安人的家园被破坏,古文明遭摧毁,人口锐减。为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又从非洲贩入大量黑奴。宗主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强迫殖民地人民专门生产一、二种能在国际市场牟取暴利的农矿产品,形成单一产品制,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也逐渐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到18世纪后半期,宗主国所竭力维护的殖民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个主要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南美洲人民走上独立战争的道路。
1810年,武装起义烈火燃遍整个南美洲。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西、葡殖民统治。
南美洲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其中以西蒙·玻利瓦尔解放委内瑞拉、建立共和国最具代表。
19世纪初,整个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葡萄牙更在1808年被法国所占领。因此,葡萄牙的布拉干萨王朝(Dinastia de Bragança)逃亡到南美洲的殖民地巴西,1809年更迁都里约热内卢。
1815年,巴西得以成为王国。而后巴西分别被佩德罗一世和二世统治,1870年代以后,废奴主义的呼声愈来愈大。1879年,主张废奴的人士开展了废奴运动,各省议员随即开展了省议会,投票表决废奴运动。1883年,“废奴联盟”成立,废奴运动蔓延全国,1889年佩德罗二世逃亡至法国,巴西帝国正式瓦解。
19世纪末崛起的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挤其他国家的势力,成为南美洲的霸主。南美各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霸、反殖,维护国家主权的长期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斗争日益深入和广泛。南美国家带头发起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掀起了以收回民族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国有化浪潮,积极推行地区经济一体化,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和1975年,英属圭亚那和荷属圭亚那(苏里南)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今南美洲除法属圭亚那和英国、阿根廷的争议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外,共有12个独立国家。除阿根廷曾属发达国家外(后来由于经济危机而经济倒退),它们均属发展中国家。
南美洲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面积约1784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间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33%,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7%。全洲平均海拔600米。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则有呈带状分布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脉则为高山气候,在南美洲东南部则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26.8℃之间,远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地区炎热。南美洲各地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像亚洲、北美洲那样变化剧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70%以上,为各洲中沙漠面积较小的一洲。
由于安第斯山脉影响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洲水系内流区域很小,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
地震灾害
南美洲的造山运动是由南美洲板块和那兹卡海板块相互挤压而成,形成安第斯山脉,属新褶曲山脉,其上又分布许多活火山。近一百五十年来发生四次重大地震,第一次为1868年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的大地震,死伤人数约7000人;第二次发生在瓦尔帕莱索(智利),地震强度为芮氏规模8.6,死伤人数约2万人,发生在1906年,第三次发生在奇廉(智利),地震强度为芮氏规模7.8,死伤约3万人,发生在1939年,第四次发生在钦博特(秘鲁),地震强度为芮氏规模7.7,死伤约6.6万人,发生在1970年。主要火山仍存有数座。
主要火山
南美洲最高的阿空加瓜山,位于阿根廷,海拔6960米,为死火山。另有尤耶亚科火山,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海拔6723米,为死火山。印加瓦西峰,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海拔6709米。青坡拉索山,位于厄瓜多尔,海拔6310米,属休火山。
厄尔尼诺
1997年12月厄尔尼诺现象观测到的海面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比平常上升了五度以上。
南美洲国家联盟
南美洲国家联盟前身为南美国家共同体(SouthAmericanCommunityofNations—CSN,南共体)。它由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5个安第斯共同体成员国,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个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以及智利、圭亚那和苏里南组成。该组织另有2个观察员国。南美洲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实现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全方位一体化,优先促进政治对话并深化在社会政策、教育、能源、基础设施、金融和环境领域的合作。
美洲开发银行
美洲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 IADB)也叫泛美开发银行。其宗旨是“集中各成员国的力量,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并协助它们“单独地和集体地为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美洲国家组织
南美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巴西和阿根廷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加之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和秘鲁,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洲的90%以上。各国现代经济都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或沿海地区,山区和边远地区经济落后。2010年南美GDP35783.24亿美元仅占世界649112.53亿美元的5.69%。从2000~2005年间南美洲经济出现负增长2010年南美洲许多国家经济名次还比2000年还低。
南美洲的2018年GDP约为3.6万亿美元,约为全球总量的4.25%。其中,巴西的GDP在南美各国中最高,约为1.87万亿美元,超过南美经济总量的一半。
南美洲的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要依各国情况而定,巴西、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等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总体在发展中国家属于中等,南美的巴西,金砖四国之一,是中上等收入的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较好,环境质量优于同样是金砖四国的中国和印度(巴西政府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发展程度较高的南美国家还有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委内瑞拉等。
南美洲的文化原以印第安人的文化为主,欧洲殖民者于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后引进黑奴以补充劳力,使本区血统复杂。因西班牙及葡萄牙带来的拉丁文化长期居主导地位,故南美洲常被称拉丁美洲,但印第安文化并未消失,且融入非洲黑人文化,文化间彼此冲突与融合,形成合成文化,使南美洲的文化更加丰富。
巴西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在正式场合,巴西人的穿着十分考究。他们不仅讲究穿戴整齐,而且主张在不同的场合里,人们的着装应当有所区别。在重要的政务、商务活动中,巴西人主张一定要穿西装或套群。在一般的公共场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衬衫、长西裤,女士则最好穿高领带袖的长裙。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欧式西餐。因为畜牧业发达,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类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产黑豆占有一席之地。巴西人喜欢饮咖啡、红茶和葡萄酒。
适合谈论的话题:足球、笑话、趣文等等。
智利
智利人1天吃饭多达4次。早餐他们喝的是咖啡,吃的是吐司(Toast),以简便为原则。下午1时左右,是正午的午餐,量多质佳。下午4时,再喝咖啡,吃数片吐司。晚上9时,吃正式的夜餐。到智利,自然是“入乡随俗”了,一天4餐,您可以照吃不误。
商务方面,随时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公私访问均需先订约会。持用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对照之名片最佳,当地可印英、西文名片,两天取件。与销售有关之文最好用西班牙文。姿态宜低而谦虚,最忌盛气凌人。圣地亚哥商人对此事甚敏感。许多当地商人的英语、德语流利。智利商人对第一次访智的外国人常感可笑,因为这些外国人往以为智利也是个热带、湿润、丛林密布的南美洲国家,实际上,智利的景观与欧洲相似。故你的注意一切采用欧洲方式就没有错。
智利人十分重视见面时的问候礼节,他们同外来客人第一次见面时,多要握手致意,熟悉的朋友,还要热情拥抱和亲吻。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见面,还习惯行举手礼或脱帽礼。智利人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夫人或太太,对未婚青年男女分别称为少爷和小姐。在正式场合要在称呼前加行政职务或学术头衔。智利人应邀参加宴会或舞会,总是带上一点礼物。人们有妇女优先的习惯,在公共场合年轻人总是将方便让给老人、妇女和孩子。
阿根廷
阿根廷人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礼仪与欧美其他国家大体上是一致的,并以受西班牙影响为最。阿根廷人大都信奉天主教,所以一些宗教礼仪也经常见诸阿根廷人的日常生活。在交际中,普遍采取的握手礼。在与交往对象相见时,阿根廷人认为与对方握手的次数是多多益善。在交际场合,对阿根廷人一般均可以“先生”“小姐”或“夫人”相称。
阿根廷人普遍喜欢吃欧式西餐,以牛、羊、猪肉为喜食之物。人们喜欢的饮料有红茶、咖啡与葡萄酒。有一种名为“马黛茶”的饮料,最具有阿根廷特色。
在阿根廷足球及其他体育项目、烹饪技巧、家庭陈设等等是适当的谈论话题,拜访阿根廷人时,可赠送一些小礼品。但是送菊花、手帕、领带、衬衫等是不适当的。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人喜爱鲜花,首都圣菲波哥大人更是爱花成癖,鲜花把这座号称“南美的雅典”的大城市装扮得像座大花园。哥伦比亚人举止安详,不急不躁,凡事喜欢慢慢来,请当地人做一次饭,常常需要等上个把小时。他们召唤人时,流行的手势是掌心向下,手指与整只手一同摆动。交了好运则用食指与小拇指伸直做牛角状。
哥伦比亚人与客人相见,常施握手礼。男子在见面或离开时,习惯与在场的每一个握手。哥伦比亚考卡省山区的印第安人与客人见面时,从不把身边的孩子撵到一边,为的是让他们从小就长见识,学习与外人相处的本领。
哥伦比亚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当地人最忌讳13和星期五,也不喜欢紫色。
截止到2013年,南美洲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为主。阿根廷和巴西交通较发达,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乌拉圭、智利等国拥有较稠密的公路网。南美洲公路总长约2000000千米,铁路总长约85000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100000千米。
南美洲四面环海,海岸线绵长,西南部智利海岸尤为曲折,多良港,南美洲最北部的巴拿马运河是世界海洋交通要冲,南端的德雷克海峡是巴拿马运河建成前自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如今仍为许多吨位较大的船舶航行的理想中转站。南美洲海港水深且大,品质优良,是各种船舶理想的停靠之地。
(南美洲各国港口,加粗者为重要港口)
巴拿马:科隆港、巴拿马城、拉帕尔马、戴维
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巴兰基亚、谢纳加、里奥阿查、布埃纳文图拉
厄瓜多尔:埃斯梅拉达斯、卡拉克斯港、曼塔、萨利纳斯、瓜亚基尔、马查拉
秘鲁:通贝斯、塔拉拉、奇克拉约、特鲁希略、钦博特、卡亚俄、利马
智利:阿里卡、伊基克、安托法加斯塔、塞雷那、瓦尔帕莱索、康塞普西翁、瓦尔迪维亚、蒙特港、艾森港、蓬塔阿雷纳斯
阿根廷:乌斯怀亚、里奥加耶戈斯、圣克鲁斯港、德塞阿多港、圣胡利安港、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布兰卡港、马德普拉塔、拉普拉塔、布宜诺斯艾利斯
乌拉圭:埃斯特角城、蒙得维的亚
巴西:里奥格兰德、佩洛塔斯、克里西乌马、若因维利、库里蒂巴、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维多利亚、塞古罗、伊列乌斯、萨尔瓦多、阿拉卡茹、马塞约、累西腓、若昂佩索阿、纳塔尔、福塔莱萨、圣路易斯、贝伦、马卡帕
法属圭亚那:卡宴、库鲁、圣洛朗
苏里南:阿尔比纳、新阿姆斯特丹、帕拉马里博、新尼克里
圭亚那:新阿姆斯特丹、巴蒂卡、乔治敦
委内瑞拉:卡鲁帕诺、库马纳、波拉马尔、拉克鲁斯港、巴塞罗那、迈克蒂亚、卡贝略港、科罗、蓬托菲霍、卡维马斯、奥赫达、马拉开波
南美的教育水平和识字率发展极不均衡。比如,玻利维亚有20%的人是文盲,而阿根廷只有5%。多数国家推行强制的免费基础教育。而中等教育则集中在城市。所有国家都有公立大学,但入学率各不相同。阿根廷有80万大学生,而巴西人口虽五倍于阿根廷,却只有50万大学生。
南美洲地区各国由于其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不同,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也不同,因此各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用于公共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占国民收入的不到2%,而较发达的国家则超过5%。富国和穷国之间人均医疗支出的比例为10:1。富国和穷国之间病床的拥有量为10:1,医生的拥有量为20:1。由于收入和投入的不同,各国的医疗卫生指标也明显不同。就是在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也不一样。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在医疗卫生条件方面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据报道,本地区占人口总数40%的穷人的患病机会比占人口总数20%的富人高4倍。除卫生指标上的差距以外,总的医疗卫生状况差别也很大。这大致可分为3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南锥体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7%,其医疗卫生水平与收入水平相称;第二种,巴西的投入较大,但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第三种,其余国家就其收入水平而言,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成就比预想得要差,卫生方面的投入比地区平均水平低50%。
南美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可分为3种:
(1)私人医疗卫生系统。本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私人医疗部门都比较庞大,其就诊量占地区就诊总量的一半,住院病人占地区的1/4。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患者的医药费。医院根据病人的支付能力提供不同水平的医疗服务。其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富有阶层。
(2)公立医疗卫生系统。公立医疗卫生部门由国家通过税收提供资金。病人免费就医。其服务对象大多是没有公职的和贫困阶层的人。
(3)社会保险卫生系统。社会保险卫生系统的医疗资金来源于入保人的医疗保险税。即入保人只要将其月工资收入按一定比例存入社会保险机构,就可在本系统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就医。本系统的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在公共部门和正规经济部门就职的工薪阶层。
南美洲体育事业比较发达,特别是足球,这里有传统的足球强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
足球赛事:南美杯、巴西足球甲级联赛、阿根廷足球甲级联赛
篮球赛事:南美洲男子篮球锦标赛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国家,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风景绚丽的海滩。该国充分发挥多姿多彩的热带风光、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优势,发展海滨度假旅游。旅游业成为近年来巴西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1年接待外国游客480万人次,占南美地区接待总量的33.14%,旅游创汇37亿美元,占南美地区旅游创汇的32.74%,解决了600万人的就业。
巴西的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阿根廷的布宜洛斯艾利斯、乌斯怀亚,智利的圣地亚哥,秘鲁的利马,哥伦比亚的波哥大、麦德林,厄瓜多尔的基多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美容旅游: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不仅货币汇率较低,还聚集了一批整形界权威医师。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来自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顾客预约整形。阿根廷2002年遭遇经济危机,导致货币贬值。相对低廉的物价吸引来了一批国外游客。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刮起一阵隆胸风,精明的商家开始整合旅游产业和美容产业,形成了整形、旅游、食宿一条龙服务。而对于发达国家的顾客来说,手术费用也比在国内接受同等手术便宜。例如,在美国做一个除皱手术需要约1.5万美元,而在阿根廷只需5000美元,隆胸和吸脂的套餐服务也只需3700美元。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
亚马孙河——世界水量和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阿空加瓜山——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尤耶亚科火山——世界最高的休眠火山
安赫尔瀑布——世界落差第一大的瀑布
秘鲁——钒的储量世界最多
智利——铜的储量世界最多;硝石的储量世界最多
哥伦比亚——绿宝石的储量世界最多
希帕基腊盐岩矿山(哥伦比亚)——世界最大的盐岩矿山
1.
2.
3.
4.
5.
6.
7.
8.
9.
10.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