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地理投稿指南

《干旱区地理》于1978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自然地理、区域地理、水文与水资源、气候与环境变化、干旱区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与植被恢复、资源开发与利用、气象灾害与防治,以及干旱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2. 投稿说明

投稿前请自行逐一严格核对最后文稿的总体格式,确认与我刊最新发文格式完全相同后再行投稿。对于不符合本刊格式的投稿,本刊可即做退稿处理!

(1)稿件格式要求:论文内容、标题结构、图件规范、参考文献规范等,请逐一严格参照本刊“下载中心”中《论文撰写要求》《论文模版》《论文图件规范要求》《论文参考文献规范要求》撰写!!!

(3)投稿流程:在期刊官网的“采编系统”栏目点击“作者投稿查稿”菜单进行线上投稿!请按要求填写信息并激活账户(务必填写稿件直接撰写人手机号),并按步骤进行投稿。投稿时作者须同时在系统中上传签署盖章的“版权转让协议”“利益冲突声明表”和“作者贡献声明表”,投稿成功会收到收稿回执邮件。

(5)在稿件退修环节,超出预定修回日期的稿件,作者需通过邮件或电话向编辑部说明原因,并申请延迟修回。没有任何说明,超过60日未修回的,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

(6)稿件刊出后,按篇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1册。

3. 收费标准

(1)稿件外审费200元/篇。稿件初审完成送同行专家评审前,将通过电子邮件“稿件外审费缴纳通知[ALG202****]”通知作者缴纳稿件外审费。

(2)发表费(版面费)400元/页,需要彩图或照片的文章,每页加收彩图制作和彩版印刷费600元。

注意:稿件外审费和版面费电子发票会在收款后约半个月开具,投稿系统费用栏中的信息由编辑人员开具发票后统一更改为“已交”,此过程不影响稿件处理流程。

THE END
0.《干旱区研究》杂志论文投稿方向是什么?《干旱区研究》杂志论文投稿方向:专家论坛、水资源及其利用、动、植物资源、景观生态、生态农业等。《干旱区研究》杂志为北大期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创刊于1984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该杂志影响因子为1.38,这一数据表明该杂志在地质领域具有较高的jvzquC41yy}/jjtvqwmbq7hqo1mis‚o1ygtec8590jznn
1.《干旱区研究》杂志如何快速发表?了解期刊要求:《干旱区研究》杂志要求投稿内容与地质领域相关,确保论文主题符合杂志的定位,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水资源及其利用、动、植物资源、景观生态、生态农业等。 关注审稿周期:《干旱区研究》杂志的审稿周期预计:预计1-3个月。 2. 提高论文质量 内容质量:确保论文内容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避免与已有文献重jvzquC41yy}/jjtvqwmbq7hqo1mis‚o1ygtec85:0jznn
2.如何缩短《干旱区研究》杂志的审稿周期?想要缩短《干旱区研究》杂志的审稿周期需要作者、编辑部和审稿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者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间接地加快审稿进度,提升稿件的处理效率。 建议如下: 一、提高论文质量 (1)严格遵循投稿要求:在投稿前,仔细阅读《干旱区研究》杂志的投稿指南,包括格式要求、字数限制、参考文献格式等。确保稿件符合杂志的规jvzquC41yy}/{xzhcdobq7hqo1mis‚o1ygtuk8530jznn
3.关于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11个研究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jvzquC41mzpte7sgcw4ff~3ep1oohx434:704@680jzn
4.农业灾害研究审稿严格吗?了解农业灾害研究最新投稿要求!农业灾害研究属于省级期刊,在农业综合领域具有一定的受众。其对稿件的质量要求相对适中,更注重实用性和可读性。 审稿严格程度:农业灾害研究审稿相对严格。稿件通常需要经过同行评审,审稿专家会对稿件的学术质量、研究方法、数据可靠性等进行评估。 农业灾害研究最新投稿要求 jvzquC41yy}/z~jujw}fpqfk0eun1wv31tz|q~l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毅研究员等人在农学顶刊Agric.Syst.发文:持续的期刊平均审稿速度:10周(参考) 1.研究背景及目标 干旱对全球作物生产构成了重大威胁,随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日益加剧,了解持续干旱对粮食安全的多方面影响变得尤为重要。该研究旨在探讨全球粮食体系中小麦和玉米这两种关键作物对不同类型干旱的响应,重点关注同时发生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对产量差的影响。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6<7:B;451gsvrhng1jfvjnnu1753?6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