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前夕,刚结束了欧洲战场的苏联依照与英美的约定,即将对日本展开打击。不过历经了残酷东线战场之后,苏联的损失极为巨大,倘若渡海登陆日本作战,还将再度蒙受重大损失。
所以,一个被命名为“引爆富士山”的计划被放到了斯大林的面前。
这个计划很简单,在苏联陆军登陆日本之前,用500架Pe8远程重型轰炸机,将爆炸威力仅次于原子弹的“斯大林超级炸弹”,扔进富士山的火山口,引爆这个日本最大的活火山,进而诱发地震、海啸和其它火山连锁爆发,以此彻底毁灭日本。
日本活火山分布图
富士山是一座多次喷发的活火山,从公元781年至今,有历史文字记载的喷发共有18次,最近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至今已经有300余年,而更上一次的喷发间隔,也是300余年。看来离富士山的下次喷发是不远了。
那么回过头看看苏联人当年的计划,是否有可行性呢?
在战后,美日两国的科学家用超级计算机进行过模拟,确定如果苏联的“引爆富士山”计划执行,确实会在日本引发大规模的地质灾难。至少距离富士山仅有80余公里的东京将无法幸免,必然会在岩浆、地震、火山灰的多重作用下化为一片人间地狱。
不过这个计划本身就不太可能执行。
首先,美国不会坐视。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美国在广岛、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决定性地钉死了日本法西斯政权的棺材板。美国此举是美高层认定:
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日本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将是美国涉足远东,对抗苏联的最佳桥头堡。悬于海外却又在海空攻击范围内,进可攻退可守,是钳制苏联扩大势力范围的不二之选。
所以加速日本投降,避免日本落入苏联之手是美国核爆广岛、长崎的首要目的。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也印证了这一点,曾经美、苏、中、英四国分割日本的计划不是早就不了了之吗?
其次,苏联力有不逮
Pe8轰炸机研制于1939年,最大航程4700公里、载弹4吨,最大航速仅为438公里/小时。并且可靠性极差,机械故障损失率甚至能与被敌击落率相差无几。
于是Pe8从1939年定型到1944年退出一线战场,仅用时5年,共计只生产了93架,算得上是一款极其失败的飞机。并且当时热衷于战术轰炸的苏联军方对这类战略轰炸机非常排斥,以至于除Pe8外整个二战期间苏联都没有第二款重型轰炸机。
那么,苏联想要凑齐能引爆富士山的重型轰炸机,只有求助于美英两国,这样问题就回到了第一点上,你说他们会给吗?
所以说呀,美国真算得上是日本的“大恩人”啊~
作者:等待的西西弗斯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