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江苏等地发生罕见海水倒灌有民房积水超半米,气象专家认为与天文大潮有关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王可然

“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海水倒灌,家中的平房和炕都被淹了,最深的地方超半米……”辽宁省盘锦市的村民描述着海水倒灌时的场景。

近日,辽宁省营口市、盘锦市,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江苏省南通市、连云港市等多地沿海地区突发海水倒灌。部分街道社区车辆被淹,有民房进水,积水深处超过半米。

根据自然资源部公布的最新消息,本次异常增水过程强且持续时间长,1米左右的异常增水在渤海沿岸持续时间超过20小时,叠加天文高潮导致21日凌晨前后辽宁省多个潮位站出现破历史纪录的高潮位,辽宁、河北、天津等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发现有明确记载的此类案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突如其来的大范围海水倒灌也引发不少网友的猜测,在新浪微博上,有网友疑问:是不是大地震或者海啸的前兆?这是小概率事件还是会经常发生?

此次多地出现的海水倒灌现象,其成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同时在多个省份出现、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海水倒灌是不是极端气候灾害的前兆?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针对上述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

海水为何倒灌?天文大潮是主要成因

NBD:近日,国内多个地区突然发生海水倒灌现象,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许小峰:我认为主要是海潮的问题,也就是与天文大潮有关。气候的作用也客观存在,比如向岸风和风暴潮等,但不是主要原因。天文大潮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前两天,刚好处于月圆的时间节点。

我认为此次海水倒灌,单纯从大气上还难以解释。海水的升高,海平面的提升,这些都会对海水形成倒灌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解释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突然出现的极端情况。因为前两者是缓慢、持续的上升。因此,我认为潮汐的影响更加明显一些,结合冷空气和风场的变化,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出现了海水倒灌。

朱定真:我认为是天文大潮、风暴潮和向岸风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文大潮是月亮和地球之间形成的潮汐现象,而风暴潮主要是台风导致的。台风本身有增水的作用,再结合气旋和反气旋,就容易导致向岸风的形成,可能会导致近海岸地区水位高度的增加。

因此,此次海水出现倒灌,天文大潮是主要的形成原因。但我想强调的是,天文大潮是有周期性的,如果当时刚好处于高潮位,这个观点就成立。如果没有处于高潮位,可能就需要探寻其他的原因。

NBD:我们注意到,此次海水倒灌出现的范围广,影响大。这是小概率事件,还是未来会频繁发生?

许小峰:总体来讲,我认为属于小概率事件,但会不会随着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后,这种事件的频率也会有所增加,我认为是有可能的。我们在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有一个结论,就是大气的波动率在增加,波动率增加以后,类似的风暴潮就会增多、增强。如果再与周期性的天文大潮刚好结合,就有可能出现类似海水倒灌的现象。

朱定真:首先,天文大潮是呈现周期性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其次,我们在讲台风影响的时候,最怕“三碰头”,也就是天文大潮和风暴潮、向岸风三种因素碰头,就会形成类似的海平面上升,甚至海水倒灌的现象。

天文大潮不是一种单纯的气候现象,比如下雨或者刮风可能会聚焦在某一个区域,而潮汐影响的范围就会比较广,一次天文大潮的影响可能出现在多个省份,甚至多个国家的海岸线。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也符合此次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是不是地震等前兆?此次倒灌与其没太大关系

NBD:有人担心,此次出现的海水倒灌会不会是海啸、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的前兆,对此,您怎么看?

许小峰:首先,会不会出现这些自然灾害,需要去观测,而不是人为的预测。就此次海水倒灌,我认为与地震没有太大关系,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影响。从分布区域来看,涉及辽宁、河北、天津、江苏、福建等多个省份和城市,如果是地震造成的,是要有震源的,不太可能那么分散。所以,我认为更像是与天文大潮相关的系统性的影响所导致。

朱定真:海啸或者地震,是由于地质运动造成的,而天文大潮是因为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变化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这完全是两回事。

天文大潮和海底运动这两种情况会不会碰到一起?这也是有可能的,但需要通过观测来下结论。如果与地震相关,那就是多个区域同时都出现了地震,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且我们目前也没有观测到这类现象。所以,此次现象如果刚好出现在天文大潮的周期里,那可能就是主要形成原因。

NBD:根据自然资源部公布的消息,在国内外尚未发现有明确记载的此类案例。这如何理解?潮汐和海啸,哪种破坏力更强?

许小峰:首先,通常情况下,由地质运动引起的海啸,破坏强度会更大。其次,与海啸相比,潮汐,也就是天文大潮是有规律性的,风暴潮也是可以预测的,尽管强台风也有可能引发海啸,但只要把其中的原因搞清楚,是可以进行提前预防的,从而降低损失。

但我们也确实看到,此次海水倒灌波及的范围比较广,以至于在国内外尚未发现有明确记载的此类案例。这说明此次事件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主要原因是天文大潮,那气候因素在当中究竟起到了多大的助推作用?有没有地质方面的影响?这些,从严谨的科学角度来看,都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但我觉得从气象角度来看,至少它不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从直接因素看,海水倒灌问题应该主要是风暴潮叠加天文大潮引起的,但也并不能完全说明这次的影响,因是很罕见的海水倒灌,还应有更为深入的分析才能解释。

朱定真:国内外没有类似案例的记载,我认为可能是从强度的角度来理解的。从潮汐的角度看,每个月都会有潮汐,所谓阴晴圆缺。所以,潮汐对海洋的影响一直都有,但有强有弱,如果说此前没有类似的记载,说明此次天文大潮带来的影响是最强的,那这就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天文现象。

但我认为,此次最强的因素依然是天文因素,台风和风暴潮带来的增水效应,更多的是发挥助推的作用。

读者热线:4008890008

国产流感疫苗竞争空前:三价、四价均现历史最低价

生态环境部就“无废城市”建设答每经问:“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3700余项工程项目

广告热线  北京: 010-57613265, 上海: 021-61283008, 广州: 020-84201861, 深圳: 0755-83520159, 成都: 028-86512112

THE END
0.核电知识徐大堡核电项目百姓关注47问21.我国的核电站能不能经受住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考验? 答:一方面,国家从选择开始就有严格的法规要求,核电站在选址时会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自然灾害高发区是不允许建立核电站的。另一方面,核电站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地震、海啸等外部事件的影响。概括讲:一是不在地震带上选址,二是通过提高设计输入标准来抵御外jvzquC41rq}ft7np/gt/exr1jvsm1ytygt336::;;44tj}rn
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精选5篇)原生自然灾害的种类大致有:地震(特别是地表15公里以内的6级以上的强震)、火山喷发(伴有地震)、海啸(5米以上)、高海潮(5米以上)、大洪水、山洪暴发(强降水)、飓风、龙卷风、台风(12级以上)、砂尘暴、雹雨、暴雪、雷暴、自然森林火灾、沙漠化、泥石流、山体滑坡、大雪崩、连续的高温干旱、连续的低温冻雨等。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23=90qyon
2.生态环境部:核电厂面对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有安全保证4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侯英东在会上表示,核电厂在面对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方面,安全是有保证的。 侯英东介绍,核电厂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要求极高,必须对暴雨、河流洪水、风暴潮、海啸在内的各类水文灾害进行评价。 另外,为确保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我国核电厂均配备了地震监测系统,可jvzquC41yy}/4:okpipj0lto1cxuklqg1463799451nftjqf1g=6:nfcdgj:g=77;c8499;fh9?d:=74g0nuou
3.自然灾害的防范范文有的原生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如不及时排除或处理不当,将会再次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比如说,发生原生自然灾害是“致命打击”,那么,次生自然灾害则会“产草除根”。 (一)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我国地域的地震大多属于地质构造性质的地震。浅地表强震(大于6级以上)往往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2;/j}rn
4.自然灾害急救知识概述自然灾害急救知识 一、地震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力量。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次的地震发生。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所造成的惨重灾情,堪称地球上最大的浩劫,更遑论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因此在地震相随的地球上,人们只有掌握丰富的自救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才能在地震及次生灾害到来时成功逃生。 联合国jvzquC41yy}/5?5fqey/pny1fqi03lh657g:enh9:;kc3@7fgf<42k6e7;kfhBh9;c7:0qyon
5.卫星通信题目答案解析,卫星通信题目答案解析1遇到如地震、海啸等极端自然灾害的时候,卫星通信业务将为救灾提供高效保障,这主要体现了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的哪项优势? A、不受地面通信网络的制约,通信无盲区 B、覆盖广,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 C、自主研发,产品安全可靠 D、资费低于国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资费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卫星通信系统网络建设jvzquC41yy}/3;ykmw4dqv4pgyzjm~4uq/+F7.=F'CH&G?*;:'?G'N>':2+:C.J6'DL&C:3jvor
6.关于安全教育的感想汇总十篇2006年,在涉及中小学生的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 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1]。目前,安全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少年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2]。分析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与学校、 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626<3jvor
7.滚动|日本地震致一死多伤,中领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地震等自然灾害“此次地震没有特殊性。”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告诉南方+记者,在日本本州附近,6.3级地震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不会引发海啸。 孙士鋐告诉南方+记者,日本气象厅曾经做过一次统计,低于6.8级的地震不会发生海啸,6.8-7.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比较小,海啸高度在2米以下,不会造成灾害损失;7.5级以上地震引发的海啸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275d9?98638/j}rn
8.5.12防灾减灾日教案(精选12篇)答: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你知道怎么逃生吗? 答: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如何防护?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gcw|gp1pjcxfp14649>>;0jznn
9.防灾减灾宣传周防灾减灾,我们可以依靠TA们!本系动态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牵头组织编写的《自然灾害》一书,2007年首次出版后经过多次修订再版,并被纳入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全书共分为9章,各章标题分别为《地球系统和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火山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空间灾害》《减轻自然灾害》。其中,第一章从地球系统构jvzquC41yy}/n‚|jz{4dqv4mlz5dqwygpv5eg}fknu9`:<=760nuou
10.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范文滑坡、地震、泥石流、崩塌、滚石、飞石等灾害会对此类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坏。 3.1.6 地震与洪水的排险 虽说拱坝、重力坝、面板堆石坝之类的项目本身的抗震能力比较好,不过因为有些工程本身就存在问题,所以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可预计的后果,此时尽快的分析处理是必要的。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29
11.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但万幸的是,随后预估的大海啸并没有如期而至。该地震及随后的数次大型余震最终只引发数十厘米高的小海啸,当日夜,各国就陆续解除了海啸警报。 本次地震没有引发巨大的海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并不觉得奇怪,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尼苏门答腊岛从2004年12月发生9大地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到现在,该区域已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56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