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北纬37.5度,东经137.2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天强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向石川县能登地区发布了大海啸警报,目前预计海啸最大高度或达5米。日本广播协会等媒体呼吁民众立刻从危险区域撤离。
△日本能登地区等地发布海啸预警
受当天多次强震影响,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站至小田原站区间,以及丰桥站至新神户站区间暂时停运。
△拍摄地点:日本石川县/图源自日本媒体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日本会这么多地震?
这么说吧,日本附近海底是太平洋板,它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的岩石相互交杂在一块。
当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亚欧板块的岩石等物质在自身拉扯受到极限时候,就会发生岩石破裂,俯冲带断层发生移动或回弹,这时候地震就发生了。
突发!印尼地震,两座火山喷发
据央视援引印度尼西亚火山与地质灾害研究机构消息,当地时间1月1日5时23分,北京时间6时23分,印尼伊里莱沃托洛科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柱高300米,喷发持续时间为53秒。
不久后,北京时间7时15分,印尼杜科诺火山也发生喷发,持续时间为49秒,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
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境内现有120多座活火山。其中,印尼的马拉皮火山上个月多次喷发,造成24人死亡。
印尼北苏拉威西省附近海域发生5.5级地震
据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消息,当地时间1月1日14时52分,印尼北苏拉威西省南博朗蒙贡多县西南74公里处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46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北纬37.50度,东经137.20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地震发生时,东京市区震感明显。日本气象厅对日本海沿岸各地区发出多个海啸预警,第一波高达5米的海啸已抵达石川县能登地区。日本各大电视台已暂停正常节目播出,呼吁海啸预警地区民众关注后续地震和海啸情况,并紧急避险。
受日本大地震以及海啸的影响,周边国家的韩国以及新西兰等国家陆续发布海啸紧急警报。
据我国有关部门紧急披露,这次日本大地震虽然多次强震,但是不会对我国沿海造成影响,也不会引发我国沿海地区的海啸。这一点希望我国民众不要太过惊慌。
解读:为什么中国沿海极少发生海啸
海洋中爆发的灾难是远远高于陆地的,陆地上最为严重的地震和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如果放到海洋中那简直不值一提,所以海洋才应该是最令人类恐惧的“无形杀手”,这其中尤其是海啸,破坏力极其惊人。
中国沿海少发海啸原因如下:
要知道太平洋海域是普遍较深的,通常深度会在3000-4000多米,这就导致海水与底摩擦较小,形成能量后衰减的也很慢,虽然在外面看起来波高可能不足一米,但下面却是暗流涌动。当海啸遇到岛屿或是浅滩地区,处于深水内积聚的能量就会因受到阻碍发生破碎,形成几米高甚至几十米高的巨浪,对沿岸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
反观我国东部地区,首先是具有第一二岛弧链的保护,这就相当于两堵极高且不可摧毁的围墙阻挡了海浪的前行,会消耗掉海啸大部分的能量。像是美国夏威夷群岛与日本岛群,就会因此受灾严重,损失极大。
拱卫在我国东部的第一岛弧链的长度达到了5700多公里,北起日本九州岛,南至马来半岛,位于这个岛链上的国家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以及新加坡。这个岛链自东北向西南,共有20000多个岛屿。
这还没完,我们还有第二岛链的保护,北齐日本本州岛,南至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这个岛链全长4400多公里,由大小1000多个岛屿组成。这其中还有美国的重要核心军事基地“关岛”。
这两个岛链不但高高露出海平面的岛屿很多,还有一些位于海平面下的岛礁,这些都会阻挡海啸的海浪,消耗掉海啸的能量。
并且我国除了具有第一二岛弧链的保护,东部的大陆架也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我国的东海与黄海海域都属于大陆架内,很多地方水深仅40-60米左右,越往沿岸靠近,则海洋深度越浅。相比于太平洋3000-4000米地深度,也可谓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了,正是因为多种因素的保护,才使我国的沿海十分安全。
距离我们很近的日本常常发生海啸,对我们有影响吗?
日本这个国家正好处于地震带上,所以地震极多,日本距离我们国家是很近的,因此很多人担心一旦日本爆发地震、海啸等灾害,我们会受到影响。但其实无需担心,正如上文中所讲的那样,我们中国具有第一岛弧链以及近海大陆架构的保护,是很难影响到我国沿海地区的。
此外,日本的地震比较集中于东海岸,也就是指向美国太平洋区域的方向,所以说虽然我们距离日本更近,但当日本爆发地震后,反而美国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群岛受影响更为严重。我国可谓是正好处于日本身后的“影子区”,是具有很好安全保障的。
要说我国沿海地区最长经历的自然灾害,那应该就是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了,这种现象遇到比较极端的情况,也会对我国造成较大的影响。就像是年前的利奇马台风,就对我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浙江、江苏等地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
能造成我国近海海域发生最大海啸的威胁,就是距离我们很近的冲绳海沟如果发生了规模极大的地震,可能就会引发巨大的海啸,影响到我国沿海地区,但其实我们的沿海有大陆架构的缓冲,可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今天的文章我们主要分析了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但其实我国的南海地区受海啸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南海周边也是岛屿极其密集的,就像是曾经印度洋爆发的大海啸,波及到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造成的伤亡人数高达数十万人,但我国南海地区依然风平浪静。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总而言之,地球上所能爆发的海啸,对于我国是造不成太大威胁的。
我们中国之所以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全球人口第一的国家,肯定是具有一些天然优势的。像是古代,中国可以规避很多的自然灾害,可规避大部分的海洋灾难,很长时间都是属于地球上最富裕地方的。也正是因此,我们才能得到很好的延续,成为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与地震海啸伴发的诡异现象
更让日本民众感到担心的是,近年来,已经沉寂了300年的日本富士山火山频频出现喷发征兆,要知道,大地震往往伴随着火山大爆发,随着2024年第一天日本连续多次爆发强震,这也引发了日本民众关于富士山火山喷发的担忧。
日本富士山火山在300年前的那次大喷发当中,对日本造成灾难性影响,不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日本东京的火山灰就达半米之深。
而这一次已经积蓄了300年的能量,并且以及日本科学家已经检测出日本富士山地下岩浆愈发活跃,喷发迹象越来越明显。
更让日本科学家感到担忧的是,他们发现今年日本富士山冰雪开始大量融化,被怀疑这也是日本富士山地下岩浆活跃,即将全面喷发的征兆。
据网络披露,日本已经开始秘密实施换国计划,有计划地移民其他国家。比如现在开始大量在巴西购买土地,并且达到了惊人的百万平方公里,达到了日本现有领土的三倍之多,并已经悄然开始实施移民计划,如今在巴西的日本裔已经高达200万人。
那么,做个小调查,如果日本真的爆发超级大地震,你希望日本的幸存者是去美国避难还是来中国避难呢?
地震是什么?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
造成的地面震动
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5.12汶川大地震☝
世界上发生的地震
大部分属于构造地震
构造运动使岩石发生变形
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岩石土壤发生破裂或者错位
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
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就会形成地震
地震构造示意图
地震构造示意图☝
地震震级与烈度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释放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5级以上造成破坏,7级以上破坏极大。
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表☝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叫纵波(P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叫横波(S波)
地震波☝
动图展示☝
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板块边界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带。
世界板块分布图☝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于三个地带
世界地震带分布示意图☝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周边板块的交接地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③大洋中脊地震带,位于板块的拉张边界上。
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
全球地震带分布图☝
活动断层与地震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时长10:03
0/0
00:00/10:03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10:03
10:03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高清 流畅
继续观看
【地理时事】突发!日本近海7.4级地震,引发海啸最大高度或达5米;印尼5.5级地震,两座火山喷发...2024第一天
观看更多
转载
【地理时事】突发!日本近海7.4级地震,引发海啸最大高度或达5米;印尼5.5级地震,两座火山喷发...2024第一天
视频详情
0:03
我国地震为何多发?
地震最新数据☝
云南大理州6.4级地震☝
青海7.4级地震☝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再加上内部断层众多,因此地震频发。
根据我国历史上地震的发生情况,可以划分出四大地震带,即台湾与福建沿海地震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津京唐地震带、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震带、新疆地区盆地边缘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我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来的时候是躲还是逃?
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
(1)家住平房怎样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如有可能,可以冲出房屋外到空旷的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固家具下暂时躲避,再伺机快速转移到户外安全处。
(2)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①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
② 震时要注意:迅速关闭电源、火源;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墙边或床边。
③ 高楼的避震和撤离:平时选好柱子多、开间小的地方作为临时避震场所。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打不开要蹲下,抓牢扶手。
(3)在学校怎样避震?
①正在学校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安全的地方。
②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重要的是平时学校要多组织演练,做到快速撤离,有备无患。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