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亚欧大陆的名称
(2)图中A是______板块,F是______板块。
(3)B是______板块,该板块地震______(多或少)。
(4)C是______板块,D是______板块。
(5)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______,E是______板块,该板块与C板块、D板块之间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地震带-----______。
(6)下列图片展示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D板块与______(选:C或E)板块之间,这种运动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7)当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2)美洲;太平洋
(3)南极洲;少
(4)印度洋;非洲
(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欧亚;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C
(7)保护好头部;躲在室内狭小的空间里;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找近水源、食物地方躲藏等
【解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分别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之间会发生张裂和挤压运动,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形成了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据图分析可知:
(1)亚欧大陆是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合称,亚欧大陆欧洲部分的西部,北濒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亚欧大陆亚洲部分的东部,东、南、北3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亚的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和黑海。
(2)图中A是主题位于南北美洲的美洲板块,F是主体位于太平洋中的太平洋板块;
(3)B是一块包括南极洲和周围洋面的板块的南极洲板块,该板块地震少;
(4)C是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的印度洋板块,D是几乎包含整个非洲大陆,向西一至延伸到中大西洋海岭的非洲板块。
(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F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E是亚欧板块,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与、D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6)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全球共分成六大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过程中,若两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D非洲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发生张烈运动,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7)当地震来临时,千万不要紧张,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避险。如路上行人应尽可能跑到空旷地方;在野外者要避开山脚、陡崖;室内人员应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题目】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是
A.汶川地震B.玉树地震
C.智利地震D.日本地震
【2】当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A.立即收拾东西B.立即逃跑
C.立即打电话或告诉家人,然后再跑。D.立即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椅底下,就地避震后,再有秩序地撤离。
【题目】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达国家人口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B. 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价格往往较低
C.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劳动生产率高
D. 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手工业占主体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米。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称:
A____ B____ C____ D_____
(3)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小河E的流向(标在答题卡上)。
(4)小明从甲山头穿过A地到达乙山头,放眼一望,一时难以确定方向,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但你一定能告诉小明,乙山头就在甲山头的________方向。
(5)山顶甲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米
(6)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处。
【题目】阅读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
为 ;B为 ;C为 :D为 .
(2)A地的地形名称为 ,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 盆地和亚洲的 群岛.
(3)E地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4)A.B.C.D.E五地中,全年降水最丰富的是 地.
【题目】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和______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3)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4)A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B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