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强震,数百万人需避险,美俄等多国相继拉响海啸警报大地震太平洋

9月19日,堪察加东岸近海海域发生7.8级大地震,此次地震引发海啸,数百万人急需避险,但好在没有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细心的观众就会注意到,这个地区7月29日就发生了一次8.8级大地震,9月13日又来一次7.4级的地震,再加上9月19日7.8级的地震……这一带怎么这么不太平?

这地震到底怎么来的?

海啸警戒

这可不是无差别攻击,而是一场为不同地区“量身定制”的跨国界危机,风暴的核心,无疑是靠近震中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地区。

这里的警报声最为尖锐,预警系统预测,高达3到10英尺,也就是差不多1到3米的海啸巨浪正在路上,这意味着低洼地带几乎肯定会面临洪水的侵袭,甚至更直接的物理摧毁。

涟漪向外扩散,第一个感受到强烈紧张的是美国的阿拉斯加,由于地理位置较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迅速发布了两道“海啸警戒”。

这不是闹着玩的,警戒范围从遥远的阿图岛一直延伸到阿姆奇特卡海峡,一个位于阿达克以西125英里远的地方,官方的建议简单粗暴:所有人,立刻远离海滩、港口和任何低洼的沿海区域。

再往外一圈,威胁的力度明显减弱了,当这股能量传到夏威夷时,已经变成了“警戒级预警”,预计的浪高也从骇人的3米降到了相对温和的0.3到0.9米。

这意味着什么?大范围的毁灭性洪水基本不可能了,但预警依然强调可能出现强劲的水流和小规模浪涌,足以将一个毫无防备的人卷入大海。

至于更遥远的美国西海岸,比如距离震中约4300英里的旧金山,则完全可以高枕无忧,那里的民众甚至都没有收到任何警报,道理很简单,再强大的地震波能量,经过如此漫长的跨洋旅行,也早已是强弩之末,基本消散在了浩瀚的太平洋里。

咋来的?

这场搅动了半个太平洋的地震,绝非偶然,它是那台名为“千岛-堪察加俯冲带”的地质引擎长期且有规律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个地区的“暴脾气”,就写在它的地质构造里。

想理解这台引擎的构造吗?其实就是两大巨头在掰手腕,太平洋板块,正以每年大约3英寸的惊人速度,执拗地向北美板块之下俯冲挤压。

勘察加地区正好是两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互相挤压的地方,这种地质学上称为“逆断层”的运动,就像一个不断上紧的发条,年复一年地在地壳深处积累着无法想象的应力,当这个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能量就会以地震的形式瞬间释放。

令人担心的是,这台引擎近期的运转似乎进入了“加速”模式,就在7月29日,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更为恐怖的8.8级强震,紧接着9月13日,又来了一次7.4级的“敲打”。

科学家们判断,这次的7.8级地震,正是7月那场8.8级强震之后,最大的一次余震,而它自己,也拖家带口,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十几次4.8到5.6级不等的余震。

但更让人担心的还是——强震有时会“唤醒”火山,这条地下边界叫做“千岛-堪察加俯冲带”,根本就是地壳的“火药桶”。

这种“地动”引发“山摇”的双重打击模式,能将灾害的破坏力与影响范围,放大好几个数量级,7月29日那场8.8级的强震过后,全球顶尖的活火山之一,克柳切夫火山,几乎是应声而起,猛烈喷发。

强震“唤醒”火山

这座火山可不是普通的小山包,它是全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距离首府大概280英里,这个距离,意味着它一旦全力喷发,火山灰和熔岩流将对整个地区的行政和经济中心构成直接威胁。

这种双重危机一旦叠加,后果不堪设想,地震的破坏主要在地面,而火山喷发带来的,是来自空中的第二重打击。

巨量的火山灰会瞬间瘫痪所有航空交通,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对经济活动和民众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这就像一个已经被打倒的拳击手,又迎面挨了狠狠一记上勾拳。

所以,当9月19日的强震再度袭来,全世界地质学家的目光,第一时间就都转向了那座火山,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科学家们正对其进行最密切的监控。

因为它就像一把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谁也说不准,这一次的晃动,是否会再次触发那个“唤醒”机制,这才是当前最令人紧张的潜在风险。

这次虽然主要发生在海外,但这种新闻也提醒我们: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平时学习点防灾知识、备个应急包、知道紧急撤离路线,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结语

希望阿拉斯加、夏威夷和俄罗斯沿海的居民们都平安,这一波灾难早点过去!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台引擎的下一次怒吼,会在何时,又会以何种方式,降临人间。

信息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日防卫省向太平洋派遣自卫队飞机收集海啸信息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首相官邸目前正在确认海啸的受灾情况,“海啸警报涉及到的地区的民众请立即到高台或高层建筑等安全区域避难”。 另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省向太平洋方向派出自卫队战机、巡逻机、直升机,以收集海啸信息。 日本气象厅早些时候发布海啸警报,称太平洋沿岸多地预计将遭遇高达约3米的海啸jvzquC41pg}t0|npc0io1po14286/96;B:880j/j}rn
1.江苏海域地震,引发海啸了吗?海啸地震新浪科技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地震参数测定结果和海啸波幅预报结论,及时发布海啸预警产品,主要分为海啸信息和海啸警报两类。 海啸信息指发生的地震事件预计不会产生海啸,或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重要影响;海啸警报指发生的地震事件预计会对我国沿岸造成重要影响。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4282/:6/3:5eql2kmv€rv‚z:2;:36B3ujvsm
2.我国海啸信息处理系统获国际赞赏9月25日至27日,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南中国海区域工作组(以下简称南海工作组)第十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与会成员国高度赞赏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海啸信息处理系统,希望共享该系统,并在本国部署和业务应用。会议听取了各国关于海啸预警能力建设年度进展,jvzquC41yy}/kƒntcp4og}4pgyy/j}rnAcoe?>797284
3.视频丨今天是第十个“世界海啸日”这些知识你了解多少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副研究员 高义:我国的海啸观测和预警技术水平在全球处于先进的水平,我们建立了全球定量海啸预警系统,在震后6分钟至15分钟可以实现海啸预警产品的发布。 收到海啸预警该咋做? 这些避险知识要记牢 专家表示,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如果接收到政府发布的海啸预警报信息和应急疏散指令,应立即按照政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MFLJFU:M273:S;TV0jvsm
4.受海啸相关信息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暂停核污染水排海据CCTV国际时讯消息,当地时间今天(7月30日)上午8点51分(北京时间7点51分),堪察加东岸远海强震引发日本多地发布海啸预警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员工发出避难指示,并称将关注海啸信息,监测海啸是否会对核电站产生影响。 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受海啸相关信息影响,已于当地时间上午9点05分(北京时间jvzq<84o0dpog€x0eqs/ew4fgvgjn86975>4:;;934?:5=3jvor
5.日本气象厅解除冲绳地区所有海啸注意信息日本气象厅于当地时间4月3日12时左右解除冲绳地区所有海啸注意信息。 当地时间4月3日9时许,日本气象厅对宫古岛、八重山以及冲绳本岛地区发布海啸警报,预测浪高将达到3米。 当地时间10时41分,日本气象厅将宫古岛、八重山地区、冲绳本岛地区的海啸警报调整为海啸注意信息。(总台记者 林博翰) 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zWYS7QJh6V|??0nuou
6.日本气象厅解除冲绳地区所有海啸注意信息【日本气象厅解除冲绳地区所有海啸注意信息】财联社4月3日电,日本气象厅于当地时间4月3日12时左右解除冲绳地区所有海啸注意信息。当地时间4月3日9时许,日本气象厅对宫古岛、八重山以及冲绳本岛地区发布海啸警报,预测浪高将达到3米。当地时间10时41分,日本气象厅将宫古岛、八重山地区、冲绳本岛地区的海啸警报调整jvzquC41o0imu7hp1fkucrq138985>6
7.海南省海洋厅发布重大地震海啸事件动态信息2025年7月30日,堪察加东岸海域8.8级地震已引发越洋海啸,海南省海洋预报台与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会商研判,预计海啸波将于今日16:30左右到达海南岛沿岸,最大波幅将不超过30厘米。建议受海啸波影响的海南岛北部、东部沿岸地区高度警惕,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 jvzquC41ejooc7mwcpwjw7hqo1gsvrhng1:OjuiifOkz2
8.在信息海啸中,这三种能力让你独善其身励志文章在信息海啸中,这三种能力让你独善其身励志文章 这个世界让我困惑不解。 铺天盖地的自媒体袭来,似乎人人都在写作,都在长篇大论,都在对发表见解;又或者,人人都在争做网红,开网店,接广告,吆喝买卖;又或者,人人都在创业或者准备创业,参加各种创业聚会,秀PPT,秀情怀。 jvzquC41yy}/{~|gpoo/exr1nk€ik8|gp|nbpp4354=77?3jvor
9.日本气象厅将宫古岛、冲绳本岛等地的海啸警报调整为海啸注意信息原标题:日本气象厅将宫古岛、冲绳本岛等地的海啸警报调整为海啸注意信息据日本广播协会当地时间4月3日报道,当地时间10时41分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6/641A7322;80|mvon
10.国际海啸信息中心(英)The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ITIC) is operated by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NWS) Pacific Region, and is co-located with the Pacific Tsunami Warning Center (PTWS) at NOAA's Inouye Regional Center in Honolulu, Hawaii, jvzq<84yyy4uu~scok}bxn3kphu0
11.尹后庆:学习——面向更好的未来2024科学新年大会演讲学会质疑——掌握从信息海啸中突围的武器 其次,我们追求的学习是学会质疑,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与国际学生的共同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提问的能力,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和答案。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在于,它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是肤浅的,缺乏主体的学习意义。为了回归孩子的jvzquC41gf{/gjxvfc/exr1pqjf48o{rf5o787246623A4w3co6;B: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