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像海啸一样冲来——中国山友回顾珠峰雪崩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林德韧 树文)躺在加德满都医院的病床上,中国登山者石磊依然心有余悸,作为珠峰南坡雪崩的亲历者,他亲眼见证了灾难、伤痛、哀号、离别,见证了孕育着希望和梦想的珠峰南坡大本营,经过了一分钟就从热闹喧哗变成哀鸿遍野。

“能活着,真幸运。”石磊说,这是雪崩发生后队友们挤在一起时为数不多的交流语言。

生存,是在那种情况下,人们最原始的愿望。

雪崩,在地震几十秒后降临

尼泊尔当地时间4月25日12时许,尼泊尔中部地区突发7.9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1级)强烈地震。这场地震导致了珠穆朗玛峰的雪崩,珠峰南坡大本营被毁,多名中国登山人员被困,多人受伤。

石磊对雪崩发生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我们在餐厅帐篷休息,突然大地剧烈晃动,第一反应就是地震。几十秒之后,看到对面山坡夹杂着雪和石块的巨大的雪崩向大本营袭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反向跑,大概跑了有十多米,雪崩已经到了我的背后,我趴在雪坡上,双手护住头,手撑起来给自己一个呼吸的空间,巨大的雪冲击着我,感觉自己快要被活埋,所幸这场雪崩只持续了一分多钟的时间。我抬起头来一看,我们的营地消失了,地上残留着帐篷破布和哀嚎的人们。我想要站起来,可是右腿却动不了,整个右半身钻心地疼。”

在4月份这个攀登旺季,石磊参加的团队有将近二十人准备挑战珠峰。他们原计划五月十日到二十日左右,天气好的时候登顶珠峰。雪崩的时间是中午,大本营的餐厅帐篷里人声鼎沸,这也让雪崩造成的伤害更大。石磊回忆道,雪崩发生之后,三分之二的营地都不见了,

“有撞击头部意识模糊的,也有骨折不能行动的,还有轻伤参与救援的,还有遇难的。雪崩从几百米的对面的山冲击过来,淹没大部分营地,像海啸一样。(雪崩发生后)有比较冷静的,也有眼神茫然的,还有受伤之后哭泣嚎叫的,现场是比较惨烈,”石磊说。

救援,寒冷的等待

巨大的灾难面前,石磊和队友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受伤的也远远不只他一人。“我身边三米处有一个队友,躺在地上动不了,她说自己骨折了。离她两米处有一个队友只穿一条内裤背对我们躺在雪地上,不知道是谁。远处还有几个队友头上都是血坐在那里。后来没有怎么受伤的队友和夏尔巴向导来帮助受伤的人。给我们从雪地里刨出来厚的衣服穿上,简单包扎伤口,”石磊说。

在大本营,夏尔巴向导们的营地受雪崩伤害比较小,他们在第一时间来紧急展开了救援。于是,两个夏尔巴向导搀扶着石磊去了附近的一个医疗帐篷,有国际救援队的医生看了他的伤势之后帮我用一个躺椅做了一副担架。大概七八个人抬着他用了将近半个小时到了IMG登山队的医疗帐篷,国际救援队的医生看了伤势,然后抬着他到了另外一个伤员帐篷。

伤员很多,石磊觉得自己关节还能活动,摸了自己的肌肉和骨骼,感觉应该不是骨折。不一会儿,石磊的队友麦子、柳青还有其他伤员陆陆续续的被抬了进来,他的全身基本动弹不了,感觉身体非常冷,蜷缩着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在营地大部分被毁的情况下,救援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石磊说,雪崩发生之后救援工作就开始了,第二天陆陆续续有飞机上来接伤员,但三个小时也就来了六七架飞机。忍着伤痛在帐篷里等待的时间非常难熬,他说:“当时大家说话很少,主要是说能活着很幸运、痛惜遇难队员、担心当天晚上会有余震再次引发大规模雪崩之类的话。当天晚上那个帐篷里面很冷,我们几个受伤不是很严重的都坐在椅子上,不敢睡怕有余震,挤在一起哆嗦一个晚上到天亮。”

未来,挑战的是内心

雪崩发生后的当天晚上,石磊就给家里人报了平安,家里人很担心,但没有多说什么。作为中国第一个户外运动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自然地理学和户外运动学交叉学科双导师,他在13年前就参加过科考登山活动。此后,他又陆陆续续攀登过慕士塔格峰、四姑娘山、雀儿山、玉珠峰等,可谓“登山达人”。不过,对于雪崩,他本人也是第一次亲历。

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去年,石磊也曾准备攀登珠峰,也因为雪崩事故而被迫放弃,但那一次显然没有这一次对他感受这样深刻。

石磊说:“以前登山也见过雪崩,但都不是在我们登山行进的线路上。去年雪崩有很多夏尔巴向导遇难,我没有亲历现场,当时还未到达大本营,今年这次是亲身经历。”

对于雪崩,石磊在专业知识的储备中也有比较详细的应急预案,这些知识的掌握也最大限度地帮助他减少了雪崩的影响。对于雪崩发生后应该如何自救,石磊介绍说:“平躺,用爬行姿势护住头部等关键部位,覆盖住口、鼻部分保持呼吸空间。尽可能在身边造一个大的洞穴。在雪凝固前,试着到达表面。节省力气,当听到有人来时大声呼叫。被雪掩埋时,冷静下来,让口水流出从而判断上下方,然后奋力向上挖掘——如果你还能动的话。”

石磊表示,登山者应该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去做选择,去决定是否去登山,思考登山在自己生命中的比重。而对于自己在未来是否会再次挑战珠峰,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THE END
0.堪察加地震海啸波会冲到家门口吗?海啸波今夜抵苏,波高仅20厘米根据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预计对我国上海、浙江舟山南部、台湾东部等沿岸造成一定影响,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已发布海啸黄色警报,于7月30日10时针对浙江省和上海市启动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作为上海和浙江的“邻居”,江苏人最关心的是海啸会冲到家门口吗?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Q6NURS9:567GSI7mvon
1.8.7级地震摧毁500亿核潜艇堡垒:12艘末日潜艇险些沉没,海啸冲垮俄地卫星图像显示,海啸形成的四米高"铁墙"直接砸向码头。正在维修的"奥斯卡"级核潜艇被巨浪推离泊位,螺旋桨卡进断裂的水泥墩;两艘"亚森-M"级潜艇的导弹装载台泡在泥水里,价值千万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检测设备彻底报废。更危险的是,三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舱门未关紧,海水疯狂灌入艇内,冲向装有16枚"布拉瓦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48B:49:=8a:52327l4‚50jvsm
2.历史上的海啸中国科普博览历史上其它主要海啸有:1498年9月20日日本北海道曾出现最大波高20米的地震海啸,并侵入内陆2公里,造成2万人丧生;1792年5月21日日本有明海附近的山崩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达50米以上,死亡15000人;1883年8月27日印尼冀巽他海峡因火山喷发引起海啸,最大波高35米,死亡36000多人;1933年3月3日日本三陆外海地震海啸,最大波高24米,死亡3jvzq<84yyy4lgyz0pgz/ew4id1kbt}m1qekbp8utqvkdv8utv3780qyon
3.8.7级强震引发4米海啸波,冲击俄核潜艇[基地,]中国潜艇救援船疑似7月 30 日,俄罗斯勘察加半岛发生了一场 8.7 级浅层大地震,震源深度为 18 千米,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沿岸观测到高达 3 至 4 米的海啸波。 而由于本次震中距离俄罗斯维柳钦斯克核潜艇基地仅 120 公里,引发了外界广泛讨论,地震是否会对该基地及其核潜艇造成损害? jvzq<84jgigoi7uh|jomkjt0eqs0mnqko1:94;96:54tj}rn
4.科学好故事|细说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小行星撞击地球后都发生了紧接着,巨大的海啸席卷了墨西哥湾,撞击附近的海岸线,并且辐射,穿越原加勒比海和大西洋盆地。海啸在墨西哥湾沿岸发生时高达100到300米,横冲直撞冲进300公里外的内陆,并将海底沉积物冲到海底深处500米。 被冲击翻到k-pg界线的中白垩纪有孔虫 撞击事件同时产生了辐射整个北美洲的爆炸冲击波,在冲击地附近引发超过每小时1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4282/9:/4:5eql2kmobc€h9;:;18: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