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53:火山爆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考答案与解析
【答案】1.B 2.C 3.A 4.C
【解析】1.根据地质循环图示,bcd都能生成a,故判断a表示岩浆,三大类岩石都能生成岩浆,故b由a生成,判断为岩浆岩。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一定属于岩浆岩。
2.火山喷发后火山灰主要进入大气中,由于该地区位于西欧,受盛行西风影响,雷克雅未克位于火山喷发地的上风向,故受火山灰影响小。
【答案】5.D
【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会导致地表温度下降,故A错误。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导致的。不会使地表温度下降,故B错误。火山爆发不会导致地区表面长波辐射增强,故C错误。火山爆发后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所以导致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进而使地面温度下降,故D正确。
【答案】6.A 7.B 8.D
【解析】6.火山喷发后,山杨是先锋物种,初期比例应较大;老黑山植被结构中,无论南坡北坡,山杨的比例均较大,推断老黑山火山喷发时间较近。
7.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的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蒸发较大,叶片面积小利于减少水分蒸腾;叶片厚,保水耐旱。北坡光照弱,叶面大,能接受更多太阳光照。
8.大气降水、人类活动与新老火山无关;老火山森林植被更复杂多样,森林凋落更多;新火山叶磷含量高,推测磷元素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物及火山岩石风化产
【答案】9.B 10.C
【解析】9.火山喷发后,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植被重新发育的方向应从水热条件比较好的低海拔开始逐渐向水热条件比较差的高海拔方向上发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自然带演替较慢,说明该地区自然带演替的时间要么很短,要么中途被中断过,要么是生长环境很差,演替很慢,从这三个角度来考虑的话,该地区火山喷发频繁,自然带演替过程经常被中断,植被破坏严重,加上火山灰的掩埋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火山喷发除了有火山灰肯定也有岩浆和浮石等,不利于发育土壤。ABD叙述正确 ,不符合题意,C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根据题意,答案选C。
11.(2)大气中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每点2分,答对2点得4分)
12.(1)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带,(2分)地壳运动活跃,地层薄弱,岩浆容易喷发(2分)
(2)鲁伊斯火山位于赤道附近,该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2分)沿岸受暖流的增湿作用影响,空气水汽含量多;(2分)鲁伊斯火山海拔高,气温低,水汽易凝结,降水多以降雪形式出现(2分)
(3)鲁伊斯火山海拔高,山顶冰雪覆盖多;(2分)火山喷发产生的炽热岩浆流和热浪使山顶的冰川大量融化,(2分)使附近河流水位猛增;火山灰云含有大量颗粒物,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水汽凝结使降水增多;(2分)滑落的岩浆碎屑物堵塞河道,河流排水不畅,因此容易使河流暴涨,产生洪涝灾害。(2分)
13.(1)哈拉哈火山群火山通道都是直立的,使火山喷发物均匀分布于四周,(2分)形成近圆形的火山口,(2分)火山口积水后,形成的天池(火山湖)也多呈近圆形。(2分)
(2)一般火山锥形成后,会遭受风化、侵蚀和搬运作用;(2分)火山锥形态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变,高度逐渐降低,最后形成平地;(2分)新形成的火山锥受外力作用的时间短,因此才能保持形态完美。(2分)
(3)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的树木枯枝落叶多,春季地面易燃物积累量大;(2分)春季多大风天气;(2分)春季降水少,林区干燥,气温回升快。(2分)
【解析】自然界中接近圆形的山体或湖泊多与火山活动有关,同时也与外力作用有关。结合材料及问题首先分析这些山体或湖泊是位于大兴安岭的哈拉哈火山群的天池,其火山口呈近圆形的原因,主要从火山通道和火山喷发物均匀分布四周两个方面说明。由于火山喷发机构的相对直立导致喷发物均匀分布在圆形火山口四周,之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接近圆形的天池(火山湖)。
(2)火山锥形成后会遭受外力作用而使其形态发生变化,时间越长,改变越大。因此,根据该地火山锥形态完美可推测,火山锥形成后受外力作用时间短,说明哈拉哈火山群形成时间短。
(3)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春季易发生火灾的物质条件主要是经历了上年秋冬季节,林区中积累的大量的枯枝落叶在春季由于积雪融化暴露出来,且较为干燥,为火灾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此季节易发生火灾的气象条件主要是: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春季气温回升快,天气晴朗,风力大,降水少,林区干燥等促进了火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