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气候交叉新进展!利用大气运动重建全球陆地干旱

全球高温干旱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异常的大尺度环流和遥相关型、热带海洋异常及其激发的波列、登陆台风的减少、干旱发展过程中与土水密切相关的陆气耦合作用,以及近年广为关注的沿海地区的海洋热浪等。由此可见,高温干旱的成因众多,影响途径复杂,有明显的地理和季节差异。然而,它们在局地动力异常上也存在共性,即是增强的动力下沉和常常伴随的低空反气旋。

关于致旱致热的动力认识,仍有两个有趣但有待解决的问题:

1)是否高温干旱的水文气候特征能直接用大气动力异常重建。

2)不同形式动力异常在高温干旱重建中的具体贡献又如何。

为此,本研究借助XGBoost可解释性模型,利用三种形式的大气动力变量(垂直速度、相对涡度、水平散度),对极端干旱时的降水、气温、表层土水等进行统计重建,并量化动力因子的致旱致热贡献,所得成果可为全球干旱监测和预测工具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一、区域干旱的精细化模拟:基于前期“大气动力-水文气候同期统计联系”的统计重建

考虑到季节尺度长历时极端干旱事件往往对应着持续稳定的大气动力异常,那么干旱极值状态时的“大气动力-水文气候的同期联系”可能早已存在于干旱前兆信号中。通过量化干旱发生前的已存在的“大气动力-水文气候的同期统计联系”,代入干旱极值时刻的大气动力异常,反演得到相应的干旱和热浪分布。

该部分研究以2011年德州干旱和2012年大平原干旱为重建对象,选取该时刻之前的6个不同前滞时间、长度为30天的滑动窗口内的数据进行模型率定,进而对干旱极值时刻的空间分布进行反演,结果发现,这两场干旱和同期高温的好的重建表现,往往不同步。比如2011德州干旱,提前5个月的动力-水文气候关系已经存在,而高温则仅提前两月;相反,2012大平原干旱,高温分布提前5个月即可捕获,而干旱重建仅提前2个月。就其直接物理成因,与局地的反气旋、动力下沉这两者的不同步变化有关。

二、区域干旱的精细化模拟:年际变率上的统计重建

图1. 基于XGBoost模型及其特征重要性FI的2010年俄罗斯西部夏季热旱和2015/2016年南美洲热带地区大旱的干旱极值时刻的年际变率上的水文气候变量模拟及其致旱动力因子贡献

如图1,不论是2010年欧洲超级大旱,还是15/16年南美洲热带大旱,基于XGBoost的年际模拟,在抓住干旱、热浪信号的空间部分上,都有一定较好的表现,甚至对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异常和实际蒸散发空间部分,也有一定的指示效果。进一步地,通过“致旱因子贡献图”分析,可以发现两条结论:

1)对干旱和同期高温热浪的动力因子有一些区别。例如,针对2010欧洲大旱,致旱因子贡献主要为对流层中层垂直运动且包括低层涡旋运动;而对于同期高温异常,主要致旱因子是对流层中高层涡旋;

2)对于中纬度欧洲大旱和热带的南美洲大旱,低空气旋和反气旋运动是否有贡献是重大差别(图1(a3)和(e3))。

三、全球干旱的快速统计模拟之“致旱致热因子贡献定量化”

图2. 全球尺度年际变率上的干旱统计模拟的不同方案的效果评估((A)和(B))以及基于“All (omega+rv+div)”方案的致旱动力因子贡献的纬度-因子分布图((C)和(D))。

由图(2A-2B)可见,垂直运动(OMEGA)是致旱主导因子,考虑散度和涡度后的“All方案”对干旱模拟改进不大;而相对涡度(RV)虽是温度模拟主导因子,但考虑散度、垂直运动后的“ALL”方案,效果改进明显。由图(2C-2D)可见,从可解释性角度,全球干旱重建的动力贡献具有显著纬度带差异。例如,低空气旋/反气旋异常与中层垂直运动的致旱贡献同样重要(Region I),对北半球中高纬干旱发展有重要贡献;而对流高层异常下沉对热带干旱同期的近地面气温异常有重要作用(Region III)。

今年9月,该工作以“Global-scale Interpretable Drought Reconstruction Utilizing Anomalies of Atmospheric Dynamic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期刊上。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周文教授课题组的博士后刘臻晨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周文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本课题组青年副研究员张如华博士、张悦博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汪亚博士。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编号 42120104001)的全力资助。

THE END
0.严重干旱可能在全球多地更频繁发生新华社东京6月29日电(记者华义)日本和韩国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预测,不久的将来,较严重的干旱可能会在全球多地更频繁发生。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28日发表公报说,该所与东京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等机构合作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影响开展了研究。团队利用数据模型对全球河流流量在不同气候场景下的变化以及与这些jvzquC41{|jtd7mgdpkxu7hp1ri0rjugt1i04974295138hqpvkovh6643>10qyon
1.全球连线|英国多地干旱专家警告或影响来年农业生产新华社伦敦8月14日电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在经历1935年以来最干旱的7月份后,英格兰14个地区中已有8个地区处于干旱状态,这是英格兰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干旱。 在国家干旱小组12日召开的会议上,英国环境局官员说,在长时间炎热干燥天气后,因触发干旱阈值,英格兰西南部部分地区、英格兰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以及整个英格兰东部jvzq<84o0etiwkjk0eun1ltpvgtu1;544/691:91eqtugwya36?929720jznn
2.环球热点|高温干旱加剧欧洲经济困境法国自然环境协会水和干旱问题专家弗洛伦斯·丹尼尔—帕斯基尔表示,今年夏天,欧洲多地干旱的原因在于,地下水在上个冬季补给严重不足,随后春季出现的高温又加剧了土壤的干燥。继续追究更深层次的原因,全球变暖无疑是欧洲广泛干旱的“病根”。气候变暖导致水的蒸发量增加,这意味着地下水渗透和地表水分的减少。 jvzquC41o0zbkqfkpgz/exr1pg}t1}}pgyy0issgyu5tj8724431:66:14<56@890jznn
3.极端高温、严重干旱、洪水……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拉响红色警报?极端高温、严重干旱、洪水……今年,全球多地出现多起极端天气事件。联合国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中,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影响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当下我们正处于怎样的气候状态?人类引发的一系列气候问题,是否已迫在眉睫亟需改变?《新闻1+1》连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共同关注:全球变暖,拉响红色jvzquC41gzvpt}3ujqhtg{{gt0ipo8gcklobjjt1jvsm1<>7397/j}rn
4.报告:受全球变暖影响,美国西部干旱状况正在恶化据美国侨报网报道,美国政府6日公布的一份全面研究报告显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变得更加不稳定,干旱持续时间也更长,且该报告得出结论称,这一情况还在恶化。 据报道,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Tucson)的美国农业部西南流域研究中心的水文学家乔尔·比德曼介绍,最剧烈的变化发生在西jvzq<84yyy4dcrqkcp~jp€jp0eun1jur1pkxu8xjctkOg€xFgvgjnHsgyuoe?;948;<
5.卫星视角看席卷全球多地的高温干旱德国北半球多地遭遇高温干旱遍及东亚、欧洲及北美高温少雨使得欧洲一些国家降水量跌破纪录几条主要水道持续变浅莱茵河素有“欧洲运输动脉”之称承载着德国近八成内河航运量受持续高温干燥天气影响德国境内多处河段出现水位下降导致莱茵河航运量大幅减少在意大利波河地区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7/2;3158iqe/onsvrvjc;88998;0yivvq
6.全球极端天气来势汹汹,多国遭遇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挑战|极端天气|“在北半球迎来盛夏第一天之际,致命的热浪正炙烤着四大洲的城市”,据路透社21日报道,今年入夏以来,极端天气几乎席卷了北半球,从欧洲到亚洲,多国遭遇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挑战。“水深火热”的情景,真切强烈的冲击,极大拉升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全球变暖是世界各地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增加的原因jvzquC41pg}t0|npc0ipo7hp1y532;9/283348iqe/oocƒvhet8:395390yivvq
7.高温席卷全球:欧洲遭500年来最严重干旱人类进入hard模式?中国新闻周刊消息,近日,涂建军和在加拿大温哥华生活的校友联系时,对方告诉他,今年夏天由于天气太热,家里不得不安装空调,这让他对今年全球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印象深刻。 涂建军是博众智合(Agora)能源转型论坛中国区总裁、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前主任,曾在温哥华求学并工作。温哥华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公开资料显示,这座位jvzquC41yy}/ezhd0eun1|mkujokkwlygk532;7/2:3378:222=727mvon
8.[正点财经]全球多地极端天气西班牙:干旱持续多地水库蓄水量严重[正点财经]新冠疫情防控 新疆通报多地疫情最新情况及防控措施2022-08-11 14:21:15 [正点财经]新冠疫情防控 海南三亚:10日新增确诊病例480例 无症状感染者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11日 11:11 视频简介:全球多地极端天气——西班牙:干旱持续,多地水库蓄水量严重下降。jvzquC41vx4de}{0eqs0497412>03:4XKFKQlN237xjvor
9.专家预警:全球变暖或致我国“骤旱”“中国骤旱更易出现在较湿润地区,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袁星解释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众多水文气象要素的变率增加,干旱、洪涝更易出现。同时,温室气体的增加改变了大气外辐射的强度,一方面带来更多的高温热浪,加速湿润地区水分的蒸散发;另一方面,外辐射的增强也改变了云的分布,季节性降雨变得愈发不稳定,进而改jvzq<84|sd4d{xq0eqs0j}rn146326551570p€3F336129isph`49722592a;2340nuo
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表示,乌梁素海流域系统治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之间的联系,增强生态系统连通性,整体优化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牧产品供给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全球干旱区湖泊治理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jvzq<84yyy4oq{yjpg}t0ls1pg}t1;5451683A4444<7:B3jvor
11.1月全球气候资讯追踪:欧洲冬季反常高温沙特遭遇暴雨洪水新闻频道9. 人类活动和干旱导致超过三分之一的亚马孙雨林退化 一项1月26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表明,火灾、土地资源使用、伐木和水资源短缺使得250万平方公里的亚马孙森林失去了恢复力。 在近40年的时间里,亚马孙地区失去了10%的原生植被,其中大部分是热带雨林,面积大致相当于得克萨斯州。图为亚马孙雨林被烧毁。jvzq<84pgyy/{xzvj0io1po142842:4v42842:82a3:3:=;320nuo
12.全球气候之变|22年干旱后:正在“枯竭”的美国西部|气候变化|亚利桑那更坏的消息是,美国西部许多地区的干旱预计将至少持续到这个秋末。对于已经遭受干旱严重影响的地区来说,这意味着供水减少、庄稼欠收、牧场更加贫瘠以及更频繁的山林大火。 干旱本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尤其是在美国西部。但科学家们表示,近几十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以升高气温和改变降水量的形式,使情况变得失控。在可见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KX\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