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勘察加半岛发生8.7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导致地面开裂,房屋倒塌都是小事,最可怕的是它将带来影响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海啸。
其中,最着急的莫过于日本,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呼吁相关地区民众迅速避难,在日本的横滨地区,河水已经出现了倒流的现象,福岛第一核电场紧急停止排放核处理水。
然而,美专家直言:“最坏的情况还没来!”
俄罗斯远东的堪察加半岛外海突发8.7级强震,地震发生后不久,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向俄罗斯、日本、夏威夷、阿拉斯加以及南美洲的智利、厄瓜多尔等国家发布了海啸警报。
堪察加半岛附近的塞维罗-库里尔斯克小镇首当其冲,当地港口被高达4米的海啸波淹没,渔业设施受损,十几艘船只被冲走。
面对如此情况,日本气象厅迅速启动全国海啸预警,覆盖北海道至九州的17个沿海地区,预计最高浪高可达3米。
警报声在沿海城市此起彼伏,唤醒了数百万居民的防灾神经。日本首相石破茂紧急坐镇首相官邸,通过电视讲话呼吁相关地区民众立即向高地或高层避难。
据统计,日本全国近230个行政区对超过200万人发出避难指示,要求沿海居民迅速撤离至海拔30米以上区域或四层楼以上建筑。
然而,比直接的海浪冲击更令人不安的是沿海地区出现的异常水文现象,在横滨等低洼河口区域,海水倒灌导致河水倒流,原本奔流入海的河道被汹涌的潮水逆流淹没,水流方向瞬间逆转,街道上泛起浑浊的浪花。
自2023年起,日本开始将经过先进液体处理系统处理的核废水逐步排入太平洋,这一决定引发了邻国和国际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
尽管日本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次表示,经过处理的废水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但包括中国、韩国和部分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国家对此表达了担忧,担心长期排放可能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此次海啸事件让核废水的争议再次浮出水面,一些媒体报道指出,海啸引发的海水倒灌可能将已经排入海洋的核废水推回日本沿海,甚至影响福岛核电站的设施。
但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当海啸逼近日本海岸时,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海作业戛然而止,除了暂停排放,福岛核电站还紧急疏散了工作人员,加强对厂区基础设施的防护检查,防止海浪直接冲击脆弱的核设施。
目前,核电站未发现任何异常,反应堆冷却系统和其他关键设施均运行正常。
只不过,菲律宾、印尼、加拿大……整个环太平洋都进入了戒备状态,中国的上海和浙江沿海,也收到了海啸信号,启动了应急响应。
幸运的是,日本列岛像一道天然的防波堤,为我们挡住了最汹涌的能量,最终警报解除,有惊无险,但对日本来说噩梦远未结束。
专家“最坏情况还没来”的判断,和迟迟不肯降级的警报,像两座大山压在人们心头,被海水冲刷过的地区,已是一片狼藉。
随着板块运动的持续活跃和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剧,类似的事件可能还会发生。人类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更加审慎地处理与环境相关的决策,以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