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海啸

预计海啸17-20时到达浙沪沿海海域

【预计海啸17-20时到达浙沪沿海海域】北京时间 7 月 30 日 7 时 24 分,一场震撼世界的 8.7 级强震在俄罗斯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北纬 52.40 度,东经 160.20 度)轰然爆发,其威力之巨,瞬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这一地区本就处于地震活动极为频繁的千岛 - 堪察加俯冲带,太平洋板块以每年约 8 厘米的速度向欧亚板块俯冲,地质构造复杂,造就了深度超 1 万米的千岛 - 堪察加海沟,也为强震的孕育提供了条件。此次强震,更是被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确认为 1952 年以来该地震带所记录到的最强地震。​地震发生后,俄罗斯当地受灾情况牵动人心。堪察加边疆区行政长官索洛多夫透露,首府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一所幼儿园的墙壁在地震中坍塌,万幸的是,暂未出现人员伤亡。但地震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部分地区出现停电现象,网络信号也变得微弱,路面上的汽车剧烈晃动,居民家中衣柜翻倒、镜子破碎。当地卫生部门消息称,不少居民在从室内跑出避险时受伤,还有一名女子在新机场大楼内受伤,所幸所有伤者都已得到救治。为保障游客安全,堪察加火山自然公园宣布,未来 5 天内临时关闭堪察加半岛上的部分火山游览路线,因为地震活动增强,落石风险显著增加。​而在萨哈林州的北库里尔斯克市,沿海地区遭受首波海啸袭击,海水汹涌灌入,当地一处港口和一家渔业企业被无情淹没。州长利马连科表示,居民们将前往地势较高的区域避险,直至海啸预警彻底解除。应急部门全员出动,争分夺秒,只为保障民众安全,让生活尽快恢复正常。​这场强震引发的海啸威胁迅速跨越国界,席卷周边国家。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迅速向整个夏威夷州发布海啸警报,官员们依据现有数据,严肃指出此次地震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海啸,且其威力足以对远离震中的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与此同时,阿拉斯加州部分地区也发布了海啸警告,预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递到民众耳中,当地政府严阵以待,全力筹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海啸威胁。​

日本气象厅也对太平洋沿岸多个地区发布了海啸警报和海啸注意预警,警报覆盖北海道、东北地区到关东、中部、近畿及南部岛屿等众多沿海区域。当地时间上午 10 时 17 分左右,日本气象厅确认第一波海啸已抵达北海道根室市,观测到当地最大海啸高度为 0.3 米左右。而此前,日本气象厅曾预计部分地区将出现最高达 3 米的海浪,反复呼吁民众 “高度警惕”。一时间,日本沿海地区民众纷纷按照应急预案行动,商店紧急关门,人们携带必要物资,神色匆匆却又秩序井然地向高处转移,整个社会都在与潜在的海啸威胁争分夺秒。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同样迅速对北苏拉威西岛、北马鲁古群岛、西巴布亚省和哥伦打洛省发布海啸预警。相关部门通过大喇叭、传单等多种方式,走街串巷向民众传达预警信息,并加强沿海巡查,密切关注海面动态,一心为民众筑牢安全防线。​

我国也未能置身事外。记者从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获悉,该中心于 30 日上午发布海啸黄色警报。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52.53°N, 160.16°E)发生的 8.8 级地震(震源参数修订,震源深度为 20 千米)已经引发海啸。截至 11 时实况监测结果显示,震源附近的海啸浮标已经监测到 90cm 的海啸波,日本、俄罗斯沿岸分别观测到 30 到 50cm 的海啸波。预计海啸将于 13:30 到达台湾沿岸,17 至 20 时先后到达浙江、上海沿海海域,对台湾东部、浙江北部、上海预测最大波幅分别为 60cm、40cm 和 30cm。这意味着我国上海、舟山南、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将受到灾害性影响。海啸黄色警报的发布标准为: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响,预计海啸波将会在我国沿岸产生 0.3(含)~1 米的海啸波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台风 “竹节草” 正在浙江省境内移动,预计将在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引发 100 厘米左右的风暴增水。在海啸与台风的双重影响下,沿海地区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自然资源部决定于 7 月 30 日 10 时针对浙江省和上海市启动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要求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随时滚动更新发布海啸警报,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组织开展加密观测,各有关单位依职责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

回望历史,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23万人死亡,其中泰国普吉岛因预警滞后损失惨重。"当时没有全球海啸监测系统,地震发生2小时后海啸才抵达,很多人根本来不及逃生。"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山本健太郎在连线中感慨,"现在通过卫星、浮标和超级计算机的联动,我们能在地震发生后15分钟内发出预警。"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新的挑战。俄罗斯科学院堪察加分所记录到30日当天发生12次5.1级以上余震,堪察加半岛部分海岸出现土壤液化现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高孟潭指出:"这种'主震-余震-海啸'的复合型灾害,要求我们建立更立体的监测预警体系。"

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人类在大自然的强大力量面前,时常显得渺小而脆弱。一场地震、一次海啸,就能对无数生命和家园构成巨大威胁。但当看到各国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应对灾难时,又能深切感受到人类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力量。此次俄罗斯堪察加的 8.7 级强震及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再次警示我们,地球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质活动都可能引发全球性的连锁反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存在更多不确定性,这对各国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THE END
0.堪察加东岸远海地震海啸波下午到达我国台湾、浙江、上海沿岸经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综合分析研判,此次地震已引发越洋海啸,预计海啸波将于13时30分到达台湾沿岸,17~19时左右到达浙江、上海沿岸,最大波幅分别为60、40和30厘米。 目前,台风“竹节草”正在浙江省境内移动,预计将在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引发100厘米左右的风暴增水。海啸与台风双重灾害影响,沿海地区务必高度警惕,做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5;;96=5725>:9;>59
1.首页Map data © 天地图 审图号:GS(2024)0568号 海浪 海风 海温 地图锁定 15 12 9 6 4 2 单位:米 14日08时 14日17时 15日02时 15日11时 14日08时 近海预报 11月14日 11月15日 杭州湾 海温 18.0~20.0度 轻到中浪 1.2~2.0米 浙北海域 jvzq<84yyy4{lq~0pgz/ew4kpfky0s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