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日本地震观测到海啸!条船只遇险!

近期,全球多地临海国家接连发生地震及海啸事件,给当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是近期一些主要地震及海啸事件的详细情况:

1月13日19时41分左右,菲律宾南部西达沃省附近海域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当地时间1月13日19时54分,印尼巴布亚省查亚普拉县西北39公里处发生5.4级地震,震中位于南纬2.67度,东经139.7度,震源深度41公里。

1月12日4时27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21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3.77度,东经121.69度,距台湾岛约12公里。

01月03日04时43分,智利(南纬21.95度,西经69.15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近期临海国家的地震和海啸频发,不仅对当地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还对当地港口造成了严重影响。

地震能量的释放会导致地面震动,进而可能导致码头、桥梁、堤坝等设施破坏或崩塌,使港口无法正常运营。另外,地震可能会导致海底地形变化以及水深的变化,使得原本稳定的航线变得不再安全,船舶的通行受到阻碍。且港口容易受到极端海浪、气旋和地震等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地震发生后,除了港口设备受损需要清理与更换外,如果防波堤、岸基遭受严重损坏,重建时间至少要耗时数月,海啸带来港口的回瘀现象也会严重影响航道安全。

港口设施受损后,装卸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导致装卸作业被迫停止。此外,地震可能引发海底滑坡、泥石流和地壳运动,堵塞航道和港口水域,影响船舶进出港。

港口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地震导致港口运营中断,会使货物的运输路线需要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导致物资供应不足,对港口所在地区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港口的停摆还会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受损港口是重要的贸易枢纽,还可能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一定的波动。

针对地震对港口和航运的影响,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加强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气象、地质等部门的合作和数据共享,强化预测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和研判,确保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一线。鼓励结合实际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对港口承灾体技术状况和周边环境等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监测,提升港口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灾害险情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组织或配合有关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遇险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自然灾害结束后,妥善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范次生灾害,防止复工复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解除港口承灾体的防灾加固设施,使其恢复至正常生产状态。及时测量掌握进出港航道回淤情况,针对性进行清淤施工,保障航道水深满足通航要求。

在港口和码头的建设中,充分考虑地震力作用,选择合适的地基,合理设计结构形式和构造,采用高强度材料,设计抗震支撑和减震装置,增强结构连接部位的抗震性能,加强港口码头结构的耐震性能。维护单位应当根据港口基础设施运行情况、使用年限等,按照有关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编制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评估。对客运码头、危险化学品码头及其配套设施,或者遇台风、风暴潮、地震等自然灾害,维护单位应当加大检查频次。

在地震发生后,及时调整货物运输路线,确保物资供应的连续性。对于受损港口的货物,及时转移到其他安全的港口进行装卸和运输。对地震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减少经济损失。

近期地震及海啸频发,对港口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警监测,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整经济和物流策略,以应对地震带来的挑战。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港口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快速恢复运营,保障全球经济的稳定运转,确保港口和航运业的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智慧航运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E-PORTS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可为船舶经营管理方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E-PORTS能够实时监控航运动态、评估安全风险,智能规划作业航线和港口,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如需了解更多,可拨打400-9208810进行咨询。

THE END
0.此次地震引发海啸为何波及那么广太平洋沿岸多国受影响震中区域历来是中强至大震的频发地带。本次震中位于1952年堪察加半岛9.0级大地震震中东南方向45公里处,该历史地震曾引发了破坏性的环太平洋海啸。过去100年间在震源附近500千米范围内,曾发生过22次7.0级以上地震事件,最大的是1952年11月4日发生的9.0级地震。历史上该区域曾发生过33次海啸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5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9<616:<87>6;0jznn
1.4公尺海啸!俄强震波及菲律宾,台岛也受牵连,威力远超广岛核爆日本本身是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地区,因此它们对于这种天灾具有高度的应对能力。日本民众习惯性地向高地避难,确保自己的安全。此次海啸发生时,福岛核电站也暂停了排海作业,确保了核设施的安全。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沿海地区也未能幸免。预计30号傍晚,浙江和上海沿岸将出现30至40厘米的小规模海啸波,虽然灾难风险较低,jvzquC41okr/uxmw0eun1j4;3;?1;;68a3828;8796
2.持续关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徐锡伟表示,这个位置发生地震的特点是:板块间碰撞俯冲导致地壳强烈缩短和斜向剪切变形,高震级地震频发。 此次地震后,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 徐锡伟说,本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在台湾地区东海岸花莲附近可能会有海啸发生,但估计海啸的幅度不会很大。 jvzquC41yy}/f~ygpg}t0lto1p5bt}neng592A: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