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首先必须解决好乡村空心化问题,如何科学有效治理乡村空心化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当前迫切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如何留得住乡愁,装得下幸福,又看得见远方?如何精准治理“空心村”,守得住绿水青山,稳得住父老乡亲?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推动生产力发展,推进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对于一个拥有深厚农耕文化背景的国家来说,“乡”承载这一个民族关于过去的记忆,曾是大多数中国人成长的地方,是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园。然而,乡村基础较为薄弱,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对乡村衰落的及时逆转,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道路。研究乡村空心村治理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面对乡村空心化,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迫切需要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如何治理乡村空心化,如何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鉴于深入开展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具有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地理科学进展》编辑部特邀宁夏大学文琦教授、河南大学乔家君教授、江苏师范大学马晓冬教授、宁夏大学施琳娜副教授共同召集组织“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专题征稿,以期汇集最新的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为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和地方实践示范等提供科学参考。

一、征稿方向

征稿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

2. 乡村人地关系演化与乡村振兴

3.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

4.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三生”空间重构

5.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地域功能转型

6.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

7.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居民生计、福祉

8.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9.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

10.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11.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2.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粮食安全

13.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4.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其他相关问题

二、投稿要求

1. 稿件要求

2. 投稿方式

投稿时,请在文章题目后加“+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专栏”。

三、专题召集人简介

文琦,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宁夏首批“国内引进高层次人才312计划”,宁夏青年拔尖人才,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干旱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副秘书长,宁夏地理学会秘书长,宁夏乡村振兴智库首席专家,宁夏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负责人。《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土地开发工程研究》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项目50余项,在《地理学报》《生态学报》《地理研究》《Land Use Polic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6项。2022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主要从事乡村发展与城乡融合、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马晓冬,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师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等10多项科研课题,并承担数十项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旅游业规划与景区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等服务社会项目。在《地理学报》《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

乔家君,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副主任、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获全国第十届青年地理科技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项目70多项,在《Annals of the American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地理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多部。专注于从微观视角探索乡村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

施琳娜,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Land Use Polic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转型发展与城乡融合。

THE END
0.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jvzquC41{lhzu7hqo1~vgn1|qthlrj136713:>0jvsm
1.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精品(七篇)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地理教学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篇(1) 地理教学 学习动机 兴趣 初中地理新教材,在内容和体系方面更能体现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方向明确,思路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7947?3jvor
2.岩石力学预印本平台eRock期刊: 干旱区地理 投稿状态: 已在期刊出版 引用: ChinaXiv:202509.00036 (或此版本 ChinaXiv:202509.00036V1) DOI:10.12074/202509.00036 CSTR:32003.36.ChinaXiv.202509.00036 推荐引用方式: 张春燕,李岩瑛,吴雯,陈静,马幸蔚,聂鑫.河西走廊夏秋季2次强沙尘暴天气成因及传输特征分析.干旱区地理:https://chinaxiv.org/jvzquC41iguuglm0ejoocnx0qxh1jgu146379>022648
3.规划分析汇总十篇这类城市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乙方即规划编制单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中标单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1.2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规划。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949:3jvor
4.ChinaXiv.org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投稿状态: 已在期刊出版 引用: ChinaXiv:202106.00094 (或此版本 ChinaXiv:202106.00094V1) DOI:10.12074/202106.00094V1 CSTR:32003.36.ChinaXiv.202106.00094.V1 科创链TXID: 530c3e83-da4f-4ea1-9380-d3fe39672bf3 推荐引用方式: 陈亚鹏,周洪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水分传输过程研究综述.干旱区地理:https://chinaxjvzquC41ejoocnx0qxh1jgu146339;0226:66
5.李晓刚在美访学成果总结校对并修改《干旱区地理》和《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篇论文,已经分别于2020年3月和2月刊出,这两个期刊被CSCD收录。 收到核心期刊甘肃科学学报《丹江流域河流沉积物粒度分形特征分析》(稿件编号:20190247)的校对稿件。提出稿件中相关系数R2,几处“2”丢失。为了与图一致,将论文中“沙粒”改为“砂粒”。预计2020年jvzq<84ile4tn~0gf{/ew4kphu03;:5157867mvo