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正在家中休息的小克勒突然感觉到有一阵头晕,顿时“林妹妹”上身,担忧自己是不是应该冬令进补调理一下身体了……
后来看新闻才知道原来是发生地震了!
ONE
关于地震的回忆
虽然只是短短几秒的头晕,但是却勾起了小克勒心中对地震的“童年阴影”。
印象中小时候也经历过地震,去查了下资料,上海近几十年有强烈震感的地震一共有两次:
听一位75后朋友说起过84年的那一次,她正在睡梦中,被父母吵醒说是地震了,当时感觉房间晃得很厉害,然后就被父母包进被子里,当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就这么被裹在被子里冲下了楼,跑到外面后发现大家都是衣衫不整穿着睡衣从家里跑出来的,再过了一会儿感觉没什么事儿了,大家就开始噶噶三胡,各回各家;
85后小克勒有记忆的是96年的那一次地震,当时也是晚上,就听到厨房碗柜里的碗碟都发出了清脆的碰撞声,跑到阳台看到对面的邻居都站在楼下马路上了,还有叔叔阿姨拼命喊我们下楼,顿时感觉气氛恐怖又紧张,但我爸依然很淡定地站在我家三楼的阳台上,跟我说:“没事的,就是地震,一会儿就好了”。
反正到最后震感结束了我们家也没下楼,就跟站在看台上看戏的观众一样一直傻站在阳台上。
长大以后,回忆起那次地震,仍然心有余悸,幸好上海不在地震带上,只是有震感而已,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否则以小克勒家这种毫无防范意识的状态,真是不堪设想。
TWO
遇到地震如何应对
现在随着网络的发达、以及几次重大自然灾害之后民众防范意识的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应对措施比以前进步了许多。
上海也是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努力普及并提高大家的防震减灾意识,像学校里经常会有应对地震或火灾之类的科普教育课和模拟演练;
还有很多写字楼物业,也会定期安排应急通道逃生演练,让大家学习紧急状态下如何有序应对。
如果当年小克勒也有这么高的觉悟,绝对不会和我爸一起傻傻地站在最危险的阳台上。
天灾无情人有情
说起地震,全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
当时小克勒还在读大学,几乎每天看到汶川地震相关的新闻时都会忍不住流眼泪,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小区里,大家都是含着泪、排着队给汶川的受灾同胞们捐款。
那时班上有个女同学,给我们讲述从小到大在四川经历过的地震回忆,从最开始的惊慌失措,到长大后的沉着应对,但是每一次和死神擦肩留下的恐惧,都深深刻在脑海里,怎么都挥之不去。
在天灾面前,人类显得无比渺小。
至今仍然不敢多回看历史上惨痛的那一页,很难想象当时汶川的人们经历了怎样的绝望与悲痛,好在我们华夏儿女有着惊人的动员能力和齐心协力,以极高的效率和极强的使命感完成了灾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记得那时候上海有很多驰援汶川的医护人员,大家都是争先恐后要去参与援助;
还有很多民间组织也自发加入各种志愿者行动,有几个民间慈善组织至今仍然在帮助着四川的孩子们;
那时小区里的阿姨妈妈们出门买菜碰面的寒暄都变成了“侬今朝捐款了伐”……
那时感觉自己虽然身在上海,但是心与汶川同胞们同在,这真的是一座富有同情心、也充满大爱的城市。
当年上海对口援助重建的四川城市是都江堰,所以关于都江堰的新闻小克勒都会特别多留意看几眼,后来看到都江堰的人民群众恢复了往日的安居乐业,重建之后的城市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很多上海的游客还特地去都江堰旅游,真的深感欣慰。
生活在上海、生活在中国、身为华夏儿女,经常让小克勒感觉到,这是一座美好有爱的城市、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