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啸意识日气候变化,或令海啸的发生雪上加霜地震海底自然灾害

11月5日是“世界海啸意识日”,这是一个2015年12月由联合国大会确定的纪念日。今年“世界海啸意识日”的主题是抗击不平等现象,建设有韧性的未来。

联合国把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定为开发新目标之一,因此各国完善海啸预警系统等采取有关措施至关重要。11月5日被定为“世界海啸意识日”,正是旨在提高各国及公众对海啸的防范意识。

什么是海啸?

“海啸”一词起源于日语,是由单词 “つ”(“港口”)和“なみ”(“浪”)组成,意思就是“港口的波浪”。海啸属于五大海洋自然灾害之一,是一种重力波,主要是在海底火山喷发,海底或海岸滑坡、崩塌、滑塌,陨星或彗星的撞击以及海底地震等因素作用下引发的一种海底灾害。当这些事件发生时,大量的水被迅速推向沿海地区,形成巨大的浪潮,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破坏。

海啸的几种成因示意图

海啸的危害,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海啸发生频率虽然相对较小,可一旦发生就会引起毁灭性的灾害。在过去100年中发生的58场海啸中,夺走了26万多人的生命,平均每次4600人。

根据当日幸存者回忆,当日7点59分,由于感到地震,使得人民纷纷从房屋里跑出来避险,这场地震持续了8分钟,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当人们还来不及庆祝自己劫后余生时,8点16分,数十米高的水墙朝着岸边冲来,人奔跑的速度哪里赶得上海浪冲击的速度,岸边一瞬间就成了人间地狱。据记载,灾最严重的苏门答腊岛,仅仅是第一波冲击,就造成了超过17万人的死亡。更可怕的是,第2波海啸高度为51米,比第一波波浪高得多......

2004年印度洋海啸前后对比

海啸预警系统,很重要

在2004年的那场灾难中,当时地震破坏强度非常大,但在当时,仅有夏威夷的国际海啸信 息 中 心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ITIC) 提前一天探测并解释了地震,随后发出警告。

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受灾国家也仅有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是ITIC的信息订阅国,所以相关国家没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导致这场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国在1983年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但真正开始重视海啸预警也是在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在2006年,国家海洋局开设24小时海啸预警业务。日本作为地震海啸多发国,最早投放了万米深处海底地震测量仪。我国于2017年获得世界首个万米海底人工地震剖面数据。

海底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气候变化或令海啸的发生雪上加霜

据经历过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幸存者口述,“其实,在海啸发生前,我们已察觉出当天的沙滩有些不太一样——礁石都露了出来。我们当场询问了一些年纪较大的当地人,他们只是觉得奇怪,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但并没有人知道,这正是海啸发生的先兆。”

界海啸意识日的意义在于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当海啸来临时,如何迅速做出反应,是非常关键的。要特别强调,海啸潮水是一波连着一波的,往高处跑后如果看到退潮,千万不要回到原地,往往更大一波的海浪正在朝岸边涌来。

中国由于海岸线绵长,也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大等特点。据统计,近十年(2013-2022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714.3亿元人民币。有专家提出,2004年印尼政府对海岸线的过度开发,使得海岸线急剧缩短,灾减灾能力下降,也使这场灾难雪上加霜。

联合国报道称,在1970-2019年间,91% 的天气、气候和水害死亡事件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对灾害的预防,需要找到平衡点。

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塔拉斯称,伴随全球变暖,海面今后将继续上升,“不仅是低海拔的岛国,而且对东京、美国纽约等沿岸大城市来说也将成为重大风险”。由此设想一下,海平面上升对海啸意味着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感谢你耐心的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正处在一个远离海岸的内陆地区,也许你觉得海啸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无论何时何地,自然活动和人类生活是共存的,学习相关知识,防患于未然,充满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是我们需要共勉的。

参考文献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读者收到的推送仅有标题和小图(甚至有可能长时间收不到该号的最新推送)。

如果您希望每天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自然之友的最新动态、不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现在就请按照以下步骤星标★我们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因台风“梅花”,浙江多地停课一天风暴潮也被称为“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就叫台风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由于台风强度大,移动迅速,所产生的风暴潮增水大,其危害也大。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jvzquC41o0mny7hp1463465;1390exsvgpz`3<5535?23A3jvo
1.核污水≠核废水!日本核污水排海对我国的影响有多大?吃下核污染食品后果有多严重? 危害可能在数年后显现 日本坚持强推排海计划,后果会有多严重?遭遇核辐射后,人体会发生哪些恐怖变化?如果没有直接遭遇核辐射,只是吃下被核辐射污染的食物,对人体影响究竟有多大? “这些核素,极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被人体吸收。”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魏方欣说。 jvzq<84cqe4pwl3gfw4dp8724551:<61e3;29:f6628988ucigs/j}r
2.一文梳理!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始末受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并回收污水。 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 ● 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 jvzquC41yy}/ew|qogt/exr0ep532;812:5368|cra?:4@>: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