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堪察加半岛的地理条件使得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得到了相对的缓解。这个地区面积达到37万平方公里,但居民稀少,只有大约32万人居住。居民的分布也相对分散,尤其是高楼建筑不多,因此目前为止,虽然物质损失严重,但人员伤亡相对较少。
这场剧烈的地震之所以如此强烈,与堪察加半岛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堪察加半岛恰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内,且位于鄂霍次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一个地质活动极为活跃的区域。早在1952年,堪察加半岛就曾发生过一次9.0级的强烈地震,当时海啸波及深度一度达到18.4米,环太平洋区域死亡人数接近一万人。此次8.7级的地震,很可能是70多年来堆积在俯冲带中的能量完全释放的结果,因此这次强震的发生并不意外。
地震引发的海啸波速度极快,达到700到800公里每小时,比高速列车的速度还要快。海啸波能够沿着太平洋传播,迅速波及到邻近的国家。最早受到海啸波及的是日本和美国。日本已经发布了最高等级的海啸警报,而美国夏威夷州也紧急呼吁居民撤离,避开可能的海啸灾害。那么,这场波及全球的自然灾害,是否会对我国造成影响?
7月30日,中国也紧急发布了海啸预警,台湾省、上海以及浙江沿海地区可能会出现30厘米的海啸。尽管海啸的波高看似不高,但海啸的威力却远远超过普通的潮汐水位。它是一道不断推进的强力水墙,不仅能迅速淹没低洼区域,还具有足以摧毁建筑物的强大冲击力。因此,即便是30厘米的海啸,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过,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的最新预测,7月31日时,已解除大部分海啸警报,仅广东的乌石港可能出现约10厘米的小规模海啸。
从我国的地理条件来看,东海、南海等沿海区域虽然距离堪察加半岛较近,但由于我国大陆架的存在,海啸难以深入内陆。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大河所带来的丰富泥沙,早已在海岸线上形成了宽阔的大陆架,这种地理特征有效地削弱了海啸波的威力,减轻了海啸的影响。即便是在1952年堪察加半岛发生9.0级强震时,我国也几乎未受到显著影响。因此,这次8.7级地震对中国大陆的直接威胁也较小。然而,台湾岛由于缺乏大陆架的保护,海啸的威胁较大,当地居民仍需提高警惕。
尽管海啸的风险已经解除,但据报道,堪察加半岛仍可能发生6至7级的余震,且这种震动可能会持续数个月。此外,这次地震还使得半岛上的29座火山重新活跃,开始冒烟。火山灰可能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对我国的沿海渔业和空气质量带来一定压力。因此,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仍需保持警惕,关注后续的震情和火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