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把地震称为地龙翻身,那么火山爆发又称作什么

公元138年3月,汉顺帝终于明白,张衡的地动仪为何采用了八条龙衔珠的设计。原来,张衡并非为了追求外观的美观,而是为了彰显其深刻的含义,内里蕴含着独特的智慧。

公元138年3月1日,汉顺帝接到了一封急报,称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奇怪的是,尽管这一突发事件令人惊讶,汉顺帝与大臣们却并未表现出过多惊讶,反而皆投去佩服的目光,注视着张衡。原来,张衡设计的侯风地动仪早已准确预测了这次地震的发生,甚至在地动仪的预警之下,所有人都感叹它的精准,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回溯至公元132年,张衡成功完成了侯风地动仪的组装,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不仅是世界上首台地震勘测仪器,而且即便在今天,依然无法完全复原其精巧的设计,张衡的天才和远见令人敬佩。

古代文献中有描述,张衡的侯风地动仪外形宛如一只大酒瓮,瓮的八个方向各有一条龙,它们衔着铜珠,而瓮的底部则承托着一只金蟾蜍,张口待接。仪器内部装有精密的摆动装置,设计之巧妙令人称奇。对于它的原理,由于古籍未作详细记载,也没有留下设计图纸,现代专家推测,地动仪通过类似牙机的装置感知到地面的震动,并且能够判断震源的方位。

一旦某个方向发生地震,内部机制便会触发,龙口张开,铜珠落下。正因如此,地动仪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地震的方向及其震中大小。尽管如此,张衡的这一发明刚开始时并未得到大臣们的信任,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人类不可能准确感知千里之外的地震,除非是神仙才行。

然而,地动仪制作完成后的六年内并未发生任何动静,直到公元138年,突然西北方的龙口松开,铜珠掉落,造成一阵惊慌。由于当时没有明显的震感,许多人认为仪器出了故障。可是,不久之后,八百里外的快马急报传来,确认陇西一带发生了剧烈地震。当地震发生的地点与洛阳西北正好重合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张衡的地动仪如此准确,并开始系统地记录和监测每一次的地震观测数据。

至于为何地动仪采用龙的造型,原因也许并非单纯为了装饰。古人将龙视为天子的象征,常常出现在皇家物品上,凡人难以使用。而张衡的地动仪即使获得了汉顺帝的批准,龙的形象依然显得颇为不寻常。张衡身为一位知识渊博、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才华横溢的学者,深得郭沫若的赞赏,后者曾言:“如此全才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难寻,堪称万世景仰之楷模。”

张衡不仅制造了地动仪,还设计了浑天仪,并留下了大量学术著作,因而被后世尊为“木圣”。汉朝时期,尊崇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所有自然现象都与天意息息相关。地震在古代的天文、堪舆与星象学中被解释为“地龙翻身”或“地牛翻身”,这一说法无论在哪个地区,都体现了古人对地震现象的共同认知。虽然缺乏现代的科学理论,古人却通过敏锐的自然观察发现,地震前常伴有奇异现象,如群鸟聚集、夜空异光、动物异常行为等,这些迹象都曾被认为是地震来临的预兆。

在古人眼中,地震与地龙密切相关,地龙常被认为是引发地震的源头。据传,地龙的翻动、翻身,或是从地下钻出,都会导致地震。这个概念与现代地震理论中地下能量积累释放相似。龙,作为中国传说中的神兽,具有无穷的力量,它不仅代表自然力量,还被视作各种自然灾害的象征。张衡在设计地动仪时,排除了神话成分,以唯物的视角提出地震是由地下震动引发的,这一视角被记录在《后汉书·张衡传》中。

事实上,自上古至汉朝,许多先秦学者都对地震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当时的学者和天文观测者眼中,地震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现象,并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轻微的地震几乎没有人类感知,而动物却能敏锐察觉。较为严重的地震则可能引发裂地、山崩等现象,现代科学认为这与地下能量快速释放有关。古人虽然无法解释具体机制,却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逐步总结出地震的规律。

在古代神话中,许多人认为大地是由巨鳌托住,类似于今天的板块构造理论。古人将这些神话与自然现象结合,认为这些神物的翻身或苏醒会引发大地震动。正因为如此,古人称地震为“地龙翻身”,并将其与神灵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张衡设计地动仪时,剔除了神话的成分,采用了科学的观测方法来解释地震的成因。这一前瞻性的科学思想不仅超越了当时的认知,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通过这台地动仪,张衡向世界展示了科技的力量,让人们看到了预测地震的可能性,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深入理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不断加深,地震的规律和预测变得越来越精确。然而,古人对“地龙翻身”的认知在民间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秘现象的解读。在现代,火山爆发已不再被视作神的惩罚,而是可以通过科学预测和防范的自然灾害。

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火山活动并不频繁,相关记录极为稀少。中国的火山喷发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的两次重大事件,而在古代文献中,火山喷发的记载屈指可数。古人对火山爆发的少有了解,也使得火山爆发的专有词汇没有像地震一样深入民间。

THE END
0.日本火山开始大爆发,对此我不同情,却担心日本窥视中国之心加重而中国在对日战争中的目标一直是驱逐侵略者,从未有过占领日本的打算。最近,日本又因为火山爆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2023年2月8日,位于九州的婴岛昭和火山口时隔五年后再次猛烈喷发,接连发生了三次喷发,火山灰被喷射到达了1000米的空中。到了9日凌晨,火山灰和烟雾甚至达到了1500米的高度。同时,位于鹿儿岛县的十岛村火 jvzquC41o0ypj~3eqo5b1B:543=53=d34499;=<2
1.两千年来最大规模火山就隐藏在中国,最近开始活动,可能将喷发?据从1990年就开始研究中国境内长白山的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地质学家James Gill认为,长白山火山爆发可能是地幔热柱导致的。这是地球地幔热对流的一种方式。热岩浆从地幔底部一路上升至地幔顶部,导致岩浆进而喷出地表的现象。 地幔热柱一旦露头,那么火山持续喷发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地幔深处会有源源不断的热量供应,jvzquC41f{428<3eqo5bt}neng5HP^V7H9X17<799TJ/j}rn
2.火山引擎终于押中了MaaS的爆发文丨阑夕IDC有个报告是我从去年就开始火山引擎终于押中了MaaS的爆发 文丨阑夕 IDC有个报告是我从去年就开始注意的: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分析,这是对国内AI产业「商品化」最客观也是最真实的数据反馈。它直接反映了大模型的应用规模,而不是把IaaS、PaaS打包一起统计,可以说是tokens经济最核心的指标。 比如去年中国整个公有云的Tokens调用量几乎是从无到有 jvzquC41zwkrk~3eqo528A<:6963;8875:?18?5
3.汤加火山口苏醒搅动半个地球!千年一遇的火山喷发伤害性有多大部分中国上市公司称对业务影响较小 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后,投资者在第一时间去互动平台问询上市公司业务所受影响。多数上市公司暂未回复,部分回应称对业务影响较小。 鹏都农牧称,目前火山爆发产生的海啸仅对新西兰北地北部及东部沿海造成影响,海啸活动警告暂时解除,公司的牧场并不在受影响的范围内。目前,除了热带气旋Cody将jvzquC41yy}/ezhd0eun1ptpiuoggwlzkcthdrfq14634653/3=06@7634;`rl3jvor
4.中国科大研究揭示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高分辨岩浆囊形态和部分熔融状态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的地区,包括著名的长白山火山和五大连池火山区。其中长白山火山最大的一次喷发在公元910~1400年,是全球两千年来最大火山爆发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灾难,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903年,规模较小。五大连池火山区包括14座火山,最近的火山喷发发生于1719~1721年,分别形成了老黑山和火烧jvzq<84pgyy/w|ye0gjv0ls1kplp1:56:1=28?50jvs
5.中国科普博览从此,这个地处南极洲的小岛,成了唯一能进行海水浴的旅游胜地。火山喷发后,岛上的考察站被迫关闭,以后也没再重建。为了记取这个教训,人们就把这个岛改名为欺骗岛。意在提醒人们,随时警惕火山爆发。 实际上,南极大陆上的火山还有很多。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利用红外摄影技术发现冰下有许多尚在散发着热量的火山,他们把jvzq<84yyy4lgyz0pgz/ew4id1kbt}m1cpzbtlykec5tw{{kxg5tw{5280nuou
6.[中国新闻]壮观!熔岩喷流冰岛火山800年后再爆发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中国新闻]壮观!熔岩喷流 冰岛火山800年后再爆发选集 更多 《中国新闻》 20251111 12:00 《中国新闻》 20251111 07:00 《中国新闻》 20251111 04:00 《中国新闻》 20251111 03:00 《中国新闻》 20251110 19:00 《中国新闻》 20251110 21:00 《中国新闻》 20251110 18:00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8581>ce;7h8768g?9:36gd2<9d3;91clf5eh5jpmjz0unuou
7.[地理·中国]矾山砂岩层里的矾矿与火山爆发有着重要的联系[地理·中国]黄光升创造出五纵五横桩基鱼鳞石塘的建筑结构 [地理·中国]名为“滚灯”的民俗表演几乎遍及海盐的每一个村落 [地理·中国]海盐先民建起了高台与柱桩相结合的陡坡式建筑 [地理·中国]嘉兴市海盐县是古代中国的盐业中心之一 [地理·中国]堽城坝对引大汶河水入运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理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76nf9gc:49=9h:hhc5?5886l32?9gd65jpmjz0unuou
8.[地理·中国]雁荡山经历四次火山喷发形成如今的地貌《地理·中国》 20251022 自然奇观·天坑11 精选 更多 [地理·中国]古版书籍的制作工匠们靠手艺赢得关注 [地理·中国]南皮人磨炼出了五金制造的技艺 [地理·中国]三国时期的南皮迎来了一次文化的大发展 [地理·中国]汉代乐舞俑让后人看到了南皮礼乐弦歌的久远历史 [地理·中国]漳河澄泥是古代工匠烧造铜雀瓦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h5eo7;4h;f5;9775g9g@77948bd?k8h;5jpmjz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