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啸日|掀起滔天巨浪的海啸,为何在我国并不多见

海啸是世界上最猛烈的海洋自然灾害之一。起初,能够造成较大破坏性的海水特殊波动现象,被统称为海啸,并按其成因分为地震海啸和气象海啸。地震海啸不仅是地震所引发的,海底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陨星或彗星的撞击等都有可能引发海啸,但由于地震造成的海啸更多且后果往往更严重,故以地震海啸为总名。

气象海啸则指由气流、气压等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的潮位异常。不过,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因气象海啸与地震海啸的形成动力有巨大差异,人们更多倾向于用“风暴潮”来替代气象海啸,如此,海啸也就成为地震海啸的通用名或简称。

海啸有多可怕?

在深海里,海啸看起来非常低调,因为海底足够深,且地形没有明显变化时,波高也就0.1~5米左右,平平无奇。但它一旦靠近岸边浅水区,深度无法满足它施展的空间,就像是突然换上了“战斗装”,变得异常凶猛!波长变短,波高暴涨,波速减小而波幅骤增,有时高度可达30米以上,好像一道遮天蔽日的“水墙”,直冲陆地而来。

巨浪滔天的海啸正在摧毁建筑物

与风暴潮的渐次上升不同,地震海啸有多个峰值,连续排列几个大波,尤以第二和第三个波峰为最,波高极高,流速很大,从海面到海底流速几乎一致,能骤然形成“水墙”,猛烈冲击海岸,甚至越过防波堤,摧毁建筑物,淹没土地。

海啸灾害后,难民无家可归

海啸来临有何预兆?

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预兆,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除此,海啸发生前还会有一些特定的外在迹象。

快速退潮

当海底某区域突然下沉时,自然会引起海水向下沉的地方流动,此时在海岸就会出现快速的退潮,这种异常的退潮还可能会导致鱼类搁浅、虾蟹贝等海洋动物纷纷在海滩上挣扎的现象。海啸的暗流容易将深海鱼卷上浅海。这些深海鱼来到浅海或海滩,一般都会出现血管破裂、胃翻出、眼睛突出眼眶外等明显特征,并且很快死亡。

白色海面

在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如果看到海面突然变成白色,而且远方还出现了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那往往也意味着海啸即将来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海底的断层出现破裂,地面垂直上升数米,将巨浪海水排出海床,形成“水墙”。

动物异常

预警能否跑赢海啸?

海啸预警的关键在于对其传播规律的掌握。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20至30倍。这就意味着在远处,地震波会比海啸早到达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的时间差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发的特大海啸,22小时后才到达日本海岸。正是利用这一时间差,才有可能在海啸到来之前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现代的海啸预警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体系,它由多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地震监测系统,这是预警系统的“眼睛”。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地震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到海底的地震活动,并迅速确定地震的位置、震级等关键信息。一旦监测到可能引发海啸的地震,这些信息会立即传输到预警中心。

预警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它负责接收、分析和处理来自监测系统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模型和算法,判断是否会发生海啸,以及海啸的规模和影响范围。如果判断结果显示可能会发生海啸,预警中心会立即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信息。

信息发布系统则是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公众的“桥梁”。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等,确保公众能够及时接收到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海啸应急小贴士

发现海啸征兆后,岸边人员应及时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靠近海边及江河的入海口。尽可能跑向内陆,离海岸线越远越好。

正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此时绝不能返回港口,而是应该将船驶向深海区域,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员都要从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撤离。除非从相关机构得到了确定的消息,否则不要擅自返回。海啸可以持续撞击海岸达数小时,因此危险不会很快过去。

海啸对我国影响几何?

世界上经常发生海啸的区域主要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的部分地区。比如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西海岸等区域。其中,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最多且受害最深的国家。我国海岸线虽然很长,但海啸不容易对我国大陆海岸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中国近海区域大都处于大陆架上

为何我国受海啸的影响并不大?这由我国地理环境和位置决定。中国近海区域大都处于大陆架上,地势坡度很小,水深较浅;在地质构造上,除了台湾岛海域,也很少有大断裂层或断裂带。即使这些地方发生地震,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升降运动,自然不会引发海啸。而对于在远海出现的海啸,我国大陆人民则自有“守护神”。在我国大陆外,有一个由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组成的岛弧(也有人叫它“第一岛链”),客观上就是一道有效的海上“防波堤”,抵御着外海的海啸攻击。当海啸波到达中国沿海时,能量已经大幅衰减,不再构成威胁。

虽然海啸对我国大陆沿海影响较小,但这绝不意味着我国不会面临海啸的危险。我国高度重视海啸预警工作,于1983年加入了太平洋国际海啸警报系统。同时,我国还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威胁。

THE END
0.日本本州东部远海海域6.8级地震引发局地海啸,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日本本州东部远海海域9日发生6.8级地震,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表示,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在震源附近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影响。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5年11月9日16时3分在日本本州东部远海(北纬39.45度,东经143.75度)发生6.8级地震,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IWXNI459:78:]1C7mvon
1.中国开展海啸演习并向南海周边国家发布海啸预警测试信息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阮煜琳)11月5日是“世界海啸日”,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20年海啸演习活动。作为南中国海区域的国际海啸预警发布中心,本次海啸演习活动向南海周边国家发布了海啸预警测试信息。 演习假定中国东海外缘的琉球海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在此情景下,中国东南沿海的台湾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5/333178iqe/oj|wj|zu628><450yivvq
2.日本突然剧烈摇晃,近7度强地震发生!气象厅专家:不会海啸|中国地震气象厅专家:不会海啸 地震了!当地时间2023年5月5日下午,日本本州岛多地感受到了一阵强烈的摇晃,这意味着该地区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据日本气象厅的消息,当地时间5月5日下午2时42分左右,日本本州岛西岸的石川县发生6.3级地震,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北陆地方石川县的能登半岛北部,这是一个向日本海 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R923PPL49:33CZOF7mvon
3.自然资源部:中国东海海域地震不会引发海啸原标题:自然资源部:中国东海海域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7月13日9时2分,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信息:7月13日8时57分,中国东海海域发生地震jvzquC41pg}t0|npc0io1ps1427:/9
4.深夜突发!日本福岛附近7.3级地震!美联储议息在即中概股全线上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主要侨团和各地志愿者都报告同胞安全,目前未收到地震中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海啸预警 据央视新闻消息,日本宫城县、福岛县目前发出了海啸的警报,预计可能会有1米高的海啸发生。宫城县石卷鲇川沿海预计在当地时间3月16日23时50分发生海啸,另外宫城县石卷港、仙台港等地、福岛县相马港、小名滨港等地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32<6945736?>2::4ivvq
5.石磊委员:加快中国沿海城市海啸灾害研究—新闻—科学网石磊委员:加快中国沿海城市海啸灾害研究 “沿海城市抗海啸灾害研究有助于保障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能有效提升居住安全、促进城市安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石磊建议加快中国沿海城市海啸灾害研究。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7615563A=460yivv
6.[中国新闻]菲律宾群岛地区发生7.4级地震海啸预警已取消[中国新闻]中国—西班牙贸易投资对接会在马德里举行 00:01:40 [中国新闻]故宫博物院今天迎来百岁生日 00:00:35 [中国新闻]湖北:水位攀升 丹江口大坝持续泄洪 00:00:34[中国新闻]菲律宾群岛地区发生7.4级地震 海啸预警已取消来源: 央视网 2025-10-10 19:27 内容简介 热播jvzquC41vx4de}{0eqs049771360394XKFKUTBn:C7vf7?
7.中国一年10台机组获批,核电安全问题何解?事故发生前数年间,东京电力曾报告发现福岛第一核电站28次修改反应堆数据,同时,它还意识到要对核电站结构加固,如果海啸达到超设计基准,可能会发生堆芯熔毁和全面停电的风险。 中国民用核电站的监管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随着“十四五”期间开工的核电机组不断增多,覆盖的机组类型(水冷、气冷)、技术路线也越来越多元。前述jvzq<84yyy4jpn|uygkl0ls1ml532;7/33326868;99/uqyon
8.中国台湾海域5.9级地震初判本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央视网消息:据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2022年6月20日9时5分(北京时间),中国台湾海域(23.61°N,121.56°E)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本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将继续跟踪分析地震和海啸监测数据,如监测及预报结论无重要变化,将不会发布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188721CXUKMpdd8vM7~mRntg8d`SoN4818;50ujznn
9.新华科普x科普中国丨“海水倒灌”成热搜词,百川入海的水为何会“逆行如果风暴潮发生时,恰逢天文大潮(即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导致海水涨潮达到最高潮位),海水就会在风暴潮和天文大潮的双重作用下,形成更高的潮位,甚至冲破海堤,侵入内陆地区。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中国海洋灾害公报》,风暴潮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灾害,2023年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4次,其中7次造成灾害。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uijgwhg14636:5461?feB=6c;934<9c9:g4c=<83h<8gB;f6d5d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