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坐五个小时飞机,从洛杉矶飞往夏威夷。夏威夷1900年归属美国。1959年成为第50个州,是最晚“加入”美国的。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中部,离美国5000公里,离日本6000公里,恰居太平洋“十字路口”,是亚、美、澳三大洲之间的海、空运输枢纽,战略地位极重要,控制了夏威夷就控制了太平洋。
一提起夏威夷,首先是大海、沙滩、阳光,其次是日军偷袭珍珠港。夏威夷是火山喷发造成的一大群海岛,其中最核心的是瓦胡岛。檀香山市和珍珠港都在这儿。
来到夏威夷添了一位地导,是湖南籍的夏威夷女士吴莉莉,父辈来到夏威夷,她出生在本地。说话很有趣,说到美国选举时,总是“我们美国人”如何如何,说到某处风光时,又说“这里很像我们湖南湘西的张家界”,反正两头她都有份儿。她说夏威夷有三无,无海啸,无蛇,无地震。总之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地方。
吴小姐说,夏威夷是美国五十个州里面唯一有色人种超过白人的州,有色人种里除了土著之外,最多的就是日本人。这让我想起当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有许多本地日本渔民为日军当间谍,给美军造成很大麻烦。
吴小姐先带我们游览珍珠港,一进港先是一座巨大的铁锚,环游一圈,到处都是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导弹。这已经是我们参观的第二个美国军港了,军港成为旅游景点,供各国游人天天参观,既无美景又涉及军事秘密,有点儿匪夷所思。
展览馆里有图表,显示当年日军飞机是如何轰炸的,我们不懂英文,无法看得很明白,但看过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电影《虎!虎!虎!》,可以想象出当年轰炸的可怕和残酷。
其实稍微了解一点历史就知道,当年美国强令日军退出中国,归还侵略中国的土地,否则就中断石油供应,日军被逼急了,竟出此下策,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大败,滚出了中国。
有一幅地图清楚显示日军侵占中国领土与珍珠港之间的关系,日本本土与中国被占领土均为红色,然后一个箭头从日本直指珍珠港,表示日军舰队的指向。
军港以军人为多,我们在转悠的路上,遇一傻呼呼的士兵,向我们立正,敬礼,明显是为了逗乐,让我给他拍照。估计想说“中国人你好”,不会说,就来个造型。美国军人总是这么幽默,跟美国电影一样。
之后去市中心游览。看看旧日的王宫,因为夏威夷1896年才归属美国,这之前是王国。
这座王宫看起来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楼房,与想象中的王宫相去甚远,王宫对面大概是州议会,门前立着国王塑像,浑身镀金。总之,西方的王宫、皇宫的装饰多为黄金,以示尊贵。
路过闹市时,橱窗有一幅草裙舞广告,这是夏威夷的文化标志之一,是当地土著的原始舞蹈,充满野性魅力,我十岁左右就听父母说过,那时懵懂未开,觉得很可笑,难道她们就穷成这样?扎点儿草遮羞?现在总算来到草裙舞故乡,可惜并未见到真的表演。
夏威夷土著长得像马来人种,棕黑壮实,即使女郎也没有画儿中那么白嫩。
大风口位于瓦胡岛东南部,是通往海洋的山口,所以风力特别强劲。站在观景台上,太平洋尽收眼底。观景台下面是一群着白衣黑裙的日本女学生,唧唧喳喳笑个不停,我想他们也许为当年自己祖辈感到自豪吧,当然,也许与此无关,完全是女孩们自己的小玩闹。
在电影《虎!虎!虎!》中,日军早就看中了这个山口,制作了沙盘模型,进行详细研究。而且特意在日本找了一处跟大风口极相似的地形,命飞行员反复模拟训练,如何从太平洋通过大风口偷袭岛内基地。
这处景点很有纪念意义。我站在此处,可以想象得到当年日军航母上的飞机呼啸着,以极低的飞行姿态,躲过雷达监视,直插珍珠港。日本人非常卑鄙,航母舰队已经快到达夏威夷时,日本大使才给美国人下最后通谍,令美军防不胜防。
大风口立着一幅图,描绘古战场的一次著名战役,卡美哈美哈国王在公元1795年战胜瓦胡岛酋长。酋长和士兵逃到此处后,纷纷跳下高300多米的悬崖自杀,宁死不屈。
下午自由活动,我们自然要去海边,一路上准备的泳具终于到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大家都知道,夏威夷是世界海泳圣地,新疆的博斯腾湖旅游区竖着一幅大广告,一位晒得黝黑的比基尼泳装女郎,站在深蓝色天空背景下,手遮强烈刺眼的阳光,远处是沙滩和湖水,上书“和硕金沙滩,东方夏威夷”。夏威夷就意味着海岸、沙滩、阳光的顶级享受。十几年前我教出来的单位游泳队也曾向往过夏威夷,小何开玩笑说,如果中了五百万,咱们一块儿去夏威夷游泳!今天我终于替大家实现了愿望。
上午吴小姐说,千万不要去海边游泳,夏威夷到处都是火山岩,海底的火山岩块非常锋利,有人脚被扎破,因疼喊叫,一股海水直冲脑门,45秒就死了!
这话岂能吓住我?海中脚被扎破不止一次,经验多了,什么45秒死亡,不过是导游怕出事罢了!她必须这么说。
穿过一座公园,走向海边,一路断断续续下着阵雨,据说夏威夷几乎天天下午都有阵雨,说停立刻出太阳。夏威夷地处热带,又是七月盛夏,阳光虽强,但感觉并不太热,一是有海风吹着,二是天天午后有阵雨,远比北京的桑拿天儿舒服。
到了海边,看看沙滩还不错,风光也漂亮,还有玩沙滩排球的。一排青年男女在离岸很近的海水中站着,跳着,随海浪摇摆漂荡,真正入深水中游泳的极少。
我下海游了几个来回才发现,所谓沙滩只限岸边那一点儿,只要进入海水几米后就没沙子了,脚底下真是火山岩块,大致是球状,大小都差不多。脚轻触一下,的确有点儿扎脚,当然,我会注意别真的踩上去。
上午导游说,夏威夷本身没沙滩,海边的沙子都是每年花几十万美元买来的。如此看来,夏威夷实际上并不适合游泳,更不是什么海泳圣地,全是人工造出来的。向往了几十年,实际上还不如我们的“东方夏威夷”——和硕金沙滩,那沙子多细多软,中国哪儿也比不上。
当然,既来之,则安之,尽管沙滩是人造的,海底是火山岩,但泳还是要游的,照新疆话说:“澡还是要洗的”,只要注意就没事儿。
游了两小时,上岸休息,这时夕阳西斜,照在雨后空气中,映出一道道彩虹,飘在海边沙滩上空,时隐时现,美极了!
我们赶得很巧,今天是七月四日,是1776年美国先辈在费城发表《独立宣言》的日子,美国人把这一天定为独立日。导游说今晚在海边有一场焰火晚会,一定要看看。
太阳还没落,沙滩上就已经摆满了租来的躺椅,洋人们海浴完毕,躺在那里舒舒服服地喝着可乐,欢渡独立日,孩子们满地打滚,翻跟斗。
远处海中开过来一只大船,等天黑透了之后,焰火就从船上放出来,空中喷溅着五颜六色的火球,化为徐徐飘落的光带和火星,人们都在欢呼。
出国旅游也很有几处了,但碰上人家的独立日还是第一次。
想想看,美国独立已经240年了,而那时正是咱们乾隆爷刚刚完成“十全武功”,普天同庆的盛世年华,想不到那时候地球背面已经出现了一个200年后必将称霸世界的新兴国家。
就在这一天的纽约,恐怖分子在中央公园制造了爆炸。
从焰火晚会出来回旅馆,因来时的公园小路曲里拐弯,没个方向,再加上天黑林密,竟迷了方向,走到一条完全陌生的街道上,找不到回家的路。
幸好包里有一张导游发的旅馆问路图,拿出来给一水果贩看,他一看便知我住在哪里,给我连说带比划,我仍茫然。他又取出一本檀香山市地图送给我,并画出从水果摊到旅馆的路线图,我马上明白了。拿着地图,很快找到了旅馆。
看来夏威夷人民确是乐于助人,对不通英语的中国人更加热情,跟他们的气候一样热烈。
7月5日上午,我们沿瓦胡岛东海岸游览。路经一处山坡时,吴小姐指着山坡上的房子说,那几栋别墅就是香港大亨李嘉诚的家,李小时候上学如何优秀,到十六岁才离开夏威夷,这是我们夏威夷华人的骄傲。
然后又路过一处房屋,吴小姐说那是奥巴马小时候上学的学校,他在夏威夷高中毕业,18岁以第一名考上哈佛,后来当律师。这是我们夏威夷有色人种的骄傲(不管谁出名,不管华人还是黑人,吴小姐总有骄傲的理由),别看小小夏威夷,也出了不少名人。
我们停在一片礁石区观景。吴小姐自作聪明地说:为什么要到这里看海?从这里看海平线,能看出地球是圆的。我不禁好笑,哪里的海平线不都一样吗?我是画画的,自然很清楚,因为这里站得高,能看到更宽阔的海平线,而且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然后眼睛从左扫到右,很自然会有一种弯曲的错觉,于是认为自己看到了地球的圆弧。如果这么简单就能发现地球是圆的,恐怕亚里士多德时代就解决了。
夫人给我在海边拍照,夫人让我把手举起来,我们老乡江女士看了照片说:有大人物风范。
在到达礁石区之前,我们看到海面上有许多人正在玩冲浪,我以为车要停在这里,让我们欣赏冲浪,没想到吴小姐没让车停下来,却把我们拉到她自认为的“地球圆弧观景处”。
说句实话,夏威夷的水上运动之所以有名,其实不在游泳,而在冲浪,到夏威夷不看冲浪岂不是白来了?夏威夷是著名的现代冲浪运动诞生地,每年5月到9月是最佳冲浪时间,有13处著名的冲浪佳地,冬夏各不同,很多热爱户外活动的人们都会到这里玩冲浪。十五世纪时的夏威夷诗歌就已有冲浪的记载,而夏威夷冲浪文化最远可追溯到公元五百年至八百年间。
夏威夷为什么特别适合于冲浪?与它由火山形成海岛的条件有关,海岸比较陡峭,利于海浪快速积聚能量,再加上地处太平洋中部,海风易得,故容易形成比较高的有规律的海浪。
下午团友们游览西海岸,我们为了有充足的精力坐夜班飞机,放弃游览,去海边休闲。既然到夏威夷,哪能不游个够?换了一处又游了两小时海泳,中午天热,阳光厉害,再加上海浪太高,晃来晃去,头都晕了。这种海浪真的只适合冲浪,不适合游泳。游完躺在公园树下干草地上,美美睡一大觉,再画两幅水彩写生,充分享受夏威夷的热带海岛魅力。
七月五日晚上坐飞机,十几个小时,横跨太平洋,于第二天凌晨回到北京。因为飞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回到北京再加一天,已经成了七月七日早晨。
我每游一地,总要弄出来几条心得,算是收获。
1.美国游比起欧洲游,性价比差得多,欧洲只花一万六、七,看到的文化、历史、艺术加美景,绝对物超所值。而美国游要花两万,并没得到很多激动人心的精彩。本来这也在预料之中,美国没多少历史、文化和艺术。但因为美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一强国,是影响世界第一重要的大国,来看一趟也绝对有必要。
要想真正了解美国的人文,只靠旅游远远不够,必须住下来,长期生活在这里,才能有更多的发现。
2.在欧洲旅游,国家小,城市密集,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少,而美国面积太大,每一景点都相隔几百里几千里,光在路上坐汽车坐飞机就占去了一半时间,累得够呛。这感觉很像新疆旅游与内陆旅游之间的区别。
从地图上看,我们其实只在美东、美西各转了很小的一块儿,再加上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但除了黄石公园,最重要的景点基本都去了,对美国有了一个最概略的实地体验。
3.来之前想象中的美国,与来了之后看到的美国,可以说完全一样,美国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阳光、直率、热情、粗鲁、天真、强大、自信、宽容。
4.旅美安全是国内许多人为之担心的,这次旅美体会非常好,尤其在夏威夷,夜晚出行也毫无安全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