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牵头建设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中心

中新网9月12日电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9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届大会在俄罗斯海参崴召开。会议同意由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牵头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

会议决定,批准由中国提交的《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建设框架方案》,同意由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牵头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以下简称区域中心)。会议同时决定设立区域中心筹建工作组具体负责建设工作。中国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莫庆炎先生被推选为南中国海区域海啸工作组主席。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南中国海海啸预警责任区主要包括南中国海、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周边沿岸共有9个国家。该区域的海啸预警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空白,由分别设于美国和日本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西北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提供临时性的海啸预警服务。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在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框架下积极推动南中国海海啸预警工作,呼吁南中国海沿岸国家密切沟通合作,共同建立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作为该地区海啸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发布、风险评估、应急减灾的技术支持平台,并牵头制订了《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建设框架方案》。

近年来,中国通过加强自身观测预警能力建设和国际沟通协调能力,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共同推进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本届大会批准我国牵头建设区域中心,标志着我国在南中国海周边海洋领域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对提升该区域应对海啸灾害的应急处置反应能力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下一阶段,中国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的协调下,积极开展南中国海区域海啸观测预警能力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尽早形成覆盖南中国海区域的海啸观测预警能力。

来自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等6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会。由国家海洋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香港天文台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THE END
0.中国科普博览我国近海海域虽不具备地震海啸的海洋条件,但地震引起1-2米波高的潮水涌上岸的情况还是发生过的。若发生7.5级以上强震,渤海和北黄海不会有地震海啸影响,但台湾及其附近有可能造成一定灾害。可见地震海啸仍是我国不容忽视的海洋灾害,尤其是闽台地区,本地地震海啸灾害的潜在危险仍然存在。jvzq<84yyy4lgyz0ep5wo~xgwo5fc{yj1qifcw4rtqzfe}4rtv72:7mvon
1.【中国之声】体检“山河”摸清风险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福建晋江市陈埭镇位于泉州湾湾底,历史上受台风风暴潮和海啸灾害影响严重。通过此次普查,晋江市全面摸清了121公里海岸线海洋灾害基本情况,把陈埭镇海岸线纳入风暴潮防御区,通过种植2912亩红树林有效降低台风风暴潮的影响。晋江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与地质矿产科科长王玉志介绍,海岸区域凡是有红树林分布的地方,海堤就不易被冲jvzquC41yy}/gvjtkplp0ls14284/991285da:733;<5;B:0jvs
2.驻大阪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海啸灾害【#驻大阪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海啸灾害# 】受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影响,1月16日,日本针对包括我领区部分地区在内的多个沿岸城市连续发布海啸预警和避难指令,不排除今后持续发生相关次生风险的可能。中国驻大阪总领馆提醒领区特别是相关城市中国公民,密切关注日本气象厅最新预警和防灾信息,避免前往危险地带,确保人jvzquC41pg}t0|npc0io1t}14283/96/385eg}fkn/ol{jpwo{674?5930j/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