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5日为世界海啸日,意义在于促进人们了解海啸,促进全球海啸文化,使人们增强对海啸的意识,认知到海啸带来的危害,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
海啸带来的灾难
毋庸置疑是可怕的
但究竟什么是海啸?
遇上海啸时我们该怎么办?
许多人还是一头雾水
和小编一起了解关于海啸的知识吧!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上没有一条海岸线不受海啸的威胁。海啸是由大规模的海体位移造成的,触发因素是地球上最具威力的力量:地震、火山爆发和滑坡。其中,地震更是与海啸如影随形,海底地震带被称为海啸的“故乡”,但只有当地震造成大规模水体扰动时,才会成为引发海啸的“元凶”。
海啸波是什么?
海啸可分为两种
一类是危害极大的近海海啸,其生成源地距海岸200公里以内。
另一类是远道而来的远洋海啸。与地球上典型的、持续运动的海浪,有着明显的不同,海啸的时速高达800公里以上,在大洋表面延伸的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水量极大、速度惊人。
由于波浪的能量损失与其波长成反比,所以海啸波远距离移动时,所损失的能量十分有限。而一旦其接近海岸,水深变浅,传播速度骤然降低,前进受阻,波高便会大增,再加上后面高速海水的推挤叠加,仿佛有无数重型卡车发生了连续追尾,便会掀起携带巨大能量的惊涛骇浪,扑向陆地。
中国与海啸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但查阅近百年来的灾害记录会发现
中国破坏性海啸发生的频率极低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
一方面,以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等构成的岛链,屏蔽了中国大部分的海岸线,这是远洋海啸遇到的第一重防线;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沿海有着平坦且延伸极远的浅水大陆架,海啸波在进入这片辽阔的海域后,形成陆架假潮,能量大量损耗,抵达海岸时已成强弩之末。
而最危险的近海海啸,也因中国拥有较为稳定的海床,和海岸线上数千个岛屿礁滩构成的天然防波堤所屏蔽了。所以,无论是远洋海啸还是近海海啸,要在中国掀起巨大的天灾可谓难上加难。
海啸来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海啸对我们的威胁没有那么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当海啸来临时,除了依靠海啸预警
这些应急小知识你知道吗?
•如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快速撤离。
•海啸发生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洋生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大观,但此时千万不要去捡鱼虾或看热闹,应迅速离开海岸,向陆地高处转移。
•若海啸发生时,不幸落水要注意:
要尽量抓住大的漂浮物,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应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
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不要喝海水,海水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要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以扩大目标,让救援人员发现。
本微信公众平台“拾起卖资讯”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内容(图片、视频、文章等)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转载内容如有来源标记错误或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